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被「降額」,反詐也要防「誤傷」

全文1610字,閱讀約需5分鐘 

編輯 / 徐秋穎 校對 / 劉越

▲資料圖:銀行在反詐中扮演重要角色。圖/IC photo▲資料圖:銀行在反詐中扮演重要角色。圖/IC photo

「突然發現,我轉賬額度被降低了!給我媽轉大額轉不了了……」王女士在社交平台上的「「抽水」」,引發了不少共鳴,多位網民表示,最近也有銀行卡被「降額」的經歷,一些人甚至被降到「交房租都不夠」。「交易限額被調降」,也成了近期的熱搜話題。

而據《中國證券報》報導,7月以來,來自浙江、山東、山西等地的多家銀行發佈公告稱,調降部分客戶的非櫃面渠道交易限額。緣由則多為加強個人銀行賬戶的管理,降低客戶資金損失的風險,同時也是為了落實監管部門關於個人銀行賬戶實行分類分級管理的要求。

眾所周知,銀行機構在反電信網絡詐騙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為配合反詐治理,近年來銀行系統在提升開卡審核門檻、加強賬戶管理等多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風險管控措施,助力反詐取得明顯成效。但在此過程中,一些用戶正常用卡權益遭遇「誤傷」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近期一些網民「抽水」銀行卡交易限額被下調,或與部分銀行機構開啟新一輪的「沉睡賬戶」清理工作有關。不可否認,一些銀行賬戶長期「閑置」、處於「沉睡」狀態,的確增加了電詐風險,推動「沉睡賬戶」清理,或是按標準下調一些銀行賬戶的非櫃面交易限額,對於進一步深化反詐治理、遏製電詐風險,有其必要性。但從現實反饋看,這項工作的精細化程度,或仍有待提升。

如有網民稱,自己用了20年的銀行卡被限額5000元;還有網民「抽水」,自己在歸還消費貸時才發現,銀行賬戶轉賬限額被調低了……顯然,這不僅增加了用卡不便,甚至可能影響到一些用戶的消費熱情。毫無疑問,這並不是深入電詐治理必須要有的「代價」。

理想情況下,到底哪些銀行卡存在風險隱患,銀行機構通過大數據分析,包括賬戶持有人的身份、職業,以及用卡習慣和消費行為等,是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結論的。但現實中,其具體操作仍有模糊性,各銀行之間的標準似乎也存在較大差異。

如「沉睡賬戶」,一般是指5年及以上未發生主動交易,且有餘額的銀行卡,但有的銀行給出的標準則是三年,甚至有的銀行對半年以上未使用的銀行卡停止非櫃面支付功能。

關於調整交易限額,各家標準也有不同:部分銀行明確為開立6個月以上未發生業務的I類賬戶,部分銀行則表示為網銀限額與賬戶交易流水有明顯不符的賬戶等。這樣一種「各自為政」的狀況,或難免增加「誤傷」的可能性,也有損相關治理的規範性和嚴肅性。

另外,相應配套服務也不無可改進空間。像一些限額調整前,用戶未得到有效告知,留給用戶的反饋和應對時間明顯不足;有的即便申訴,也被要求必須去銀行網點辦理。這其實都放大了對用戶正當權益的「誤傷」程度。

更好兼顧風險防範效果與用戶合法權益保障,理應引起更多重視。畢竟,銀行與用戶之間還是存在著合同關係,一旦服務內容發生重大調整,也需事先協商,應對用戶有基本的尊重。

事實上,近些年不少銀行也有一系列的針對性行動。如有的銀行就建立了多樣化的監測模型,通過銀行核心繫統、反洗錢系統實現對可疑開戶信息、大額交易信息及可疑交易信息進行異常特徵監測,以此實現對不同賬戶的精準化風險管理,同時減少「誤傷」的可能性。

當然,相關部門針對銀行機構出台的反詐措施,也可以提供必要的精準指導,給予更多規範和考核機制優化,避免銀行將「成本」過多轉嫁到用戶身上,忽視用戶體驗。

而隨著反詐治理深入,相關措施越嚴,越要減少「誤傷」,並提供人性化的救濟措施。這無疑也是體現銀行風險防控能力及服務意識的重要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