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丨運河糧倉「變形記」:古倉廒與產業園、休閑街相伴相生

今年是中國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古代修建大運河的主要目的是把物資從南方運到北方。糧倉,便是大運河漕運史的有力實證。

作為大運河的北端城市,北京仍然保留下來許多帶「倉」的地名,如海運倉胡同、東門倉胡同、太平倉胡同等。曾經遍佈北京城的古代糧倉雖然大部分已湮沒於歷史雲煙中,但有些明清糧倉的故址,比如祿米倉、南新倉等,依然存在。

祿米倉倉廒外部。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祿米倉倉廒外部。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祿米倉將被打造成沉浸式數字體驗中心

祿米倉位於東城區祿米倉胡同71、73號,經過460多年風雨洗禮,依然很好地保留了原貌。那時,朝廷官員的俸祿很多是以米的形式發放,稱之為「祿米」。祿米倉就是明清兩朝存儲京官俸米的地方。

祿米倉建於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清初有30廒,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增至57廒,光緒末年減為43廒,現存3廒。

其中,祿米倉胡同71號院保留了最為完整的一座倉廒。如今,這裏已變身為充滿活力與科技感的產業園區,傳統與現代在這裏交相輝映。

步入祿米倉新視聽產業園,沿著流水形的地磚一路向前,就可看到古倉廒的全貌。目前,倉廒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已完成保護性修繕,正處於進一步的修繕方案設計階段,預計明年可修繕完畢。

進入倉廒可以看到,標準的四梁八柱結構保存十分完整。整個倉廒呈標準的梯形,厚達整米,堅固牢靠。倉房坐北朝南,倉頂上開氣窗,下有通氣孔,廒內冬暖夏涼,適宜儲糧。

祿米倉倉廒內部結構。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祿米倉倉廒內部結構。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祿米倉的歷史不僅是一部倉儲史,也是一部古都史和漕運史。沿著大運河北上的江南漕米被大量運往京城倉廒,並妥善貯存與管理使用,成為當時統治階級鞏固政權,確保資源供給的主要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倉內原有明代曆任倉場監督題名碑,其上所刻內容說明海瑞曾為倉場監督。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京城,將城內所有糧倉存糧拍賣,糧倉改作他用。辛亥革命後,祿米倉改為陸軍被服廠,1984年祿米倉被列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

目前,倉廒的牆面低於地面,需要沿著斜坡一路下行進入倉廒。相關負責人介紹,牆面正在進行保護,未來修繕的時候會做到與地面齊平,但會設計成玻璃步道,讓大家看到完整的牆面。「倉廒的正門進行修繕以後,會作為一個復古打卡拍照點。未來,這裏將會被打造成一個沉浸式的數字體驗中心,不僅用數字技術還原老物件,還會有新的內容帶給觀眾。」

曾經儲存「祿米」的糧倉所在地,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佔地22畝的新視聽產業園區,擁有近五百年歷史的市級文物祿米倉、區級文物民國小樓、以及近現代蘇式建築群。漫步園區內,不僅可以體驗到5G、AI、VR/AR/XR、超高清、全息影像等最新技術,還可以走進主打「米」文化的特色文創店,和兩三朋友坐下來喝杯茶,打卡拍照。

際華首文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園區入駐率已達86%,園區入駐企業76家,其中上市及規上企業4家,都與數字技術和數字內容相關。「為瞭解決整個園區停車難的問題,我們申請報備並通過審批了立體停車樓,解決了入駐企業的停車問題。」

「如今,園區集科創、辦公、活動、居住和主題商業街區為一體,被列入市廣電十四五規劃重點建設項目,通過北京市廣電首批5家‘新視聽藝術園區’資格認定,榮獲首批京津冀新視聽產業基地(園區)。」該負責人說,「商業街區也按照米倉屋頂氣窗的形式做了複建,增添了文化氣息。我們希望以祿米倉為抓手,帶動整個產業園區數字經濟的發展。」

現存規模最大皇家倉廒群變身文化休閑街

從祿米倉向北,經過豆瓣胡同、東門倉胡同,就來到北京現存規模最大、現狀保存最為完好的皇家倉廒群——南新倉,這裏成為了北京頗有名氣的時尚休閑場所和魅力獨具的特色街區。

文化街區內,今年3月剛剛開放的南新倉文化博覽館展示了大運河源遠流長的漕運文化。

南新倉文化博覽館。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南新倉文化博覽館。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攝

資料顯示,來自長江的漕船,經由張家灣在石壩碼頭卸貨,經大觀樓驗糧後,可由陸路或水路運送至南新倉內。「明朝人在糧倉的建築材料上可謂下足了功夫,倉廒的倉瓦皆是產自山西,懸山形式的建築屋頂結實又耐用;廒柱是產自於江南的胡科原木,直徑為30-60cm;廒磚皆用明清貢磚,長約半米,重量約50斤。」館內講解員表示。

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倉儲與漕運也在不斷更迭和變化。南新倉於明永樂七年(1409年)在元代北太倉的基礎上建造,為明清兩代京都儲藏糧米的皇家糧倉之一。清初時南新倉為30廒,後屢有增建,到乾隆時增至76廒,可儲糧一億斤。清朝後期,伴隨著漕運的荒廢,糧倉也逐漸失修倒塌。

如今,南新倉仍留有古倉廒9座。昔日古倉廒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被充分利用起來,改造為特色餐館、旗袍體驗店等。漫步其中,遊客既可感受倉廒訴說的悠悠歷史,又可在舒適的環境中感受現代生活的美好。

「從文物活化利用的角度來看,需要有更多倉廒向公眾開放。在文化街區改造過程中,首先是遵循極簡的裝修風格,儘量往新中式的方向靠攏,還要具備相應的生存能力,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實習生 薑揚濤

編輯 唐崢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