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老人」「小小孩」照護難何解?北京有這些舉措

「一老一小」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關切,其中,如何照料好「老老人」與「小小孩」更是困擾許多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

近年來,北京不斷創新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今年佈局建設100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力求實現「‘老老人’在哪裡,設施供給在哪裡,服務跟進到哪裡」。在「小小孩」托育保障方面,北京去年提出托育服務發展三年目標,啟動普惠托育服務工作試點,按計劃,今年將新增普惠托位1萬個。

醫養結合,托養「老老人」需求24小時響應

根據北京養老行業協會今年6月發佈的《北京市養老機構行業發展報告》,「老老人」是指80歲以上或失能失智老年人,全市養老機構收住的老年人中,「老老人」佔比92.8%,他們對護理和醫療有較高的需求。

2021年,李先生的父親突發腦梗死,認知能力受到影響,如今也已步入耄耋之年。李先生工作繁忙,即便雇了保姆,也難以實現24小時的陪伴和照護,他很怕老人「再有點什麼事卻無法及時發現和應對」。

於是,今年4月初,在多番對比考察後,他把父親送到了北京市豐台區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進行托養。

7月8日,記者在該養老服務中心看到,中心設施完備,有托養公寓、調度中心、社區食堂、評估室等功能區,可容納64名老人入住。該中心今年3月正式開放服務,屬於今年佈局建設的100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之一。

7月8日,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護士正在為托養老人測量血壓。受訪者供圖7月8日,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護士正在為托養老人測量血壓。受訪者供圖

據北京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郭漢橋介紹,北京市開展創新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實踐探索,構建完善以「一清單、一平台、一張網」為基礎的養老服務體系。其中,「一平台」指的就是區域養老服務中心,這一綜合體具備六項功能,包括集中養老、社區餐廳、老年學堂、康養娛樂、心理服務等基礎服務功能,以及誌願服務、疾病篩查、公益宣傳等拓展服務功能。「比起一般的養老機構,中心的價格更普惠,照護服務和飲食營養搭配都很專業,性價比很高。」李先生說。

其實,對於和李先生父親類似的「老老人」而言,養老服務中心的功能基本能覆蓋他們的需求,其中的醫養結合服務更是「老老人」的剛需。中心副主任牛春晨告訴記者,中心與三級醫院及周邊社區醫院合作,醫護人員24小時全天候陪伴,能為長者提供健康監測、疾病預防與控制、康復療養等多方面的一站式醫養結合服務。

今年「五一」,中心的護理人員發現李先生的父親突然無法站立,考慮到老人有腦梗病史,就緊急與李先生聯繫並撥打120,將老人送去合作醫院。「我接到電話就趕過來,救護車已經到了,我們一起去了醫院,醫生診斷為新發腦梗。」李先生說,他很慶幸中心工作人員的及時反應。

老人在中心住了三個多月,李先生欣慰地發現老爺子的精神狀態飽滿,身體狀況也沒有惡化,「以他的身體情況而言,能維持現狀我就很滿足了,我希望專業的照護能讓他多享受晚年生活。」

配餐送餐,居家「老老人」吃飯有著落

對於能自理的居家「老老人」,吃飯是一個難題,區域養老服務中心的社區餐廳功能就顯得尤為重要。「社區餐廳將作為養老助餐主渠道,為周邊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的堂食、送餐服務。」郭漢橋表示,餐廳同時面向社區其他居民以市場化方式開放,既能保證助餐點盈虧平衡,又能為居家和機構養老服務拓寬獲客渠道。

紫竹院街道養老服務中心是北京首家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於今年年初投入運營。開業前夕,記者探訪該中心時看到,社區餐廳的窗口能清楚看見後廚動態,廚房內有機器人智能炒菜。社區餐廳採取「以兩計重」的售賣模式,老年人可依據個人口味自選菜品,還為高齡老年人提供價格優惠。

社區餐廳設有24個堂食餐位,也提供代取餐服務。依託京津冀養老服務協同發展工作機制,餐廳還引入河北張家口優質資源和專業團隊,科學定製每日食譜,每週挑選近100種食材、每日10道菜品,全面合理營養搭配。

82歲的街道居民李阿姨表示:「這個食堂特別吸引我,我們自己弄飯很麻煩,點外賣又擔心衛生問題,有了這個小食堂,又方便又放心。」

2023年12月6日,紫竹院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正在試吃午餐。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2023年12月6日,紫竹院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老人們正在試吃午餐。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攝

北宮鎮養老服務中心鏈接2個養老驛站資源,能為周圍5個小區提供助餐服務,還能以區域調度中心的方式,輻射北宮鎮16個社區/村的養老服務。

家住豐台區紅山郡小區的周大申今年80歲,老伴兒儲鳳英也年過古稀。兩年前,兩人開始在家附近的養老驛站用餐,現在中心已打通資源,還提供送餐服務。儲鳳英說,中心還會根據他們的意見調整菜品,比如之前有小白菜,莖多,「老老人」吃起來費勁,接到多位老人反饋後,配送餐食中不再有小白菜了。

與後輩同住的「老老人」也有用餐服務需要,午飯需求最為突出。高先生的母親已經86歲,自己做飯比較困難。「我們一般早上把飯做好,或者買點半成品,這樣母親能熱著吃。」半個月前,高先生帶著母親去中心的餐廳解決午飯,「葷素搭配很合理,種類也多,飯菜可口,老人比在家吃得要多一些。」

據牛春晨介紹,該中心自開業以來,上門助餐920人次,堂食助餐2000餘人次,理髮近600人次,家政清潔60人次。鏈接誌願者開展防詐騙宣傳、老年課堂,累計服務近500人次。

今年以來,越來越多養老服務綜合體成立,作為首都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一環,發揮為老人尤其是「老老人」提供養老服務的作用。「我們的實踐是在兜好底線的基礎上,以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推動多層次、多元化、普惠型、專業化養老服務走進老年人家中,讓老年人感受到養老服務響應更快速、更專業,價格能承受,質量可放心,安全有保障。」郭漢橋說。

「小小孩」入托,健康、安全是頭等大事

對於雙職工家庭而言,照料未達到幼兒園入園年齡的3歲以下幼兒是個難題。

林女士和丈夫都要上班,她的父母尚未退休,丈夫的父母年歲已高,力不從心,「我又請了育兒嫂,開銷很大,溝通也很消磨情緒。」翊翊媽媽也曾把托育任務交給長輩,但長輩照護時的教育思路不同,且「家庭看護很難給孩子創造社交空間和時間。」

在這種情況下,托育或許是最優解。七寶媽媽把孩子送到了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托班,她的動機幾乎囊括了家長們的主要考慮:促進孩子發育並培養自理能力、減少隔代養育衝突、平衡家庭與事業。

《北京市托育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方案(2023年-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多元化托育服務供給體系,實現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其中普惠托位佔比不少於60%。通過幼兒園開設托班、社區辦園點轉型等方式新增普惠托位不少於3萬個;通過建設社區托育點、單位托育點和現有營利性托育機構轉普惠機構等方式新增普惠托位不少於3.2萬個。

根據方案,北京將在充分滿足3至6歲兒童學前教育需求的基礎上,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幼兒園開設托班,招收2至3歲嬰幼兒。實際上,幼兒園開設托班的試點實踐在幾年前就已經展開。

2020年,金融街惠澤幼兒園被批準為西城區首個托班試點幼兒園,開始創建托班。據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園長王偉穎介紹,目前月壇園提供托位36個,實際在托24人。依據幼兒比例,每班配備3-4名保育人員,所有保育人員均獲得北京市幼兒教師資格證和保育員資格證書。

「幼兒的健康和安全對於園所來說是頭等大事。」王偉穎表示,園所為托班幼兒配備了符合托班幼兒身高和年齡特點的傢俱和玩具,使用安全的軟包傢俱及軟墊、柔軟材料等,確保幼兒活動中的安全。托育食譜也是專為幼兒準備的,確保食物更加軟爛、營養均衡。每天早上7點半左右,小寶寶們在家長的陪伴下走進幼兒園,下午5點多,家長們來接孩子,有的孩子還會黏著老師不想離開。

今年7月,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孩子們正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今年7月,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孩子們正參加活動。受訪者供圖

普惠托育規範價格,降低家庭經濟壓力

去年10月,北京市啟動普惠托育服務試點,對公辦托育服務和其他普惠托育服務的價格進行了規定。今年,北京市計劃面向3歲以下幼兒新增普惠托育1萬個。3月,北京市公佈了首批普惠托育共58家機構名單(不含幼兒園托班),價格在每月1500元至3700元之間。

朝陽區稚舍托育北苑中心在今年轉為普惠托育機構,提供64個托位。園長張宇婷告訴記者,當前的托育價格為每月3130元,並收取每天50元的餐費。此前,該機構按照年齡劃分班級並收取不等的費用,年齡越小,費用越高,最高的能達到每月8000元,在「轉普」之後,所有班級和年齡段的收費都統一了。張宇婷發現,在「轉普」後,前來諮詢報名的家長人數變多,迎來機構創設以來的高峰。

「經過北京市衛健委的嚴格審議,金融街惠澤托育(富國裡中心)今年7月也轉為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托育費用調整為3600元/月,提供136個托位,現有班級都報滿了,需要開設新班。」金融街惠澤托育(富國裡中心)園長侯豔坤告訴記者。

價格的降低並不意味著服務標準的降低,「‘轉普’後,托育服務和師資都不變,依然高標準。」侯豔坤表示。張宇婷也稱,儘管價格下降了,但按照要求,服務品質要有提升,也將接受更嚴格的監管。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不論是幼兒園還是托育機構,考慮到雙職工家庭的需要,往往會提供延時托育服務。「我們安排了17:00-18:00的免費託管時間,解決家長的後顧之憂。」王偉穎說。張宇婷則表示,機構按照50元/小時的標準收取延時服務費用。

對家長來說,托育能解照顧孩子的燃眉之急,普惠托育服務在政策的加持下成為性價比更高的選擇。

翊翊媽媽把孩子送到金融街惠澤幼兒園(月壇園)後,心理負擔大減,長輩也得到了充分的休息。「我們都是新手爸媽,托育之後老師會和我們交流,對於孩子當下要關注的發展點,我們也逐漸有了清晰認知。」

林女士將孩子送到朝陽區稚舍托育北苑中心後,也發現孩子的發展非常全面,由育兒產生的家庭矛盾不複存在。機構「轉普」後,更是減輕了她的經濟壓力。「照料孩子之外,托班還有內容豐富的早教課,這樣算下來,普惠托育確實普惠到了家長的口袋里。」

新京報記者 葉紅梅

編輯 白爽 校對 張彥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