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博「最重量級展覽」開幕,展出朱炳仁大師40載藝術生涯瑰寶

7月22日,由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工藝美術協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及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熔鑄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璀璨揭幕。

7月22日,「熔鑄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開幕。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7月22日,「熔鑄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藝術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南1、南2展廳開幕。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展覽展出熔現實主義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遺銅雕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朱炳仁40載藝術生涯中100餘件/套銅藝瑰寶,總重量高達35.6噸,其中不乏單件重達3.7噸的巨製,成為國博展出歷史上「最重量級展覽」,也是國內首個銅工藝品類最為全面、表現形式最豐富的銅藝術世紀大展。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因700分考入北大備受矚目的朱炳仁孫子朱也天亮相現場。面對此前在網絡上的爆火,他表示,自己對突如其來的流量感覺很驚訝。「如果通過我,能夠讓大家知道我爺爺所熱愛的藝術,喚起大家對傳統文化藝術的關注和支持,那也算一件好事。」

青銅國寶首次與朱炳仁的現代銅藝術品跨時空對比

銅,是最早被人類所認識和使用的金屬之一,經過數千年的淬火鍛造,以青銅為代表的銅器采冶和鑄造技術早已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鮮明特徵之一。杭州銅雕作為青銅鑄造技藝的延續,隨著歷史變遷、時代變革,在一代代匠心傳承與發展中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2008年,杭州銅雕技藝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此次展覽分為「古法新意」「匠心銅運」「雕銅巧技」「藝出新裁」四個單元,彙聚造型多樣、題材廣泛的製銅精品,從不同角度詳細介紹一代非遺大師高超的藝術成就,系統闡釋中國銅雕技藝從「鑄鼎象物」到「離形得似」的藝術蛻變,生動反映當代藝術工作者紮根傳統、傳承匠心的藝術追求。

《故宮角樓》(左)和《雷峰塔》建築藝術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故宮角樓》(左)和《雷峰塔》建築藝術品。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步入展廳,彷彿進入了一個「銅話」的世界。展覽中,中國第一座彩色銅雕寶塔——雷峰塔的建築藝術品,第一座銅橋「湧金橋」,及代表中國銅壁畫創作高峰的《萬泉歸海》等經典作品悉數亮相。國博珍藏的熔銅藝術開山之作——《闕立》,時隔十七年再次與觀眾見面,與《稻可道,非常稻》《千里江山》《燃燒的向日葵》等作品,共同演繹了一場形意交織的雙重盛宴。

中西文化交融之作《燃燒的向日葵》。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中西文化交融之作《燃燒的向日葵》。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尤為矚目的是,展覽巧妙地將跨越千年的青銅文化與朱炳仁四十載藝術人生相融合。中國國家博物館「拿出」戰國時期鐈鼎、銅壺等10件青銅國寶,首次與朱炳仁的現代銅藝術品開展跨時空交響,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與時代創新的活力。

祖孫三代罕見同框

朱炳仁,這位來自杭州的藝術家,前不久因孫輩朱也天以高考700分佳績考入北大而備受矚目。在現場,朱也天在爆火之後首次公開亮相,向爺爺朱炳仁送上祝福。

朱炳仁之子、浙江工藝美術大師、朱炳仁藝術大展總策劃朱軍岷也亮相現場,祖孫三代罕見同框。

朱炳仁(左一)祖孫三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朱炳仁(左一)祖孫三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覽現場接受記者採訪。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某種程度上,我覺得爺爺的作品比父親的更加現代化,融合了中國傳統藝術和西方現代化的藝術,能夠體會到藝術的不斷創新與生命力。」朱也天說。

作為「朱府銅藝」第四代傳人,朱炳仁的一生與銅結下了不解之緣。他自幼隨父研習書畫,後深耕銅雕技藝,以銅為筆,以火為墨,其藝術成就橫跨詩、書、畫、印、銅五大領域,被譽為「中國當代銅建築之父」「中國銅壁畫創始人」,成為自青銅時代以來首位被譽為「國之大匠」的藝術家。

而熔銅藝術,無疑是朱炳仁藝術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與創新。2006年,在承建常州天寧寶塔的一次意外大火中,朱炳仁發現了熔化的銅結晶體千姿百態,從而開創了「熔銅藝術」,以「似與非似」的揮灑寫意,將自由流動的銅液徹底從模具中解放,熔鑄出剛柔極勁、妙趣橫生的大千世界。他的熔銅時代,成為自青銅時代以來中國銅文化史上的第二個高峰。

朱炳仁的藝術創作,技藝與情懷並重。新作《黃河浪》,為獻禮新中國成立75週年而作,以九曲黃河為靈感,彰顯中華民族的堅韌精神。同樣,《運河之光》則通過對運河的描繪,展現「運河三老」之一的朱炳仁對中國大運河的關注與讚美。此外,展覽還特別設置互動體驗區,讓觀者有機會親手觸摸銅雕藝術的溫度,感受來自金屬的質樸和力量。

「八十而立」,對於朱炳仁而言,不僅是一個年齡的標誌,更是他藝術生涯新階段的開始。「闕,是古建築前面如門一樣的建築,寓意啟新之始。熔銅藝術,源自國博,今又榮耀歸巢。」在朱炳仁的話語中,充滿了對銅藝術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期待。他希望通過此次展覽,讓更多的人瞭解銅雕藝術、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傳承匠人精神。

新京報記者 展聖潔

編輯 張牽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