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成功舉辦

「不出海,就出局」,今年以來,上述言論在業內引發關注,全球化已成為中國企業必答題。7月10日,「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香港舉行,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德勤中國國際稅務及企業併購服務合夥人廖淑君,自如資管總經理孟月,澳門北京商會常務副主席唐泰春,香港國際新經濟研究院執行董事、NFT China CEO付饒,華潤集團宣傳部副部長魏娜,陝西省政協委員、華營控股首席財務官方璿等嘉賓出席併發言。

7月10日下午,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在港舉辦。

「中國企業出海新機遇」研討會由香港大文彙傳媒集團點新聞、廣州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聯合主辦,新京報貝殼財經協辦,是「中國經濟向新而行」2024新京報貝殼財經年會的特別呈現部分,研討會由點新聞、新京報貝殼財經、DotDoNews等擔任支持媒體。

企業出海變成「必選項」 建議中國企業先在香港出海「小試牛刀」

當前技術革命驅動的全球經濟競爭,為中國產業發展帶來了新機遇。越來越多中國企業渴望出海,參與到全球競爭的格局中。那麼,如何依靠我國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中國企業如何才能成功出海,達到全球化?

7月10日下午,香港大公文彙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代表主辦方致辭。

香港大公文彙傳媒集團副董事長、副總編輯王凱波在致辭中對企業出海提出了六點建議:其一,企業應「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頂層設計階段就想好出海的目的和路徑;其二,企業應擁抱長期主義,妥善製定短中長期渠道、市場和品牌佈局;其三,企業應融入當地、造福當地,尤其要用好瞭解當地政治、文化和社會的人才;其四,針對西方個別政客和人士對我國出海企業的汙名化言論,企業應更重視話語權建設和提升;其五,企業要綠色低碳出海,加強可持續發展和技術革新;其六,企業要利用好香港的基礎設施、營商環境和各類資源,尤其是金融資源,先在香港進行出海的「小試牛刀」。

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副院長李明波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在內部戰略需求和外部環境變化的共同驅動下,中國企業的全球化之路邁入一個嶄新的階段,出海戰略要從企業發展原本的「可選項」逐漸轉變為「必選項」。廣州大灣區研究院希望聚集智庫、媒體、企業資源,為企業在相對「陌生」的出海目的地提供可行性建議。

中國企業應審慎選擇出海目的地

面對當前的逆全球化挑戰,中國企業到底要不要出海、該如何出海?

在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中國企業出海的機遇與挑戰」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中,李明波認為企業出海可以擁有關稅優勢、人力成本優勢,但也面對地緣政治因素、合規成本增加等挑戰。

7月10日下午,「中國企業出海的機遇與挑戰」圓桌論壇進行中。

「在當前的地緣政治劇變的時代,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促進中國製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擴大中國就業渠道和開拓中國產品國際市場的必由之路。當前,中國企業面臨的壓力可以說是內外交困。」李明波說。

廖淑君提到了香港在數據存儲和資金成本上的優勢,她建議企業可以在香港先行先試,也提示企業應該注意出海時的稅收成本。

孟月則更顯理性,他認為,國內企業出海,只是自身發展道路的選擇之一,出海也需要面對海外環境、文化、社會以及利率等差異,當然,企業也可以通過降本增效、更換賽道等方式維持自身收入和利潤。

中國企業家拚搏的精神讓李明波印象深刻。據他介紹,今年5月美國商務部對進口自柬埔寨、馬來西亞、泰國和越南的晶體矽光伏電池發起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這看似是針對東南亞四國的光伏產品,但事實上這些企業都是中國轉移過去的,企業家們目前在向印尼進行轉移,在轉移過程中有很多困難需克服,同時也讓原有的本土企業面臨政策挑戰。

針對企業本土化過程中的邊界問題,孟月表示,自如更多輸出成熟的技術、方法論和運營方案,涉及環境、文化、社會的問題,更多需要尋找本地合作夥伴共同解決。李明波則表示,有些本土化措施是企業不能不做的,因為有很多政府是強製要求本土化的,比如一些國家對本地員工的比例是要求的。

廖淑君認為「不出海,就出局」的說法略顯誇張, 但確實反映了當前中國企業出海的某種迫切性。她認為,不同行業、不同規模的企業,其出海的目標、風險偏好和資源條件都會有所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選擇和規劃。

「以製造業為例,出海可以幫助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拓展銷售渠道、獲取優質資源,從而提升整體競爭力。而對於一些互聯網企業,出海則可以助力其拓展海外用戶群、分散經營風險。總的來說,出海為企業帶來了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諸如文化差異、監管環境、政治經濟等各種挑戰。」廖淑君說。

在李明波看來,不是所有企業都適合出海,出海目的地更要審慎選擇。越南的調研顯示,規模大一點的企業適合出海,小一點的企業很可能要虧,在當地的合規成本更高。

全媒體傳播時代應講企業「綠色出海」新故事 

從「走出去」到「本土化」,中國企業出海應該如何讓海外用戶從內心理解和親近中華文明,講好中國企業出海新故事?

在以「全媒體時代,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如何塑造和講好核心文化故事」 為主題的圓桌論壇中,唐泰春認為做好文化傳播應該堅持「和而不同,不合而同」的理念,他以澳門為例,中西文化在此交融,葡萄牙語、英語、粵語和普通話等多種語言在此流通,全球化的生命力就在於這種多樣性,唯有不同文化深度交融、求同存異、和平相處、共同發展,才能帶來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中國企業出海也可借鑒這種理念。

7月10日下午,「全媒體時代  中國企業海外傳播如何塑造和講好核心文化故事」圓桌論壇進行中。

付饒認為「Z世代」的年青人在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上有自己的邏輯,不易接受「自上而下」的教育和宣傳,應該把中國文化巧妙地融入其中,這樣更便於年青人理解和接受,同時也應該採取元宇宙、數字藏品的新形式。

針對企業如何綠色出海和維持可持續發展的問題,香港國際ESG研究院專員孫曉旭結合自身德國留學經歷,建議企業出海時應該更加註重使用環保可回收材料、培育用戶可持續發展理念,同時提供更好的員工培訓和輔導。「必須把ESG納入到企業戰略和文化中考慮,才能行穩致遠。」孫曉旭說。

7月10日下午,「綠色出海:可持續發展與社會責任」圓桌論壇進行中。

華營控股首席財務官方璿介紹,華營國際是一家「立足香港,走向海外」的建築企業。目前建築行業作為傳統行業,在ESG領域面臨挑戰,但也在不斷探索。她表示目前從建築設計、材料使用、工地施工等方面都在使用環保理念,比如在建築外加太陽能發電翻板,形成綠色建築;在工地施工過程中採用可回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