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海事局發佈優化錨位預約服務16條舉措
新京報訊(記者吳夢真)7月18日,新京報記者從浙江舟山水域錨位預約民生實事新聞發佈會上獲悉,為緩解「大」港口「小」錨地矛盾,自3月20日長三角水域一體化錨泊管理以來,舟山海事局通過多種形式持續聽取涉海人員意見建議,於近日推出16條錨位預約舉措。

舟山群島水域位於我國南北航線中心,是長江經濟帶進出口貨物貿易的海上橋頭堡,在港船舶數量多,日均約6000艘次。近年來,隨著臨港產業集群不斷彙聚,上海洋山、寧波、嘉興等毗連港口的錨泊壓力外溢,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大」港口「小」錨地矛盾,錨地供不應求、周轉不暢等問題日益嚴峻。
為此,舟山海事局依託船舶交通組織服務管理平台、浙海行、海事通App等數字化平台不斷優化錨位預約舉措,推進錨地管理與數字化智能化監管服務深度融合,助推世界一流強港建設。
據悉,舟山海事局於新聞發佈會當天向社會公佈了優化錨位預約服務16條舉措。在提高錨位利用率方面,舟山海事局推出「全類型」錨位預約。舟山水域VTS管理的23個錨地、6個臨時待泊區共270個錨位全部納入公開預約範圍。不區分舟山市籍或外市籍船舶。在不違反相關規定的情況下,不限制船舶類型、載貨情況或作業類別,各類船舶均可預約錨位。
在提升預約便捷性方面,舟山海事局打造「全天候」「全自助」錨位預約。舟山海事局取消了錨位預約App預約時間限制,全天24小時都可進行錨位預約,滿足船舶實時需求。通過網上平台進行錨位預約操作後,除個別保障位外,系統會自動校核用戶預約的錨位並實時發佈結果,形成全自助預約流程,提升預約時效。
在滿足需求多樣性方面,推進「全時段」錨地利用,對於清艙作業等供不應求的特定錨位,建立起「排隊候補」機制,在取得作業許可的前提下,先到港的船舶先排隊,再根據隊列先後、船舶大小依次進行錨位調配,更具人性化。此外,舟山海事局將點驗提醒錨泊較久的船舶,持續提升錨位周轉率,加強錨位預約誠信管理,對於報而未來等錨位預約不誠信行為實施懲戒。
新京報記者從舟山海事局瞭解到,截至目前,已有1023家企業註冊使用網上錨位預約平台,長三角地區公司佔一半以上。舟山水域自動發佈錨位佔比高達99%,船舶平均在泊148艘,同比提升20%;錨位預約窗口單天時長由7.5小時延長到24小時,增長220%;月均節省錨泊等待時長132小時,為船東節省12.5萬美元。
編輯 楊海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