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吉林|「跨」越發展,買賣通全球
吉林省延邊州琿春市的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內,俄羅斯商品館、南韓商品館、日本商品館和各國進口商品折扣倉內的萬餘種商品擺滿貨架,種類齊全,讓人目不暇接。

近年來,琿春市充分發揮「連三國通五國」的地域優勢,跨境電商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煥發出勃勃生機。
「跨境電商年貿易額由2018年的4300萬元增加到2023年的50.8億元,年均增速達90%以上。」琿春示範區改革創新局負責人孫居峰略帶驕傲地說,琿春現已發展成全國最大的對俄跨境電商陸路口岸,連續三年陸運過貨量居全國首位。

「越來越多的國外消費者愛上了中國商品,3C電子產品、服裝鞋帽、五金日雜等很受歡迎。」孫居峰指著貨架上一款國產掃地機器人說,像這樣的跨境直購商品價格實惠、物流快、性價比高,很多中國企業依託琿春跨境電商實現商品「出海」。

為唱好跨境電商這出「戲」,琿春市在全國28個城市搭建了貨物攬收「大舞台」。
「貨源地有貨物攬收倉,琿春有邊境備貨倉、綜合保稅倉,我們還建有海外倉,企業所需的倉儲能力完全能夠保障。」孫居峰說。
有了「大舞台」,更要有「燈光、音響」等設備保障。2023年,琿春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建立了陸、鐵、空三位一體的綜合性跨境電商貨物運輸體系,多種舉措大幅提升時效。
「我們開通了東北首條跨境電商包裹國際公路運輸(TIR)業務,實現了琿春—符拉迪沃斯托克—莫斯科的‘直通車’;創新推動郵件與俄羅斯海關認證的‘9610’通關模式融合,將琿春至俄羅斯全境郵件時長由20天以上縮短至5天以內。」孫居峰說。

據統計,自琿春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園投入使用以來,已經先後引進了160餘家企業。琿春已成為俄羅斯大型電商平台OZON、WB的供應鏈基地,並確立為中國首個境外邊境倉。
如今,平均每天有3000多個包裹從琿春跨境電商保稅倉發往俄羅斯。為了進一步提升物流運輸能力,5棟總佔地面積5.4萬平方米的琿春保稅物流分撥中心正加緊建設,預計年末投入使用。
圍繞推動跨境電商更好發展,吉林省進行了一系列創新探索:啟動實施全省跨境電商擴量提質行動,組織召開全省跨境電商直播及供應鏈服務資源對接會,促進企業應用直播電商、社交電商等新模式,為400餘家企業跨境出海賦能,連年舉辦「數鏈全球吉品出海」系列跨境電商促進活動,支持企業入駐知名跨境電商平台……
「下一步,我們將結合琿春市的跨境電商、互市貿易、市場採購貿易等優勢政策,著力打造‘買全球、賣全球、通全球’的跨境電商綜合體,將琿春打造成為東北亞跨境電商產業發展新高地。」孫居峰說。(謝龍、馬俊華、李成偉、石天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