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校企合作的株洲「經驗」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陳馳

7月10日,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時代新材」)自主研發的95米陸上風電葉片在西藏昌都市八宿縣成功吊裝,這是該風電項目的首颱風機吊裝。根據測算,該風電場區最高海拔達到5200米,是目前全球海拔最高的風電項目,同時也是西藏在建單機容量最大的風電項目。

該項目將於今年10月左右全面建成投產,並網發電後每年將新增清潔電力2.23億度以上,可滿足約23萬人全年的生活用電,為雪域高原的萬家燈火,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電力。

如今,時代新材生產的風電葉片,遍佈大江南北。而他們,又是如何在風電「革命」中快速崛起的呢?

▲中車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堆場。受訪企業供圖▲中車時代新材風電葉片堆場。受訪企業供圖

求變!

時代新材牽手國防科大

2023年,風電葉片產能位居全國第二、全球前三,風電葉片總銷售額突破67億元,這是時代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去年的成績單,令人振奮。回憶起剛步入風電行業時的徬徨,讓時代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開發中心主任梁鵬程至今仍舊感慨。

他說,時代新材前身為鐵道部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橡膠試驗室,主導產品為減振降噪產品。2006年,產品市場飽和度高,改變,已迫在眉睫。

新的出路在何方?新的增長點在哪裡?

時任公司總工程師的楊軍,在技術交流活動中瞭解到,國防科大是湖南省內高分子復合材料研發能力最強的科研機構,尤其是在大尺寸複雜形狀復合材料結構輕量化設計與低成本製備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放眼國際國內,發展清潔能源是大勢所趨,國家政策支持,風電產業方興未艾,正是機遇。時代新材領導班子經過審慎研究,果斷決策,「牽手」國防科大,進軍復合材料風電葉片產業。

2007年,時代新材與國防科大簽訂關於風電葉片技術聯合研究開發的戰略合作協議。2008年1月1日,時代新材風電產品事業部成立。如今的事實已經證明,這對於亟需突破的時代新材來說,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決策。

2006年前,我國大型風電葉片幾乎全部依賴進口,國內的葉片核心技術生產一片空白。彼時的彭超義博士,是國防科大項目合作組核心成員,參與並見證了時代新材風電產業的起步與發展。

彭超義博士結合國防科大堅實的航空翼型設計基礎與時代新材的工程化設計經驗,與梁鵬程、靳交通等核心技術骨幹,創造性提出了葉片族系延長設計與相似放大設計技術路線,加班加點,以行業最快的速度自主設計出國內第一款低風速葉片,在市場中站穩腳跟。

敢闖!

關鍵核心技術達到國際領先

湧動的浪潮,是發展機遇。趕潮,從來就是勇敢者的遊戲。

2011年至2012年,風電行業進入市場低谷,當時國內50多家進入風電葉片行業的企業,包括不少央企、國企和大型民企,在風電葉片產業高速發展、快速迭代、多次洗牌的過程中,紛紛因技術和質量問題被市場淘汰。全國80%的葉片生產企業停產,去路徬徨。

時代新材又將何去何從?這是發展大勢,這是朝陽產業,挺過去,必定大有可為!

當其他公司還熱衷於「用市場換技術」,時代新材持續投入近10億元,研發團隊埋頭創新,大步追趕,突破了行業內一個個技術瓶頸,打造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率先填補了我國低風速風電葉片設計技術空白。系統創新了低風速風電葉片結構輕量化設計技術,顯著發展了大型風電葉片高效率高質量低成本液體成型工藝,全面突破了大型風電葉片多途徑寬適應定製化抗冰技術……

「這些年,時代新材用於風電技術研發的投入每年約1.5億元。從風電葉片設計到工藝到生產,是國內鮮見的整套技術實現完全獨立自主的葉片生產企業。」梁鵬程說,目前,時代新材先後自主研發了50多款風電葉片投入市場,擁有近百項風電葉片專利技術,關鍵核心技術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低風速風電葉片部分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彭超義說,校企雙方在多次複盤時達成共識,如果時代新材當時不是選擇國防科大合作,風電葉片產業發展阻礙重重。反之,如果國防科大當時不是選擇了時代新材合作,風電葉片的研究成果也很可能難以迅速成功轉化應用。攜手共贏,是最好的選擇,即便過程中困難重重,在一一克服後也迎來了曙光。

在株洲,不僅是時代新材與國防科大的風電葉片項目來勢向好。如株洲萬融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清華大學的渦輪盤項目、湖南興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的半導體項目等,都在「茁壯成長」。

如今,株洲正持續擴大人才「朋友圈」,分別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華中科技大學等深入交流,推動共建科技創新平台、政產學研合、科技成果在株轉化、培養引進高端人才、戰略諮詢等方面深入合作。僅是今年上半年,就有70個高校創新成果轉化項目在株落地。

編輯:青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