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嶽談|何以尼山

playstop

mute

max volume

repeat

第十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於7月10日至11日在曲阜尼山舉辦,本屆論壇以「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為主議題,旨在「踐行全球文明倡議、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是以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誕生地尼山來命名的。這座不起眼的小山,因為與夫子的不解之緣而為世人所熟知。尼山原名尼丘山,孔子父母「禱於尼丘得孔子」,所以孔子名丘,字仲尼。後人避孔子諱而稱之為尼山。孔子因尼山而得名,如今尼山又因夫子而名揚世界。

那麼,尼山究竟是個什麼山?從地理要素來說,尼山坐落在曲阜市東南,總面積約30平方公里,主峰海拔高344米;從山川形勝來看,尼山有五峰並峙、五川彙流,自然景觀稱得上山奇水秀。更為重要的是,尼山是中國文化源頭的重要地理標誌之一,也是「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的最好註解。

尼山的魅力在於自然景觀和文化遺產的有效融合。這裏的每一處景觀都與孔子息息相關。比如「尼山八景」之一的坤靈洞,又名夫子洞,相傳這裏是孔子的出生地,「鳳生、虎養、鷹打扇」的故事,便發生於此;另一名勝觀川亭,據說便是孔子臨川慨歎之處,自此「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的名句聲振千古;尼山孔廟後門外的中和壑,名字源於《禮記·中庸》里的「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著名的尼山硯就產於此壑。

除了孔子的生活遺蹟和傳說,尼山上的人文印記也由來已久。五代後周顯德年間,兗州太守在叔梁紇廟原址上建起尼山孔廟,此後逐漸成為主祀孔子的廟宇;元至元二年,尼山書院正式設置。彼時,孔廟及書院共同承擔起了祭祀和教育兩種功能,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廟學合一。歲月流轉,尼山孔廟和書院也在歷史的浪潮中起起伏伏,經歷多次修繕、重建,最終成為後人禮敬孔子的寄託和豐碑。

儒家文化在尼山以各種形式綿延傳承,千百年來絃歌不輟。可以說,尼山作為華夏文明的瑰寶,是感悟孔子思想最直觀的地方,承載著中華民族智慧與哲思的深厚底蘊。今天,在這片曆朝儒客朝拜的聖地上,尼山再次開枝散葉,向內向外,花開兩朵,發展出了新的生命力。

尼山向內,是山東的文化「兩創」新標杆。在今天的曲阜,依託尼山而起的尼山聖境,與孔子博物館、孔子研究院並稱為新「三孔」,共同成為山東在文化「兩創」方面的代表。

尼山腳下的魯源新村,憑藉得天獨厚的區位和歷史優勢,發展儒學文化體驗遊、民宿經營等項目,推進村落形成崇德向善、文明互助的良好氛圍,文旅產業迅速發展起來。既走出了一條優秀傳統文化強村富民的發展之路,又讓「活」起來的優秀傳統文化滋潤心田、成風化人。在尼山孔子博雅學校,校方開設了經典誦讀課和國學經典教育課,努力讓經典融入青少年教育,厚植文化自信,以青春之聲唱響文化之歌。此外,讓儒學「接地氣」、讓文物「活」起來的孔子博物館,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相融合的尼山聖境禮樂表演……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的衍生和精神的傳承,在這裏生生不息、欣欣向榮。

尼山向外,是和而不同、天涯比鄰的生動寫照。2010年,首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開幕,打開了一扇溝通世界文明的新窗口。從首屆論壇「和而不同與和諧世界」的主題,到今天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弘揚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外文化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目標貫穿始終,「和而不同」「文明互鑒」「同命同運」等核心思想一脈相承。

尼山世界文明論壇,正是以一場時空倒敘的方式,完成了一場文明發展的互文。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以人類的文明成就為指引,追根溯源,重溫《論語》的歷史淵源,解讀經典的當代價值,回望孔子的曆代影響與尼山的智慧之談;《論語》的經典內容則穿越曆朝曆代,經歷千錘百煉,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發展提供了不朽的哲思與智慧。

今天,論壇的對話內容早已跳出學術界和思想界的原有範圍,向各領域、各方向、各層面全面展開。論壇的規模越來越大,規格越來越高,其議題討論也讓這場文明對話更具現實和指導意義。

文明對話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源泉。當前世界里,風一更、雪一更,關於人類前途與命運的思考,正前所未有地迫切。智者求同,世界上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認識到,學習孔子,不僅是出於情感和歷史研究的需要,更是源於人們內心深處對獲取啟迪、汲取智慧以及解決思想危機的深切需求。前路山一程、水一程,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努力嘗試應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旨在重新凝聚和鍛造共識。

尼山,何以為尼山?在這片傳承和弘揚前賢思想的「聖境」上,新的時代光彩熠熠生輝。跨越兩千多年,孔子和儒學構築的文化「泰山」恢弘博大,由此發散出中華文明的萬千氣象,早已滲透進中華民族的骨血之中,也造就了今天中國更加開放的姿態和更為包容的胸懷。在傳統氣質和現代文明浸潤下的尼山,正在慢慢成為傳播中華優秀文化,促進中西文明互鑒的一張名片,而在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應對全球挑戰等議題上,尼山也展示著更深的影響力和更大的可能性。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曾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