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呼和浩特打卡地!你不來嗎?

內蒙古

這片位於中國北部的廣袤土地

自古以來

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它既有雄渾壯美的自然風光

又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詩詞,作為中華文化的瑰寶

為這片土地增添了無限的魅力

四季更迭 萬物成詩

二千四百年的歲月行走

呼和浩特從詩畫中走來

從雲中郡至豐州城

從歸化城到綏遠城

這裏是樂府歌詞中的剌勒川

這裏是鮮卑南遷的故都盛樂城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漢和親的故事至今在這裏流傳

草原絲路 綿亙蜿蜒

古道悠悠 駝鈴聲響

翻越千山

只為一場穿越時空的相遇

如果說

內蒙古是人們心中的詩和遠方

呼和浩特就是尋夢之旅開始的地方

跟隨小編一起

走進詩詞中的呼和浩特打卡地

走進美麗青城

感受草原都市的無限魅力!

敕勒川草原位於新城區野馬圖村南側,規劃佔地2.4萬畝,西至規劃六路、東至萬畝草場東邊界、南至甲蘭板村、北至生態路。敕勒川草原蒙古語意為「青色的草原」,是呼和浩特周邊集觀光、休閑、馬術、會議慶典於一體的自然生態草原旅遊景區,成為市民休閑放鬆的「心靈牧場」。

昭君博物院坐落於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是中國展示王昭君墓和昭君出塞佳話的遺址博物館,也是反映匈奴文化、和親文化最系統的專題博物館。昭君博物院為國家三級博物館,是呼和浩特博物院總館的分館,其前身是呼和浩特市王昭君墓文物保管所,始建於1977年,2006年,正式更名為昭君博物院。王昭君墓遺址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陰山山脈,位於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中部,由大青山(狹義的陰山)、烏拉山和狼山組成,東西長約1000千米,南北寬50—100千米。主峰和最高峰為西端狼山的呼和巴什格,海拔為2364米。陰山山脈為內蒙古氣候南北差異的重要分界線,導致山脈南北兩側的景觀和農業生產差異顯著,山南為農業區,山北為牧業區。陰山山脈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稀土資源,不僅儲量巨大,而且礦石品位很高。

白塔聳光為呼和浩特十六景之一。萬部華嚴經塔的俗稱,蒙古語稱為「查干·索布爾嘎」,因塔體表面塗有一層白堊土,俗稱為「白塔」,白塔村、白塔機場等就是因為這座塔而得名。白塔位於遼豐州古城的西北角,塔呈八角七級,為磚木混合結構的樓閣式建築。此塔由塔基、塔座、塔身、塔刹組成,高55.5米,基座周長56米,塔的第一層南面有塔門,篆書石刻「萬部華嚴經塔」方額,嵌於塔門的門楣上。是我國現存遼塔中最精美的一座,歷經近千年的風雨,依然巍然屹立,這得意於古代建築的高超技藝,具有極高的科學研究價值。遼代興建佛塔時,豐州城是邊境的軍事重鎮,到塔上拜謁和遊覽的人不會太多。但到了元代,豐州城是南北東西交通的交彙點,各民族各階層人士路過這裏的很多,這座萬部華嚴經塔就成了豐州城內的一大名勝。它既體現遼代建築敦實威武的雄姿,又富含著豐州灘深邃燦爛文化之美,正是北方民族的絕好寫照。1982年,萬部華嚴經塔被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歸化城,呼和浩特舊城,明隆慶六年(1572年)修建,1575年建成。歸化城起初平面呈長方形,東西300米,南北250米,規模較小。城設南、北兩座城門,城門上建有城樓,未設甕城,城牆先用土夯築,外加砌青磚,牆高8米。1694年清康熙年間,歸化城曾進行重修和擴建,擴建後的歸化城平面呈「凸」字形,其城區規模是原城的四倍,南北寬約440米,東西最長處約500米,擴建後共有四門,設有門樓。四門外修築了甕城和「茶坊」,經過增築後的歸化城逐漸形成了內外兩城的形製。歸化城是內蒙古地區政治、軍事、經濟文化、商業中心,多種文化在這裏交往、交流、交融。

呼和浩特

不僅是一座城市的名字

更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一種對自然的敬畏與熱愛

一種對文化的傳承與堅守

在這裏

你可以感受到

草原兒女的熱情與豪邁

可以領略到

蒙古族文化的獨特魅力

不來打卡嗎?

監製:李中鋒

文案/製作:閆鵬宇

來源: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 文旅青城 草原雲客戶端

編輯:韓偉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