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海鹽「高人」再現《清明上河圖》

北桑治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開封市井繁華、水路運輸繁忙的盛景因其人物眾多、內容繁雜畫工精湛而絕世無雙成為國寶級文物。

近日,記者瞭解到在海鹽有人一比一還原了這幅名畫。國家級非遺項目嘉興灶頭畫省級非遺傳承人海鹽人趙生波跨越4個月、曆時20天運用本地灶頭畫技藝以水墨的形式再現了這幅傳世名作。

日前,記者來到位於通元鎮豐義景區的江南灶畫傳統文化展示體驗點,看到這幅已經完成的水墨長卷正掛在牆上,佔據了半個多房間。

趙生波驕傲地告訴記者,這幅《清明上河圖》按照1:1的比例臨摹,整幅畫作長5.28米,寬24.8釐米。全畫與原作的誤差不超過1釐米。

記者走近細看,水墨清明上河圖與原作一樣線條細膩、人物繁雜,線條勾勒、人物表情、物件擺設幾乎一模一樣,哪怕湊到眼前一一比對,也看不出絲毫差距。細到人物服飾裝扮、屋頂瓦片數量、屋內陳設,都一模一樣。端詳之下如同進入了一個喧囂熱鬧的古代鬧市。

請橫屏觀看↓

清明上河圖由北桑治畫家張擇端創作,在五米多長的畫卷里,共繪製了800多個人物、60多頭牲畜,30多棟房屋樓閣,20多隻木船等,大到廣闊的郊區原野、寬闊的河道港口、高聳的城郭酒樓,小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都在一幅畫中集中展現,技藝之高超、內容之豐富世所罕見。

趙生波採用灶頭畫的技藝,在木板上披塗膩子粉,模仿灶頭的材料,再使用細毛筆,直接在披白板上一筆一筆地作畫。

「灶頭畫的特點就是不打底稿,而且要趁著灶頭剛打好,表面材料還潤濕的情況下,完成繪畫,這樣一來,裡面的磚頭吸收表面水分的同時,也將灶頭畫顏料吸進去,這樣的灶頭畫經久耐用,幾十年不會褪色。」趙生波說。憑藉40年的灶頭畫功底,趙生波僅用20天就完成了這幅常人可能要一年半載才能完成的畫作。

圖中最大的橋,有上百人↓

圖中最複雜的樓↓

原作

圖中最複雜的兩艘船↓

圖中複雜的畫面↓

「由於篇幅長,我把它分成5個板塊,從3月3日開始臨摹。」趙生波告訴記者,由於實在複雜,第一幅板塊還沒完成,就一度打起了退堂鼓,但想到自己這麼多年對灶頭畫的執著,他依然堅持下來,希望將這次創作中的收穫轉化為對未來灶頭畫文化傳承的動力。

畫到關鍵處,忘記吃飯;拿筆一整天,胳膊也抬不起來。加上日常打灶頭工作的影響,最終橫跨四個月,畫作終於完成。

趙生波是通元鎮聯新村人,打灶頭是祖傳手藝,傳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九代了。10歲學灶畫,17歲學砌灶,至今已砌灶並繪製灶頭畫3000餘套。憑藉著出色的創造力,每一幅灶頭畫圖案各不相同。

江南灶頭畫誕生於煙火氣,走的是民間藝術風格,圖案多豔麗,內容多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喜慶有餘等寓意吉祥的事物,加上對繪畫時間上的限制,以樸素、喜慶為主,像清明上河圖這樣精細、工整的圖案很少出現。趙生波採用灶頭畫技藝完成清明上河圖,既證明了灶頭畫工匠的技藝,也為灶頭畫的未來發展拓展了新的可能。

趙生波以往的作品↓

「隨著時代發展,灶頭已經逐漸失去實用性,依附其上的灶頭畫也隨之迎來轉折點,過去,我打的是柴火灶,現在,我打的主要是柴改電灶頭和展示用灶頭模型。海鹽推行的柴改電灶頭,為灶頭畫的生存提供了可能,我已經為上海、江蘇等地居民打了這樣的灶頭,同時,也為中國大運河非遺展示館、嘉興非遺展示館打過灶頭模型。灶頭畫作為國家非遺文化,如何傳承、發展好是我們這一代和下一代匠人的責任。」趙生波表示。

為精益求精的海鹽民間藝人趙生波點讚!

( 本文圖片由海鹽縣傳媒中心提供)  

「轉載請註明出處」

稿件來源:潮新聞

編輯:陳婷

責編:朱鑫

審核:李舟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