香港理工大學獲得月壤樣品,校董會主席:是國家「極其珍貴的禮物」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繼香港大學之後,香港理工大學(下文簡稱港理大)也宣佈成功獲得月壤樣品。

據香港《星島日報》7月4日報導,港理大3日在記者會上宣佈已通過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月球樣品管理辦公室的審核,成功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球正面土壤樣品,包括一份400毫克的表面鏟取樣品,以及一份42.6毫克的深層鑽取樣品。這也是繼香港大學後,再有香港高校獲得由嫦娥五號採集的月壤。6月18日,港理大研究團隊將兩份月壤帶回和儲存於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太空資源實驗室內的月壤存儲及樣本分析設備,存放空間內有高純度氮氣,防止樣品受汙染或氧化。

香港理工大學太空資源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演示通過分析設備對月壤樣本進行研究。(中新社)香港理工大學太空資源實驗室內,工作人員演示通過分析設備對月壤樣本進行研究。(中新社)

港理大深空探測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波激動地表示,本次研究利用一體式多功能原位分析設備,可在月壤顆粒的同一點上進行12種不同分析,探索在「月壤中找水」,研究月壤中熔結碎屑的微觀結構、其中的水含量及來源。為未來人類到月球建立研究基地打基礎。港理大校董會主席林大輝形容月壤是國家「極其珍貴的禮物」,大學會通過研究推動香港及國家的航天科研發展,「協助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為國家建設科技強國作出更大的貢獻」。港理大同時擬申請嫦娥六號帶回的月背月壤樣品,以全面瞭解月球結構。吳波進一步解釋說,未來嫦娥七號及八號的探月工程擬在月球南極建設基地,希望通過這次研究找出月球上的水資源來源,「確保航天員在月球上能長時間生活」。

多年來,港理大一直參與國家航天建設,先後協助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和天問一號火星任務取得成功。在嫦娥三號探月任務中,容啟亮教授團隊與研究院共同研製出「相機指向系統」,吳波教授的團隊則專注研究探測器著陸點的三維地形測繪計算模型及分析技術;嫦娥四號探月任務為國家締造歷史,成功登陸月球背面,其中港理大應用地形及地貌特徵及分析技術協助為探測器選取著陸點,並利用「相機指向系統」拍攝月球車玉兔二號的運作情況、監視整個月球車的運作過程和周圍月貌全景;港理大還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合作,為嫦娥五號國家首次月球采樣返回任務研製「表取采樣執行裝置」。此外,港理大科研團隊為天問一號任務研發出「落火狀態監視相機」,用以監測著陸火星後火星車祝融號準確打開的過程,並利用先進的地形測量及地貌分析技術以識別可能的著陸點。不久前,嫦娥六號成功在月球背面採集樣本,其中由港理大科研團隊研發的「表取采樣執行裝置」隨嫦娥六號登月,完成全自動的表土采樣及封裝任務,是人類史上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表土采樣。港媒認為,此次由港理大研究月壤,「自然是別具意義」。 

有港媒4日評論稱,月壤極其珍貴,目前全球月壤共有存量380多公斤,比黃金的存量少多了。1993年,曾有0.2克月壤經拍賣活動流入民間,2018年以翻倍的85.5萬美元成交。以當時的成交價計算,每公斤月壤價值可達40億美元天價。文章說,「一國兩制」下的香港得到中央無比關愛。繼去年港大團隊獲得月壤後,這次港理大又獲得月壤。香港科學家可以通過對月壤的分析研究,破解月球形成的秘密,並為人類太空探索作出新的貢獻。(葉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