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考古實現多個「首次」,路縣故城揭開通州建城史

路縣故城位於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作為目前所知通州地區最早且唯一的秦漢時期城池,將通州的建城史向前推進了2000多年。

據史料記載,路縣始建於西漢,屬漁陽郡;王莽改路縣為通路亭,隸屬於通路郡;東漢恢復西漢舊稱,但改「路」為「潞」,始稱潞縣。該城址就是兩漢時期路(潞)縣的治所。

在路縣故城遺址考古項目負責人孫猛看來,不論是路縣,還是後來因運河興盛的通州古城,都體現了人類文明的一脈相承。

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2016年,孫猛和他的考古隊在通州區潞城鎮古城村的地塊上打下第一個探孔。此後,一座漢代縣級城址被層層揭露,並被評為當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

8年來,路縣故城的發掘一直在持續。「目前已基本推斷出路縣故城城址的位置、形製、規模、功能等,出土陶器、銅器、玉石器等千餘件不同種類的實用器以及大量動物、植物遺存等,為瞭解當時人們的生產生活具體狀況提供了契機。」孫猛說。

此前發掘主要集中在城郊遺址區,這兩年主要發掘城內,房址會更加密集。

「水井的發現較為突出。」孫猛介紹,發掘過程中,考古人員發現200多座水井,有土井、木井、磚井等,部分出土陶罐。在他看來,兩漢時期水井數量眾多,類型多樣,分佈密集,若與房址數量和空間位置對應來看,這些水井除了供給飲用,還應與滿足手工業生產需求有關。

在這座古城內,考古人員實現了多個「首次」。如路縣故城城郊遺址東漢水井中發現的木、竹簡牘及植物考古發現的水稻,在北京地區均屬首次。

東漢時期水稻的發現,充分說明了通州在東漢時期水網縱橫、適宜種植水稻,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東漢時期「路縣」改稱「潞縣」。「受保存環境、條件的限制,木簡、木牘在北京的遺址中出土十分難得。」孫猛表示。

此外,考古人員在城郊遺址區東南部清理出了一處西漢時期製陶遺址,首次明確了北京地區漢代城市手工業遺存的遺蹟組合,也是北京地區首次大規模發現兩漢時期手工業遺存。

2021年9月14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設置的模擬考古體驗區。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2021年9月14日,路縣故城遺址公園設置的模擬考古體驗區。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記者:展聖潔

編輯:白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