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再襲河南,鄭州等10地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即將進入「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主雨帶再次北抬,未來幾天,河南、山東又將成為強降雨最猛烈中心。
未來一週,河南強降水頻發,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暴雨落區重疊度高,短時降水強度強,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和致災性。河南鄭州、開封等地已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鄭州交通運輸系統全力備戰暴雨。
7月16日至17日全國降水量預報圖。圖/中央氣象台
河南、山東一帶成為降雨核心區
中央氣象台監測顯示,昨日至今,河南有特大暴雨發生。過去24小時(14日9時至15日8時)全國最大累計降水量出現在河南丹恩州,為231.1毫米。而在14日6時至15日6時,全國最大降雨量也出現在河南,河南南陽宛城瓦店降雨量達到了363毫米。
隨著副熱帶高壓加強西伸北抬,未來4天(7月15日至18日),四川盆地至華北、黃淮等地強降雨頻繁,並伴有強對流天氣。其中,河南、山東主要降雨時段在14日夜間至15日夜間、17日夜間至18日。預計14日至18日,河南東區等地局地降雨量可達400毫米以上。
從區域來看,河南至山東一帶是目前全國降雨核心區。未來一週,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北界將在河南省南北擺動,受其外圍暖濕氣流和低層切變線共同影響,河南將出現多輪強降水天氣。
據河南省氣象服務中心分析,未來一週河南強降水頻發,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暴雨落區重疊度高,短時降水強度強,具有一定的極端性和致災性,中東區、南部發生中小河流洪水、城鄉積澇的氣像風險高;山區暴雨引發山洪、地質災害的氣像風險較高。
強降水將進一步加劇河南土壤偏濕狀況,農田漬澇和病蟲害發生流行的氣像風險增加。同時,正值暑期旅遊旺季,需關注短時強降水、雷暴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對道路交通、旅遊出行等的不利影響。河南各地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趨勢及屬地氣象台站發佈的最新天氣預報、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和氣像風險提示,做好防範應對。
7月15日至18日河南省降水預報圖。圖/河南省氣象台
淮河2024年第1號洪水將影響河南
受近期強降雨影響,淮河形成2024年第1號洪水,影響範圍包括河南省信陽市、安徽省阜陽市、六安市。淮河防總、淮委已將河南省、安徽省淮河水系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提升至三級,洪水防禦Ⅳ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Ⅲ級。
7月15日9時30分,河南省氣象台發佈暴雨黃色預警報告:14日9時至15日9時,平頂山東區、南陽東區、駐馬店西岸、漯河已經出現暴雨,預計未來24小時,平頂山、南陽東區、信陽北部、駐馬店、周口、漯河、許昌、鄭州東南部、開封、商丘部分縣(市、區)仍將出現暴雨,其中平頂山東南部、南陽東北部、漯河東南部、駐馬店西岸和北部、周口西南部和西北部、商丘、開封南部、許昌東區部分縣(市、區)有大暴雨,個別點可達特大暴雨,並伴有短時強降水(最大小時降水量80-100毫米)、雷暴大風(8-9級)等強對流天氣。
經會商研判,根據《河南省防汛應急預案》有關規定,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於7月15日12時對鄭州、開封、平頂山、許昌、漯河、商丘、周口、南陽、信陽、駐馬店市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省防指要求相關地區高度重視本次強降雨過程防範工作,進一步加強值班值守,密切監測雨情汛情變化,滾動會商研判,適時採取針對性應對措施。要緊盯病險水庫、淤地壩、尾礦庫等重點部位,落實巡查防守措施,確保工程安全;要突出抓好山洪、地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城市內澇防禦,落實臨災預警叫應機制,提前組織避險轉移,牢牢守住不發生群死群傷事故的金標準。
鄭州交通運輸系統全力備戰暴雨,地鐵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
2021年7月20日,極端暴雨在河南鄭州引起嚴重城市內澇,積水灌注地鐵隧道,造成人員傷亡。今年7月15日至17日,鄭州市再次迎來暴雨考驗。為應對可能發生的城市內澇和汛情,鄭州市已展開雨情應對準備工作。
據鄭州市城管局發佈,7月14日,鄭州市市政設施事務中心持續對低窪地區和易積水位置雨水管道、收水井等排水設施進行疏挖,確保排水通暢。對隧道、泵站機電設備、自動化設備等開展深度保養檢修,排除各類故障隱患。在易積水區域預置的17台泵車等移動抽排設備已到達指定地點,抽排設備也已安裝調試到位,隨時做好抽升準備。沿河閘門已開啟到最大高度,保證最大排水能力。按照應裝盡裝的原則,持續加大防墜網補裝和窨井防護框的安裝力度。
鄭州市城區河道事務中心加強防汛值班值守和排查安全隱患點,對重點河段、關鍵節點、積水點等位置,提前預置人員、物資等,對河道水位標識缺失河段及時補充,對危險河段、區域提前設置危險警示標識。
據報導,鄭州市交通運輸局在上週末組織隊員輪休和應急搶險裝備檢修,補充更換物資器材。目前,全行業10支應急搶險隊伍,約4600人已做好執行任務的準備。防汛物資器材儲備充足,儲備應急客運車輛401輛、貨運車輛599輛、移動式潛水泵703台、發電機82台、挖掘機18輛、指揮車11台,沙袋12.8376萬條等應急物資裝備。
在市內公共交通方面,截至7月14日14時,鄭州公交集團已對所屬400條線路、130餘處公交場站開展汛前隱患排查,全面整改車輛技術性能故障、場區設施安全、排水管網淤塞等隱患,各運營生產單位密切關注天氣狀況和氣象、地質災害預警信息,緊急調配預置防汛沙袋2703條、救生繩100餘根、警戒線34盤、救生衣97件至防汛關鍵點位,要求根據雨情汛情及時啟動相應應急預案,嚴禁冒險涉水運行,確保市民職工生命安全。
鄭州地鐵運營分公司根據氣象部門重要天氣預警報告(暴雨預警Ⅳ級),對汛期易積水區域、在建車站與運營車站接駁部位、車站出入口、U型槽口、區間風井等97處防汛重點部位提前預置沙袋、防淹擋板等應急物資;加強預警監測,按照預警響應等級開展巡查巡視,落實「雨前排查、雨中巡查、雨後核查」的工作要求;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按突發事件信息報送要求做好信息上報。
鄭州中建深鐵3號線積極開展避災知識宣傳,3號線全線車站每塊屏幕每分鐘循環滾動播放1次,全線車站約播放4萬餘次;降雨期間,每日上線列車20餘輛,每輛列車48塊LCD屏,每日播放150萬餘次。
為保障暴雨天氣期間群眾出行的合法權益,防止出現出租汽車漫天要價、拒載以及營運客車私自攬客等違法經營現象,汛情期間,鄭州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將緊盯鄭州市火車站、高鐵東站、新鄭國際機場、各大長途客運場站等重點區域,加大執勤巡查力度,強化值班在崗,快速應對12328熱線投訴,全力配合場站管理部門加強執法保障。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