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基金許欣:以「工匠精神」打磨單品 為客戶提供多元資產配置

7月8日,2024貝殼財經年會「金塊全球 財富管理新時代」主題論壇於深圳舉行。

中歐基金常務副總經理許欣在論壇上表示,隨著「房住不炒」主基調深入人心,房產逐步回歸本源,一方面,居民資產配置有望從地產投資逐步轉向金融資產投資,另一方面,從投資單一資產到傾向於多元化資產配置。「在當前環境下,任何單一資產都無法滿足客戶的整體財富管理需求,必須依靠多元化資產配置。」

中歐基金常務副總經理許欣。

低波穩健類資產市場空間較大 資產配置才能滿足客戶需求

房地產回歸本源,中國家庭以住房為核心的財富管理結構正在被解構,金融機構在財富管理新時代將迎來哪些機遇?

以基金為例,過去幾年,我國公募基金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在2021年1月底,規模首次突破20萬億元後,又於當年11月底,跨越25萬億元的大關,時隔2年多後,又於今年5月底突破了31萬億元。

許欣表示,首先,從公募基金內部結構變化來看,去年末以來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等低風險資產規模增速較高,而高風險的權益類資產規模有所下降,表明低波穩健類資產市場需求很大,未來的市場空間也很大。

其次,金融機構要滿足客戶需求,必須進行資產配置。許欣稱,資產配置是「免費午餐」,把不同類型的資產進行有機組合,利用資產之間的弱相關性甚至負相關性,可以在收益既定的情況下降低風險,優化組合的風險收益比。「基於對客戶需求的深度洞察,資管機構通過多元資產配置,為客戶提供綜合性解決方案;同時,需要在財富管理的過程中,陪伴客戶,舒緩客戶因市場漲跌產生的焦慮,從而提升投資者獲得感。」

 協同資產管理與財富管理 才能創造更大價值

在許欣看來,基金公司要抓住財富管理新時代的機遇,資產管理應更好與財富管理相結合。過去,談到財富管理更多像「銷售商」,主要賣產品,但今天,財富管理是連接行業上下遊、銜接客戶與產品的重要一環,資產端需要與財富管理端有機匹配,兩者協同才能給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許欣表示,基金公司更多承擔資產管理的「製造商」角色,在實踐中可關注幾個重點。

首先,要給客戶提供風格清晰、高良品率的底層產品。底層「食材」最重要,「食材」好,才能進行高質量的資產配置。「2021年以來,市場出現較大調整,但在這一過程中,並非所有資產都在跌,紅利類、價值類股票就表現較好。因此,對於不同風格的底層單品,基金公司應清晰地定義並打造高質量的底層單品,從而提供多元配置的有效工具。」許欣說道。

其次,有了高質量的底層單品,還要進行資產的有機配置,這就需要提升方法論。許欣表示,過去,投研端更多從自下而上的視角來做資產配置,看具體的個股和個券。但現在做資產配置,不僅需要自下而上的視角,還需要自上而下的宏觀視角,以及產業的中觀視角,所以,高質量的資產配置有賴於不斷升級資產配置的方法論和體系。

再次,高質量的單品與資產配置組合都依賴於專業體系的建設,資管機構不能依賴個人,而是更多通過團隊協作來實現長期業績。據許欣介紹,近年來中歐基金持續打造專業化、工業化、數智化的現代投研體系。所謂專業化,即在每個細分領域都要有專業人才進行專業的判斷;工業化即需要單品風格清晰定義,人與人之間分工明確、密切協作,共同創造價值;數智化即通過科技賦能投資管理,提升決策效率與質量。

要提升投資者回報 適配、行為是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在論壇現場,許欣還回應了如何提升投資者回報的問題。他給出的第一個關鍵詞是適配,「客戶要選擇與自身風險收益特徵適配的產品,比如年青人與中老年人在選品上完全不同,年青人更追求高收益,因此,權益類資產配比會高一些,而老年人追求資產穩健,只需要配置比例很低的權益類資產。所以,資產配置需要適配投資者的不同生命階段和場景需要。」 

許欣給出的第二個關鍵詞是「行為」。他表示,正確的投資行為有助於提升投資體驗與回報,其最核心要解決的是貪婪和恐懼。無論是傳導正確的行為理念,還是利用一些產品工具,金融機構都要幫助客戶儘可能實現正確的投資行為。

許欣還提到了一個投資「小妙招」——再平衡,「比如,一個年輕客戶的資產配置比例為70%的高風險資產和30%的低風險資產,隨著市場變化,假如前者比例漲到80%時,相當於低風險資產只剩20%的比例,這時,就應該賣掉10%的高風險資產,買入低風險資產,讓組合重新回到7:3的位置,這就是一個再平衡的過程,看似簡單的方式能有效克服人性中的貪婪和恐懼。」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陳莉 校對 賈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