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科學院舉行黑土保護現場觀摩會

7月11日,在黑龍江省北大荒閆家崗農場-中國農業科學院黑土地保護創新基地,中國農業科學院召開重大科技任務「黑土健康培育與增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現場觀摩會。田間試驗結果顯示,與當地常規管理技術措施相比,黑土健康增糧關鍵技術可以提高土壤有機質0.2-0.3個百分點,化肥減量10%到20%,作物增產8%-15%。

中國農業科學院「黑土健康培育與增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現場觀摩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中國農業科學院「黑土健康培育與增糧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現場觀摩會。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重大攻關,瞄準黑土保護

黑土地被譽為「耕地中的大熊貓」,我國東北平原是全球四大黑土地之一,也是我國最重要的糧倉之一。但隨著持續高強度的利用,黑土地退化的問題越來越受到關注。

2022年,中國農業科學院啟動耕地領域重大任務,針對黑土在高強度利用下「變薄、變瘦、變硬」的問題,以「用養結合、護理相濟、全域實踐」的總體技術路線,以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為牽頭單位,聯合作物科學研究所、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農田灌溉研究所、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以及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等優勢科研力量實施協同攻堅。

據介紹,實施重大任務是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項科研戰略舉措,主要是針對農業科技創新組織化協同程度不高,科技資源分散、重覆等問題。開展科技體制改革的策略,在院部層面成立重大任務局,強化重大科技任務的頂層設計和資源統籌配置,探索構建「舉院抓大事」的有組織科研模式。

中國農業科學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重大任務有幾個主要特點,在決策體繫上,立足國家隊職責使命。在組織體繫上,以行政+技術雙線管理為核心。在技術體繫上,圍繞產業需求部署創新鏈條。在管理體繫上,以目標為導向。在資源配置體繫上,採用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的方式。在激勵體繫上,以人才為核心,弘揚科學家精神,從各個方面保障優秀人才創新的環境。」

通過重大任務項目,中國農科院研發和繼承了多種保護黑土地的新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通過重大任務項目,中國農科院研發和繼承了多種保護黑土地的新技術。中國農業科學院供圖

黑土保護,建立技術新體系

現場會上,專家介紹,經過兩年多的科研攻關,目前已經建立了以北大荒閆家崗農場為核心的「一主四輔」黑土地保護研究網絡,在秸稈顆粒化還田、作物養分智能化推薦、新型專用緩控釋肥一次性施用等黑土保護關鍵卡點,實現了創新突破,形成了以黑土保護性農業增糧技術、秸稈牧草肥飼化綜合利用技術、有機無機配施定向培肥技術、黑土侵蝕與壓實生態阻控消減技術為主的黑土健康增糧關鍵技術體系,在耕層風蝕水蝕有效消減、黑土有機質快速恢復、土壤生物健康培育和耕地產能穩步提升等方面收效顯著。

「我們首創了秸稈秋水切埋還田技術,這個技術讓甲烷排放強度降低了19.9%,水稻單產提升10%以上。」專家介紹,「我們還集成了減施-增密-免耕-還田的薄層黑土地力提升與豐產增效技術模式,實現肥料減施20%、大豆單產提升20%以上。」

據瞭解,在黑土地保護攻堅中,吸引了包括中國科學院、東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科院、遼寧省農科院等國內黑土研究優勢力量和北大荒集團等龍頭企業,形成力量協同和分工協作的聯合攻關模式。

攻關團隊在2023年,獲批國家重點研發黑土專項的項目3項,目前,該系列技術推廣面積300萬畝,輻射帶動800萬畝。

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