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 | 千億級石化產業「崛起記」

  新華社天津7月15日電 沿著天津的海岸線一路南下,一座從陸地延伸至海洋的LNG(液化天然氣)接收碼頭出現在天津港南港港區。

  7月12日,來自美國的「環球能量」輪LNG運輸船順利靠泊碼頭,完成接卸作業。這是北京燃氣集團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部今年以來接卸的第13艘LNG運輸船。

  就在半個多月前,北京燃氣天津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二期工程正式投產,天然氣整體存儲能力提升至約10億立方米,進一步提升了京津冀地區天然氣保供能力。

北京燃氣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北京燃氣天津南港液化天然氣應急儲備項目。新華社發(受訪者供圖)

  十餘年前,位於天津港傳統碼頭南側的南港還是一片荒地。2009年,南港工業區在天津港南港港區啟動建設。2015年發佈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在南港工業區建設世界一流石化產業基地。2017年,天津進一步推動石化產業改革,明確新建煉化項目、化工項目全部進入南港工業區聚集發展。

  中國石化是紮根南港工業區的重點企業之一。2020年9月,中國石化與天津市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規劃投資700億元的重點項目,內容涵蓋新材料、新能源與潔淨能源、科研及成果轉化、新經濟等多領域合作。

  其中,2021年5月啟動建設的中國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是主要標誌。該項目集群由11個項目組成,包括120萬噸/年乙烯項目及下遊高端新材料產業集群、北京化工研究院中試基地、光伏新能源等重點項目。

天津南港乙烯項目建設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天津南港乙烯項目建設施工現場。新華社記者 孫凡越 攝

  一條條管廊縱橫交錯,一座座銀塔罐區連片成群,氣勢恢宏。置身南港工業區,火熱的建設氣息撲面而來,令人倍感振奮。

  「6月以來,天津石化全力推進南港乙烯項目聯動試車,項目進入開車準備的關鍵階段。」中國石化天津分公司代表、黨委書記王百森說,該項目是精準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工程,也是中國石化推動天津傳統石化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關鍵「落子」。

  「項目建成投產後,天津石化將聚焦生產特色化工材料和高端專用化學品,帶動千億級的下遊產業,助力天津市高端新材料全產業鏈發展。」王百森說。

  依託碼頭優勢,佔地109平方公里的南港工業區吸引了中石化、中海油、中石油等央企,渤化集團、北京燃氣等區域性龍頭企業,以及殼牌、英國石油等國際石化公司,在油氣開採、煉化、乙烯、氯堿等領域已形成了顯著優勢。

  一組數據見證鹽堿荒灘到「工業綠洲」的華麗蝶變。據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港工業區產業促進辦公室主任王義珠介紹,經過多年開發建設,南港工業區已具備超千萬立方米原油儲備能力、超千萬噸LNG接收能力、超百萬噸潤滑油生產能力。2023年,南港工業區產值約890億元,約佔天津市綠色石化產業鏈產值的20%,正朝著千億級產業集群邁進。

  2023年12月,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佈「綠色化工園區名錄(2023年)」,南港工業區成功入選。

  天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原材料工業處處長王金剛介紹,在南港工業區「龍頭」帶動下,天津已初步形成了以南港工業區為主、臨港和大港產業園協同聯動的一體化集群,構建了「油氣開採—原油加工—烯烴衍生物—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上中下遊全產業體系。2023年,天津綠色石化產業產值超過3300億元,佔規上工業比重達15.3%,位居全市十大產業之首。

  2024年4月,渤海灣畔再次傳來好消息。位於南港工業區的天津物澤物流有限公司危險貨物集裝箱堆場投入使用,補齊了天津港危險貨物集裝箱儲存設施短板。

  「港口危險品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將促進上下遊產業集群式發展,為打造南港工業區世界一流綠色化工新材料基地、推進天津港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加快打造我國北方地區聯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戰略柱蠆式提供有力支持。」天津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副主任劉道剛說。

  策劃:曹建禮、邵香雲

  記者:王寧、隋福毅

  編輯:陶虹

  海報:方金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