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信5G-A助力魔都邁向「天空之城」 | 智雲上海

作者/  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編輯/  錢立富  孫妍

上海又有了新目標,那就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7月2日舉行的上海市政府常務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低空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指出要完善低空經濟產業設施配套,抓好「設施網」建設,培育「低空+」新消費場景等,從而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上海是我國民用航空產業重鎮,發展低空經濟有著諸多優勢。上海電信持續推動5G-A技術創新,開展通感一體關鍵技術研究和測試驗證工作,為無人機安全飛行和有效監管夯實基礎,為上海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天空之城」貢獻智慧力量。

競逐「天空之城」

低空經濟是2024上海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的一大熱點。電信運營商和華為、中興等廠商都將低空經濟作為重點,不僅展示了在5G-A通感一體、空天地一體技術方面所取得的最新進展,甚至將飛行器搬進了展台內,生動展示低空經濟新應用。

低空經濟,一般指在垂直高度1000米以下(最高不超過3000米)的低空空域範圍內,以民用低空航空器為載體,開展載貨、載人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從而形成綜合性新經濟業態,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無人機則是低空經濟的重要載體與構成。2023年,我國出台了《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政策文件,為低空經濟發展提供了更廣闊空間。而從實際情況來看,無人機開始應用於消費娛樂、巡檢等場景,並逐步向物流交通、農業生產等環節滲透。

以中國電信為例,在2024年南京半程馬拉松賽事中,中國電信組成「空中醫療衛士」團隊,提供空中巡查、醫療運輸等服務;在深圳,中國電信助力打造5G+無人機血液運輸智能空港平台,賦能血液應急保障。

從地方來看,全國已有十多個省市發佈了低空經濟的行動方案,競逐「天空之城」,上海的目標則是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天空之城」。

5G-A提供關鍵支撐

低空經濟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仍面臨著不少挑戰和難題,尤其是,低空通信和監控技術手段需要完善。

低空通信方面,傳統的蜂窩網絡難以滿足低空通信需求,比如在無人機和飛控平台之間傳遞控制命令等信息。低空監控方面,隨著無人飛行器的迅速增多,急需更加高效的監管方式,從而及時識別和管控不合法的飛行行為,傳統的雷達和影片監控都非合適選擇。

5G-A技術的發展,為破解難題、打造低空智聯網絡提供了有力支撐。尤其是通感一體技術的應用,使得基站兼顧通信和感知雙重能力,基站在提供蜂窩移動通信能力的同時,疊加了類似雷達的功能(感知能力),可對周邊的無人機、汽車或輪船等物體進行探測跟蹤。

華東無人機基地是上海市唯一的無人機特色產業園區,坐落於金山區。在華東無人機基地的試飛區,上海電信已經部署了具備通感一體功能的基站,實現通感一體網絡在這裏連片覆蓋。

「通過5G-A通感一體網絡,不但為無人機提供了廣覆蓋的網絡,而且可實時感知無人機的飛行軌跡、速度、經緯度等飛行數據,為低空飛行器提供連續的監測服務。目前,技術試驗效果達到預期。」上海電信相關人士說道。

發展低空經濟,最重要的是安全,「黑飛」會給低空經濟秩序和人員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威脅。

「比如在重要區域部署通感一體網絡,可以實時感知有多少無人機在周邊飛行,以及感知軌跡等重要信息。因為正規無人機起飛前都會報備,這樣就會知道其中有多少架‘黑飛’的無人機,並進行識別告警、定位和跟蹤,及時進行處置。」上海電信相關人士介紹。

上海電信通過部署自發自收通感一體基站,將5G-A通感算一體化技術引入低空經濟發展,對無人機感知距離最大1.4公里、感知精度可達亞米級,針對無人機的飛行軌跡精準進行跟蹤定位,針對電子圍欄區域內「黑飛」無人機進行入侵探測。

除了在金山區華東無人機基地部署通感一體網絡、測試關鍵技術,上海電信還在寶山區率先完成了國內無人機遠程識別基站的部署。「正規無人機都會主動報備信息,遠程識別基站的部署,是用來接收無人機報備信息的。」上述人士說道。

遠程基站的拓展部署將全方面掌握區域內無人機的飛行動態,為無人機的實際管理決策和突發情況處置提供有效技術支持。

賦能千行百業

目前來看,5G及5G-A技術在低空經濟的應用已經逐漸明確化,依託蜂窩網絡將5G技術進一步應用到無人機,是繼物聯網和垂直行業應用後的又一個發力點及突破方向。

如在物流、外賣、巡檢等低空場景中,5G-A通感一體功能將推動應用規模複製,市場快速增長。

實際上,5G-A通感一體功能不僅在低空經濟領域能「大展身手」,在航道管理、車聯網等領域同樣大有用武之地。

數月前,上海電信攜手合作夥伴,在黃浦江航道率先試驗了新型更高頻率5G-A基站的感知能力,實現了對船舶軌跡、航速等信息的感知,偵測距離達到1公里以上,識別精度最高至亞米級,為航道管理、船舶運行提供更先進、更精準的保障手段。相比其他較低頻率的設備,這次試驗的新型更高頻率5G-A基站設備具備識別度更精準的優勢,達到目前5G-A標準的通感最高精度。

「我們粗略計算過,在上海,平均每年有130多天會下雨。除了雨,還有霧、雪、黑夜,在這樣的環境下,利用‘攝像頭+AI’對航道進行管理存在一定局限。而5G-A通感一體功能可以全天候進行感知,及時發現異常事件,包括船舶異常行駛、故障失控等情況。」上海電信相關人士介紹。

當前,上海電信還與行業合作,探索利用通感技術實現江面船隻與橋墩防撞預警功能,從而提升特殊天氣條件下江面交通的安全水平。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  費鋒

來源/《IT時報》公眾號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