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變化)「星物管」探索小區治理新路徑 湖南婁底為群眾幸福「加碼」

中新網婁底7月19日電 (劉曼 楊誌慧 張袁)「我建議在2棟和3棟之間有樓梯的地方加裝欄杆。」連續看到兩位老人出門下階梯因沒有地方扶而摔倒,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長青街道甘子衝社區華達小區居民翦慧君立即將情況反映到社區後,一場小區「樓宇會」隨即召開。所涉樓棟家家戶戶都派出代表參會,建議一出,全員支持。

「這花不了多少錢,我們大家自願湊一湊」「欄杆要用質量好的,底下要加固」「護欄的高度要定個最合適的」……短短幾十分鐘的樓宇會,大家群策群力,問題迎刃而解。目前,該小區在有落差的地方全部加裝了護欄,保障居民出行安全。

華達小區屬於老舊小區,留守老人多,群眾訴求多元,「眾口難調」矛盾難免。翦慧君還記得,社區召開婁星區首場「樓宇會」時,組織小區離市場最近、對市場環境和安全管理等問題反映最強烈的兩棟居民樓黨員、居民代表,約邀相關部門近60人,就屠宰家畜擾民等突出問題盡情「「抽水」」,並現場形成整改方案,解決了困擾小區多年的「揪心事」。

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長青街道甘子衝社區華達小區「樓宇會」現場。聶豔彬 攝湖南省婁底市婁星區長青街道甘子衝社區華達小區「樓宇會」現場。聶豔彬 攝

甘子衝社區黨支部書記馬潔介紹,「樓宇會」不拘場所、不限時間、不定內容,鼓勵居民主動參與,由黨支部、居民、物業、業主委員會四大主體自定議題、自商解決,主要作用體現在「「抽水」會」彙集民意,「諸葛會」彙聚民智,「聯歡會」彙享民樂,「診難題」解決民憂。

這也是婁星區「星物管」治理的一個縮影。婁底市婁星區共有485個住宅小區,目前實行物業管理的有403個,物業管理面積約2100萬平方米,住宅物業覆蓋率83%。

2023年,婁星區委、區政府針對住宅小區社會矛盾凸顯、物業信訪居高不下等難點問題,完成12個小區「星物管」治理體系試點,推動形成黨建引領、政府主導、多方協同、聯防聯治、共同治理的住宅小區治理體系。2024年,該區創建160個「星物管」治理小區,致力實現居民共建共管共治局面,營造平安和諧幸福的居住生活環境。

72歲的退休公職律師陳蘇儀自當選為婁星區盛世時代廣場業委會主任以來,每天早晚都要到小區轉幾圈,對電單車進小區、車輛亂停、佔道經營等第一時間調處到位。

「嚴禁商舖門口電動車插板充電」「禁止電單車進入小區」「小區休閑場地不準遛狗」……陳蘇儀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一條條實打實的自治制度,讓小區管理有了「章法」;協同辦理不動產權證、新增停車位、增設休閑健身設施、露天停車場加蓋雨棚等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讓居民對業委會、對小區的好感度飆升。

婁星區大科街道南壟社區的東山領秀小區原來是個「爛尾樓」,幾乎無綠化。業主委員會和黨支部相繼成立後,小區微信群名由「業主維權群」改為「家園建設群」,並連年與物業公司組織「開展義務植樹、共建美好家園」等活動。

如今,東山領秀小區的月季走廊、櫻花林、桃花林在各個季節都開出絢麗花朵。「與其說是種花種樹,不如說是種下美好明天。」該小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柳朝輝說,「業主+物業」模式讓大家心中的「理想家園」正在一步步變成現實。

黃泥塘街道花廟衝社區鋼都花園小區業主、物業聯合成立小區黨支部,業主肖鋼擔任支部書記,智達物業小區主任吳建喜擔任支部副書記。小區以解決物業服務痛點難點問題為切入點,以打造「紅色物業」為路徑,形成以小區黨支部為核心、各方力量廣泛參與、實現共建共治共享的物業服務模式。

同時,婁星區推行「社區吹哨、部門報到」網格化分解派單管治模式,釐清各行政主管部門執法邊界,壓實小區違規行為、鄰里矛盾、安全隱患三類問題分類處置責任。

據統計,近兩年該區住宅小區按照分類處置流程共處理3723件鄰里矛盾,製止760餘起違規行為,聯席化解40餘個安全隱患,有效提升業主自治能力和聯防聯治效果,信訪投訴量較之前相比下降45%。(完)

【編輯: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