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
人民網北京7月15日電 (記者栗翹楚)贛江之濱,江西南昌龍頭崗綜合碼頭輪船鳴笛起航,貨車來回穿梭,大型塔吊滿載著集裝箱,口岸繁忙景象的背後映襯著經濟發展的巨大活力,也是南昌這座內陸城市把「出海口」搬到「家門口」的真實寫照。
近日,在龍頭崗綜合碼頭海關查驗區內,一排排嶄新的輕卡整裝待發,該批汽車已完成海關驗放手續,等待出口至共建「一帶一路」國家。
為支持「南昌造」汽車開拓海外市場,南昌海關所屬贛江新區海關積極對接地方口岸部門,利用龍頭崗綜合碼頭二期改造契機,共同推進「智慧海關+智慧港口」建設,進一步深化口岸安全風險聯合防控機制,通過信息互換和數據共享,實現快速精準鎖定進出口集裝箱動態。
物流效率關繫著企業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穩定。為進一步提高口岸疏運效率、降低貨物通關成本,贛江新區海關積極推進「船邊直提」和「抵港直裝」模式在南昌口岸順利實施。
在進口「船邊直提」模式下,允許企業在進口貨物抵港後直接提離港口,企業進口提箱時間從1至2天壓縮至最短1.5小時。而出口「抵港直裝」模式,允許企業出口貨物運抵碼頭後直接裝船,實現「車船直連」,出口貨物無需在港口停留5至7天。由進口「船邊直提」與出口「抵港直裝」共同構成的「直裝直提」模式為企業進出口提供了更為快捷的選擇。
此外,贛江新區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服務,深入推廣「提前申報」「預約通關」「預約查驗」等服務舉措,在單證審核、海關查驗等通關環節提供全鏈條「一站式」服務,助力通關速度「更快一步」、物流成本「更低一籌」。
「海關等部門的支持,是我們企業發展的堅實保障。」江西江鈴進出口有限責任公司關務經理胡著斌說。據統計,今年上半年,龍頭崗綜合碼頭完成外貿集裝箱吞吐量2萬標箱,同比增長42.59%。
此外,南昌綜合保稅區(以下簡稱「南昌綜保區」)和龍頭崗綜合碼頭還積極探索「區港聯動」新型通關模式。此前,進口貨物進入南昌綜保區,需要在南昌綜保區和口岸分別辦理手續。得益於「區港聯動」通關模式,原先僅能通過陸運方式從入境口岸運入南昌綜保區的進口貨物,如今可以選擇「江海聯運」模式,依託區港直達通道,實現區域流轉貨物的「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減少進口貨物在口岸轉港、換箱和裝卸環節,大幅降低企業人力、時間成本。
「區港聯動」新型通關模式,通過充分整合南昌綜保區政策優勢和龍頭崗綜合碼頭物流優勢,打破平台區位障礙,在拓展南昌綜保區業務功能的同時,充分釋放龍頭崗口岸樞紐效能,實現區港「零距離」一體聯動、一體發展,進一步提升「區」「港」的平台輻射帶動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