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力斯暴漲500%!華為成大贏家

經歷四年虧損之後,賽力斯終於「扭虧為盈」。在賽力斯的第一季度財報中,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為2.2億元,相比同期增加了8.45億元,終於迎來「轉正時刻」。

而在近期披露的上半年業績預告中,賽力斯預計今年上半年年度實現639億元至660億元的營業收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達到13.9億元至17.0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也有11.9億元到15億元之間。賽力斯第二季度的盈利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淨利潤幾乎是第一季度的五倍(同比上升479%到498%)。

在過去的2020年—2023年,賽力斯這四年共計虧損了約98.35億元,今年上半年的淨利潤雖然遠未能填補過去四年的虧損,但今年上半年所呈現增長趨勢讓其他車企不由得佩服。

當我們深挖賽力斯扭轉乾坤背後的「秘密」,華為和它的智選車模式,將會是繞不開的字眼。

全靠問界「帶飛」?

由於此次公佈的僅僅是業績預告,我們無法直接得知賽力斯成功「轉正」的原因是什麼,官方也只是用一句「超額完成倍增計劃,產品結構向上明顯」的官話總結了營收上漲的理由。但要想知道賽力斯為何大賺,只要知道哪些子品牌的業務出色就基本摸清了。

小通從賽力斯官方瞭解到,賽力斯在整車業務方面有賽力斯、問界、藍電、瑞馳、東風風光SUV等,此外還有電驅、電控、超級增程系統等核心部件總成的供應鏈業務。參考官方公佈的2023年全年業績,新能源汽車營業收入佔據了總營業收入的80.77%,可見整車業務才是賽力斯的收入來源。

聚焦於整車業務,根據賽力斯公佈的產銷快報,今年上半年賽力斯集團累計售出235800輛車,其中賽力斯汽車售出182602輛,佔據集團的77.44%。

再者,AITO問界全繫在上半年累計交付181153輛,佔據賽力斯汽車總銷量的99.21%,考慮華為智選賽力斯SF5等賽力斯車型在國內市場已經停產,小通預測剩下不到1%的銷量來源於賽力斯汽車的海外板塊,但無論如何,AITO問界就是賽力斯品牌的唯一「奶牛」,而像藍電、東風風光、瑞馳等品牌,都只能說是沾了AITO問界的光。

迄今為止,AITO問界產品線逐漸明朗,M5、M7和M9三款SUV覆蓋了24萬元-57萬元的價格區間。其中,問界M7已經位居中國新勢力車型銷量的第一位,問界M9位列50萬元以上車型銷量的第一位,問界M5升級改款之後,上半年也有破1萬輛的交付量。

AITO問界旗下車型均瞄準了面向家庭用戶和商務人士的新能源SUV市場,即便產品有生命週期,按照現有產品的定位以及華為技術的加持,AITO問界旗下三款SUV只要保持正常的升級迭代速度,後來者要想搶佔AITO問界的市場份額也並不容易。

毫無疑問,在今年下半年,甚至是未來幾年,AITO問界仍是賽力斯的銷量大頭。為了降低AITO問界品牌未來的建設成本和法律風險,賽力斯花25億元收購了華為持有的問界商標以及相關專利。

AITO問界為賽力斯帶來絕大部分收益,繼續擴大AITO問界這一品牌的影響力,想必會是賽力斯接下來的主旋律。或許,賽力斯這種「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做法存在風險,但以賽力斯集團現階段的情況來看,其他品牌很難為賽力斯集團提供更多加持,ALL IN AITO問界才是確保賽力斯營收能力的唯一途徑。

如何笑到最後?

在賽力斯與華為簽署的進一步深化聯合業務合作協議中,賽力斯強調把AITO問界打造為「世界級新豪華汽車領先品牌」。平心而論,AITO問界車型在產品上確實很接近傳統豪華車型的質感,但從品牌認可度的角度來說,AITO問界的豪華品牌價值還沒有那麼深入人心。

賽力斯接下來需要做的是利用華為品牌影響力的加持,打造出專屬於AITO問界和賽力斯的品牌價值,只不過要想改變消費者對品牌的態度,除了需要營銷投入和時間之外,最直接的辦法是推出全新的爆款產品,從而贏得更多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

這一點,想必賽力斯早已心知肚明。5月底,AITO問界一款全新SUV的諜照曝光,從諜照來看,這款車的尺寸和設計元素與問界M9相近,但體量感不及問界M9,預計會是定位略低問界M9的問界M8。

這款問界M8預計會用上問界M9同款的途靈底盤、可編程燈組、800伏高電壓動力系統等技術,空氣懸架、CDC可變阻尼減振器等硬件也不會缺席。參考問界M7和問界M9的售價,小通大膽猜測問界M8的售價會是35萬元—40萬元這一區間內。

AITO問界將今年的銷量目標定為60萬輛,上半年累計售出了181153輛,要想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在下半年每個月至少均售出近7萬輛。按照產品定位來說,問界M8確實迎合了高端家用SUV市場不少用戶的需求,但其價格確定了其銷量很難幫助品牌達成60萬輛的年銷量目標。

當然,目標只是起到激勵的作用,車企更看重的一點是能不能為品牌帶來更高的利潤。問界M8對標的車型應該是理想L8,這就要看問界M8能不能從理想L8中搶到更多市場份額了。

在小通看來,AITO問界可以考慮推出轎車或者價格比較親民的SUV來吸引消費者,或者像蔚來一樣推出主攻家庭用戶市場的子品牌,如果能有20萬元以內且有華為科技加持的產品,相信會有不少用戶購買。

至於藍電這一新能源品牌,首款車型藍電E5本身擁有很高的性價比,其實不妨和吉利集團旗下的睿藍汽車一樣,嘗試通過走共享出行市場來拉高銷量數據。

成績證明一切

華為的宗旨是「不造車,但幫車企造好車」。如今,賽力斯已經借助華為實現了新能源銷量的快速增長,集團能夠盈利與華為智選車模式分不開。

除了賽力斯之外,加入華為智選車模式的車企目前還有奇瑞、北汽新能源和江淮。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界品牌,在上半年僅售出17000輛左右,這個銷量級別顯然比不上問界。

總結奇瑞集團新能源的銷量,近四個月實現了同比「翻番式」增長,上半年累計售出180947輛,同比增長180%。這個增長趨勢確實很可觀,但暢銷的新能源基本是混動車型,比如探索06、風雲A8等,而智界S7在奇瑞集團中屬於最暢銷的其中一款純電動車。

在只有純電一種動力的前提下,智界S7的市場受眾相對受限。但不得不說的是,智界S7在華為技術的加持下為集團帶來不少銷量數據,而在下半年發佈的轎跑SUV智界R7,能輻射到更廣泛的消費群體,只是仍推出純電動力。

在小通看來,智界R7可以吸引主流的家庭用戶,但只有一種純電動力的前提下,其銷量水平很難達到問界的級別,但確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品牌的新能源銷量。

同理,北汽與華為合作打造的享界品牌,推出的首款車型享界S9,也是只推出純電動力,大概率也會面臨智界S7相似的困境,但可以確認的是,有華為深度參與的享界S9,不同於只採用華為HI模式的極狐車型,消費者對享界S9的綜合實力會有更多的期待。

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採用智選車模式的車型依靠華為獲得不少額外的收益。更重要的一點是,華為與賽力斯、奇瑞等車企的深度合作,打消了其他車企在專利和產權方面的憂慮,相信未來會有更多車企加入華為的智選車模式和HI模式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