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件珍品亮相,故宮清宮掛屏首次以專題形式呈現

新京報訊(記者張建林)掛屏是屏風中的一種,它的功能雖以裝飾為主,但並不止於裝飾。7月18日,記者在故宮神武門城樓展廳看到,數十件精美掛屏正在展出,有些掛屏嵌玉石,有些嵌銀片。此次展覽名為「廷壁生輝——清宮舊藏掛屏展」,是清宮掛屏首次以專題形式呈現。

7月18日,故宮神武門展廳,觀眾在觀看清代的「紫檀木邊框百寶嵌虎丘公岩寺詩畫雙連掛屏」(中)和「紫檀木邊框百寶嵌寒山別墅詩畫雙連掛屏」(右)。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掛屏主要安設於室內牆面之上,起到裝飾與點綴立面空間的作用。清代掛屏的製作手法與藝術水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曾廣泛應用於宮廷的大小殿閣之內。

據瞭解,故宮博物院現有清宮舊藏掛屏900餘件,是數量最多的一類屏風,其在當時室內陳設中的重要性可見一斑。這些掛屏精美華麗,細節豐富,凝聚了清代手工藝製作技術的精華。

本次展覽分為「江山如畫」「萬方眾生」「怡情悅目」「翰墨清賞」四個單元,將引領廣大觀眾由表及里,走進屏上的繽紛天地。記者瞭解到,此次展覽選取代表性的掛屏及相關書畫文物共60餘件。

其中既有「緙金線山莊果園圖」這樣少見的金線緙織畫作品,也有意蘊雅緻的「嵌銀片梅杏圖」掛屏。而將書畫原作以不同工藝形式的掛屏加以再現,如「明皇試馬圖」「雞雛待飼圖」等系列,則體現出居安思危、治國臨民的思考。

觀眾在觀看清代「紫檀木嵌螺鈿邊框桄榔木雕乾隆帝禦筆字掛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觀眾在觀看清代「紫檀木嵌螺鈿邊框桄榔木雕乾隆帝禦筆字掛屏」。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

本次展覽的形式亦獨具特色,整體設計風格素雅溫潤,通過空間營造和新型數字媒體技術,展現了掛屏的藝術魅力和歷史文化內涵。

空間營造方面,展廳一樓、二樓分別以「國」「家」為設計主題。通過空間佈局的打造,「鏡面屏」「隔牆」等設計,分別營造出廣袤無垠的壯麗河山與私密又充滿文化氣息的雅緻空間。另外,展櫃內獨特的雙層展牆設計使觀眾可趨近觀瞻的同時,還可透過門、窗看到第二層「裡屋」空間,嘗試還原掛屏在清宮室內的立體陳設場景。局部櫃內還重點營造了掛屏特殊場景——養心殿通景畫空間。

此外,展廳中設置了多塊多媒體屏,通過影片展示有關掛屏的來源、工藝以及陳設場景。還設有多媒體互動屏,讓觀眾在觀展中體悟掛屏意趣。

據解說員介紹,整個展覽中多處運用「屏」的元素,「掛屏」「多媒體屏」「鏡面屏」,屏屏相映。借廷壁「屏」上光輝,為觀者明鏡、照見古今,與君一道,與古人對話,與歷史共鳴。

記者獲悉,「廷壁生輝——清宮舊藏掛屏展」由故宮博物院主辦,香港賽馬會支持,公益慈善研究院獨家捐助,於2024年7月6日至11月3日在神武門城樓展廳舉辦。該展覽需在故宮博物院微信小程序預約參觀。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