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被性侵」上打色情擦邊球,豈能一歉了之?

來源:中國新聞網

「在‘未成年被性侵’題材上打色情擦邊球,你們還有底線嗎!」

日前,有網民發現,有聲書《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疑似涉黃,在「讀」到女主角房思琪被性侵的情節時,其背景音使用了極其低俗、不雅的音效,引發巨大爭議。

輿論持續發酵後,7月8日晚,磨鐵文學就相關問題發佈道歉聲明,表示已第一時間下架相關音頻,並進行重新審查。

「磨鐵文學」就此事致歉。微博截圖「磨鐵文學」就此事致歉。微博截圖

「不雅電子書」引公憤

網民:絕不能「自罰三杯」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聲書改編自同名原作,講述了13歲的房思琪被補習班老師性侵最終發瘋的故事。在該有聲書的第七集、第八集和第十三集中,存在不雅背景音問題。最為殘酷與悲傷的情節,卻被配以色情、低俗的音效,消費受害者、消費悲劇的做法簡直荒唐,無怪乎引發公憤。

對此,磨鐵圖書回應,稱《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聲書是其委託天津悅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進行製作。目前該製作公司正在對此事發生的原因進行追查,磨鐵方也會進一步向對方追責,同時進行內部整改,對內部審核責任人進行追責,並進一步完善審核機制。

「在收到製作文件後,我方未對全部音頻文件進行嚴格細緻的審核,只是進行了局部抽查檢驗,存在嚴重的質檢失職,並由此導致了這一嚴重後果。對此,我方感到非常愧疚,在此深表歉意。」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籍封面。圖源豆瓣《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書籍封面。圖源豆瓣

值得注意的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是一篇遺作。該小說於2017年出版,同年,女作家林奕含自縊身亡,年僅26歲,其逝世原因被揭露與多年前遭受補習班老師誘姦的創傷緊密相關。林奕含離世後,出版社公開其父母的聲明,談到「奕含這些日子以來的痛苦,糾纏著她的夢魘,也讓她不能治癒的主因,不是憂鬱症,而是發生在8-9年前的誘姦」,進一步證實了作者本人即為小說中女主角的原型。

小說情節與作者經歷的雙重悲劇,令人扼腕歎息,亦引發社會各界對「未成年人遭受性侵」議題的嚴肅討論。因此,磨鐵圖書的致歉並未獲得網民原諒,更有人指出:「不雅電子書」既消費了死者,又造成極壞的社會影響,非「自罰三杯」就能輕輕揭過。

律師:如被認定為「淫穢物品」

各方均涉嫌違法

「如有聲書的相關內容被認定為‘淫穢物品’,北京磨鐵數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作為有聲書作品的出品方、傳播方,天津悅響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作為製作方,其行為均涉嫌違法。」

北京星權(海口)律師事務所律師樸藝丹表示,根據相關規定的定義,淫穢物品是指具體描繪性行為或者露骨宣揚色情的誨淫性的書刊、影片、錄像帶、錄音帶、圖片及其他淫穢物品。電子有聲書及其背景音作為錄音製品,屬於淫穢物品的載體形式,當其存在具體描繪性行為或露骨宣揚色情信息的情況下,應屬於淫穢物品,可以被錄入「掃黃」範疇。

「此前,曾存在電子書網站因涉嫌傳播淫穢音頻,實際經營者被依法逮捕的案件。同時,2019年國家網信辦會同有關部門,亦開展了針對網絡音頻亂象的專項整治行動,對部分傳播歷史虛無主義、淫穢色情內容的違法違規音頻平台,分別採取了約談、下架、關停服務等階梯處罰。」

《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聲書未下架前頁面。小紅書截圖《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聲書未下架前頁面。小紅書截圖

同時,樸藝丹強調,如果已逝女作家的配偶、父母、子女或符合法定條件的其他近親屬認為該有聲書的製作損害逝者人格權益,可以追究出品方、製作方的法律責任,要求其承擔賠禮道歉等侵權責任。

此外,不僅出品方、製作方需要出來「走兩步」,平台同樣可能擔責。據瞭解,《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有聲書版本曾在喜馬拉雅、QQ音樂等平台上架。記者調查發現,喜馬拉雅在《用戶服務協議》中明確規定,平台將主動防範和抵製用戶製作、複製、發佈「帶有性暗示、性挑逗等易使人產生性聯想」的不良信息;而QQ音樂在《用戶許可協議》中,也強調不得利用本服務從事「發佈、傳送、傳播、儲存侮辱、誹謗、淫穢或含有任何性或性暗示的、暴力的內容」。

對此,樸藝丹提出,網絡平台作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承擔起自我監管義務。如網絡平台未履行義務,權利主體可以要求網絡平台就損害擴大部分與相關侵權主體承擔連帶責任。同時,網絡平台還可能根據具體情況受到監管部門的梯度處罰。

在受害者傷口上撒鹽,豈能一歉了之?

以真實悲劇為藍本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本應是社會反思的警鍾。有人卻選擇在「未成年人被性侵」這一沉重而敏感的話題上,玩起了色情擦邊球的把戲,無異於往受害者傷口上撒鹽。藝術本應是淨土,這種將嚴肅的社會議題娛樂化、低俗化的行為,是對原著精神的褻瀆,是對逝者的不敬,更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公然挑釁。

網民評論。微博截圖網民評論。微博截圖

磨鐵圖書的道歉聲明,來得雖快,卻難以平息公眾怒火。一句「深感愧疚,深表歉意」,抹不去對受害者家屬造成的二次傷害,蓋不住各方審核機制的嚴重失職。在資本和流量的驅動下,一些人似乎忘記了道德與法律的底線,上演一出出「吃人血饅頭」的醜劇。對於此類事件,我們不能僅僅滿足於表面的譴責,除磨鐵圖書外,有聲書製作方與平台方同樣需要從根本上進行反思與改變。

一方面,文藝工作者在改編或創作過程中,應深入理解原著的主題、情感和意圖,避免偏離原著初衷,造成不必要的誤解和傷害;另一方面,各大平台應加強自律,培養具備高度專業素養和道德責任感的審核團隊,建立並嚴格執行內容審核流程,杜絕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

每一位受害者,都應得到應有的尊重與哀悼,而非成為某些人博取眼球、賺取流量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