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嘉瑩先生,今天100歲了

封面新聞記者 張傑 實習生 孫沁怡

「倏忽溫風至,因循小暑來。」2024年7月6日,甲辰小暑,時值農曆六月初一,享譽海內外的詩詞教育大家葉嘉瑩先生迎來百歲生日。

當晚7:00,一場名為「詩話人生」的線上直播活動將在網上開啟。葉嘉瑩從教多年的親授弟子,文化界、教育界多位知名人士,將在線上分享詩詞中的生活智慧與時代感悟,並表達對葉嘉瑩百歲壽辰的美好祝福。古詩詞吟誦、戲曲表演、個人演講等多種形式的節目將在本次直播活動中呈現。葉嘉瑩本人也將出現在鏡頭前跟大家分享她的百歲心願。這是一次對古典文化的深情回望,也是一場跨越年齡、地域與時代的對話。本次活動由南開大學文學院聯合抖音、央影片舉辦,封面新聞的抖音帳號也受邀共創,參與此次直播活動。

01

平生誌業:傳承詩詞給下一代

葉嘉瑩,192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輔仁大學國文系。自20世紀50年代起在中國台灣多所大學任教。20世紀60年代應邀赴美國哈佛大學和密西根州立大學任客座教授。1969年移居加拿大,任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終身教授。

1979年,在海外已拿到終身教職,生活安穩的葉嘉瑩,主動申請回國義務講學,先後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師範大學、複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等多所高校講古典詩詞。當時的她寫下「書生報國成何計,難忘詩騷李杜魂」表達心誌,身體力行,將自己的身心投注到中國古典詩詞的教育、研究和現代傳承、傳播。先後著有《杜甫秋興八首集說》《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中國詞學的現代觀》《唐桑治詞名家論稿》等數十部作品。1996年,她在南開大學創辦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1999年以其退休金及恩師顧隨名號設立「駝庵獎學金」。自2016年開始,葉嘉瑩已累計捐贈3568萬元,在南開大學設立迦陵基金,推動詩詞教育,助力中華傳統文化傳承。2021年,獲「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稱號。

如此執著、熱情,將自己平生才學、身家都留給詩詞的事業,這跟葉嘉瑩內心有一個核心的強烈願望分不開,跟一種「自幼養成的對於詩詞中之感發生命的一種不能自已的深情的共鳴」分不開,「我只是一個詩詞愛好者,終身沉迷在詩詞之中。詩詞裡面有那麼美好的東西,我願意盡我的力量,把我所體會到美好的東西傳給大家。把我們中國詩詞裡面所蘊含的那些古代的偉大的詩人、詞人的感情、意志、修養、品格傳留下來。我平生誌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詩詞傳給下一代人。」

02

四川詩緣:從杜甫草堂到迦陵學舍

由於受到自己在輔仁大學恩師顧隨的好友盛情邀請,葉嘉瑩在多所大學之中,最終選擇長期留在南開講學,至今已經40多年。2015年10月17日,迦陵學舍落成典禮在南開大學正式舉行,葉嘉瑩也由此正式定居南開園。這也是繼陳省身先生後,南開大學第二次為學術大家修建「學舍」, 學舍以葉嘉瑩先生的號定名為「迦陵學舍」。

1982年葉嘉瑩在成都杜甫草堂參加學術會議(翻拍自成都杜甫草堂)

而提到迦陵學舍,就不能不想起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在草堂留存的珍貴老照片里,葉嘉瑩亭亭身影被定格了下來。如今,在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的常設展「情系草堂」中,關於1982年杜甫學會的活動照片中,一位穿藍色人民裝的女士,面容清秀,氣質出眾,那就是葉嘉瑩。

葉先生與四川成都有著一段深深的詩緣,這份詩緣是40多年前在杜甫草堂結下的。1981年4月,在海外執教中國傳統詩詞多年的葉嘉瑩,接到杜甫學會首屆年會的邀請函時欣然應允。她回憶「那時正值溫哥華繁花似錦的春天,而我卻一心嚮往草堂的春天」。當時葉嘉瑩在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任教。由於不是假期,很欽仰杜甫的她匆匆請假飛到成都。當時她在飛機上還口佔一首絕句,其中兩句是「作別天涯花萬樹,歸來為看草堂春」。

葉嘉瑩鍾愛杜詩,在杜甫草堂和錦江畔,她還寫下「一生最耽工部句,今朝真到錦江濱」,表達第一次來到成都的感受。上世紀60年代,在大學教書的葉嘉瑩遍訪寶島多家圖書館,輯錄得自桑治迄清的35家杜詩注本,49種不同版本,以時代為序整理了關於杜甫《秋興八首》七律組詩的點評考釋解說,並融入了自己的體悟,以按語形式附後,形成一部研究杜甫《秋興八首》律詩的專著。這部專著至今在學術界深有影響。

封面新聞「大道」欄目採訪小組在南開大學「迦陵學舍」採訪

2023年12月23日,封面新聞「大道」人文大家融媒報導小組從成都專程前往天津,來到南開大學迦陵學舍實地探訪。在醫院病床上的葉先生,透過她的助手、弟子張靜教授在深夜發來一段語音回覆,真誠感謝來自成都的媒體對她的惦念,聲音清澈,語氣真誠,令人動容。

2024年1月24日,成都迎來了一場罕見的漫天飛雪,這是蓉城這個冬天的初雪。在雪中觀景,別有一番風味。封面新聞記者將在成都杜甫草堂錄製的一段帶有草堂飛雪和怒放紅梅畫面的短影片,通過張靜教授向葉先生展示。在住院的葉先生看到「草堂飛雪」影片,當日深夜發來微信語音:「我真是沒見過草堂下雪。我去草堂開會的時候都是春夏之交,所以我還沒有看過(草堂)的雪,謝謝,多謝。」從中能感受到此時的葉先生,像一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開心快樂。

03

詩詞的力量:療愈憂患的生命

中國是詩的國度,蘊美育德,培文鑄魂,莫過於詩。古典詩詞數千年來深刻參與了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生成與民族品格的塑造,通過古典詩詞,可以積累、傳導、開啟人們的生存智慧。

葉嘉瑩一生飽經憂患。生逢亂世,年少喪母,她寫下八首哭母詩;青年流離,獨力承擔全家生計,懷抱幼子寄人籬下;中年喪女,心肝悲催,又寫下多首哭女詩。詩改變不了客觀遭遇,但卻緩解了她的創痛。詩,成了她人生孤獨和痛苦時刻的療愈和力量。

「不向人間怨不平,相期浴火鳳凰生。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詩詞,是葉嘉瑩堅守一生的事業,是療愈她生命的重要力量,也是她心心唸唸的願望:把古人詩詞裡面美好的力量,傳給下一代年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