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動京津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新京報訊(記者耿子葉)近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提到「推動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地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優化長江經濟帶髮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機制。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那麼,如何推動京津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又該如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為此,記者採訪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特大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葉堂林進行解讀。

城市群,是一個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地理單元,也是國家和地區發展的動力源所在。隨著國際競爭格局的變化,以往依靠單個城市參與國際競爭的時代結束,以城市群和都市圈為載體的競爭時代已經到來。一個城市群,往往要具備研發、設計、加工等多環節的能力,同時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和高水平的創新鏈,並形成良性互動和深度融合,成為一個國家和地區的高質量發展動力源,輻射帶動區域乃至國家高質量發展。如今,我國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成為高質量發展的三大動力源。

不久前,首都經濟貿易大學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共同發佈了《京津冀藍皮書:京津冀發展報告(2024)》,為推動京津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其中建議設立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先行示範區,京津冀自貿試驗區聯動發展先行示範區是實現成功經驗複製推廣、實現「一地創新、三地互認」的「試驗田」。作為該書的作者之一,葉堂林向記者介紹,京津冀的科技創新和制度機制雙輪驅動,以「一地創新、三地互認」為突破口,將釋放京津冀自貿試驗區協同發展優勢,同時助力京津冀更好發揮高質量發展動力源作用。

作為千年大計、國家大事,雄安新區以「世界眼光、‌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水平進行建設,與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的新兩翼,這也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組成。葉堂林表示,未來世界城市質量的樣板一定在雄安,用已有的最新技術來建設雄安,雄安基本的基因就是創新。

《決定》中提出「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現階段,雄安新區已進入大規模建設與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並重階段,工作重心已轉向高質量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疏解發展並舉。雄安新區城市雛形全面顯現,4000多座樓宇拔地而起,接下來該如何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葉堂林表示,還要讓雄安新區整個城市活起來,首先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做好央企、高校等單位的落地,建設城市相關配套設施以及形成高水平服務業;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基礎上,雄安新區還需自身發展,根據規劃的發展方向,開展招商引資,推動新區向城市管理體制轉變;此外,雄安新區的發展離不開創新,形成新區的創新競爭力,發展相關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