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政府採購改革再升級

為了增強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供給能力,湖北襄陽加大體育健身場地建設力度,以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身需求。圖為近日投用的襄陽市全民體育運動中心。

謝勇攝(人民視覺)

中國政府採購改革迎來升級。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採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簡稱《行動方案》),提出「建立健全促進現代產業發展的政府採購政策功能體系」,財政部有關負責人就《行動方案》有關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規範市場秩序,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支持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鄉村全面振興、綠色發展……透過《行動方案》,政府採購改革的政策導向呼之慾出。

陽光下運行、雲端上運行

政府採購,是指各級國家機關、事業單位等採購實體,為了自身履職或者提供公共服務的需要,使用財政性資金或者其他國有資產,以合約方式取得貨物、工程和服務的行為。

隨手打開某地政府採購信息平台,各類產品、服務、工程的招標公告映入眼簾:某社區醫院要購買一批醫療設備;某中學要建設一棟新圖書館;某工業園區要請專業公司治理污水;某地政府要開發一款便民服務APP……政府採購,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陽光下運行、雲端上運行,成為政府採購活動新趨勢。

在安徽省池州市,1341個預算單位通過「徽采雲」平台實現政府採購全流程電子化,完成「一網通辦」。在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財政部門和審計部門通過「財審聯動」強化監管力度,建立財政審計監督成果共享應用機制,提高政府採購規範性。

2018年出台《深化政府採購制度改革方案》以來,中國圍繞修改政府採購法、完善管理和交易制度、健全政府採購政策體系等,推進各項改革。根據《行動方案》,中國將進一步整頓政府採購市場秩序、優化政府採購營商環境。其中,提升政府採購公開化和數字化水平是重要內容。

進入中央政府採購網「電子賣場」,主頁佈局與各大知名電商平台相仿,文具、傢俱、空調、電腦、辦公軟件、會議用品等一應俱全。以複印機為例,採購主體可按照價格、品牌、型號、功能、保修政策等對供應商發佈的產品信息進行篩選查詢。其中,節能環保型產品還被特別標註,供採購主體參考。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央政府採購電子平台將迎來升級改造,通過完善信息發佈和查詢功能,進一步提升政府採購透明度。同時,中國將健全供應商、採購代理機構、評審專家嚴重違法失信行為信用記錄歸集和發佈機制,省級以上財政部門要及時向中國政府採購網完整準確上傳失信信息,為採購人開展相關資格審查提供便利。加強政府採購協同監管。

政府採購代理機構是政府採購活動的重要主體。政府採購陽光下運行,還需要管好相關代理機構。

截至今年7月初,全國完成網上登記的政府採購代理機構數量已達54萬家。財政部方面表示,將開展全國政府採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工作,研究製定《政府採購代理機構監督檢查辦法》,明確分級分類檢查標準,提高政府採購代理機構專業能力和執業水平。

促進產業發展不撒「胡椒面」

政府採購是財政政策支持經營主體發展的重要方式。在收入端,財政政策通過減稅降費,讓渡一部分政府收入直接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在支出端,財政政策通過政府採購,以提供訂單的形式,助力經營主體開拓市場。

財政部明確,政府採購促進產業發展不撒「胡椒面」,而是有的放矢。具體支持哪些領域?科技創新、綠色環保、中小企業和鄉村振興等是重點。

先看支持科技創新。中國將構建符合國際規則的政府採購支持科技創新政策體系,綜合運用強製採購、優先採購、首購訂購、發佈需求標準等措施,推進創新產品應用和迭代升級,營造促進產業創新的良好生態。

今年4月,財政部推出了全新政府採購方式「合作創新採購」,進一步完善政府採購支持科技創新制度。在這種採購方式下,採購人邀請供應商合作研發,共擔研發風險,並按研發合約約定的數量或者金額購買研發成功的創新產品。

財政部國庫司司長李先忠介紹,合作創新採購方式既對供應商的研發成本「給補償」,又以承諾購買一定數量創新產品的方式「給訂單」,通過共同開拓初始市場,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有利於推動創新產品從需求、研發到應用推廣的一體化管理,更好支持應用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

「健全和落實合作創新採購制度將以採購人應用需求為導向、以公平競爭以及採購人與供應商風險共擔為基礎,實施訂購首購,實現創新產品研發與應用推廣一體化管理。」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說。

再看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行動方案》明確,採購人在適用招標投標法的政府採購工程項目中,全面落實預留份額、價格評審優惠等中小企業扶持措施,對超過400萬元的工程採購項目中適宜由中小企業提供的,預留份額由30%以上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的政策從2025年底延續至2026年底;建立健全中小企業「政采貸」工作機制,為金融機構、中小企業開展政府採購融資提供便利。推動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拓展業務範圍。

在完善政府綠色採購政策方面,政府採購支持綠色建材促進建築品質提升政策實施範圍進一步擴大,由48個城市(市轄區)增至100個城市(市轄區),並增加強製採購的綠色建材產品種類,要求醫院、學校、辦公樓、綜合體、展覽館、保障性住房以及舊城改造項目等政府採購工程項目強製採購符合標準的綠色建材,推進建材產業綠色轉型升級;對符合條件的綠色產品實施強製採購或優先採購,不斷加大綠色產品政府採購力度。

政府採購還將繼續支持鄉村全面振興。今年,財政部要求各級預算單位預留不低於年度食堂食材採購總額的10%,用於在脫貧地區農副產品網絡銷售平台(「832平台」)採購脫貧地區農副產品。同時,「832平台」業務範圍將實現雙向拓展:一方面,平台將吸納除現有地區外的更多符合資質標準的中小企業成為供給方;另一方面,面向除採購人外的單位工會、社會公眾等更廣大需求方,推進服務提質升級,助力打造農業特色品牌。

完善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體系

長期來看,政府採購改革離不開法治化軌道。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自政府採購法2003年實施以來,中國已建立起較為完整的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體系。

如何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適應推進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需要?《行動方案》提出了政府採購法律制度修改任務。

據介紹,中國將積極推動政府採購法修改。一方面,按照建立現代政府採購制度的要求,對標世界貿易組織《政府採購協定》(GPA)、《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等國際規則,積極推動政府採購法修改工作,研究完善政府採購法適用範圍,加強政府採購全鏈條管理,健全政府採購交易制度,強化政府採購政策功能。另一方面,結合政府採購法修改進程,適時修改政府採購法實施條例,完善政府採購規章制度體系。

政府採購法明確,政府採購應當採購本國貨物、工程和服務。建立政府採購本國產品標準體系是重點。

「凡符合標準的產品,無論是由內資企業還是外資企業生產,都將平等參與政府採購競爭。」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將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加快製定政府採購本國產品標準。在標準製定過程中,財政部將充分徵求包括內外資企業、行業協會商會在內的各方意見,既要保證其科學性,又要保證其可行性。

政府採購,以優質優價採購結果和用戶反饋為導向。確保「便宜買好貨」,需要分類製定需求標準、做好供需對接。

「合規、完整、明確的採購需求,既是供應商競爭報價的基準,也是實現採購結果優質優價的保證。」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中國將製定通用貨物、服務需求標準,研究製定市政基礎設施和電子電器、新能源汽車等產品的政府綠色採購需求標準以及創新產品商業化推廣後的政府採購需求標準,為採購人全面、完整、準確描述採購需求提供指導。

此外,明確「推動政府採購法、招標投標法協調統一」是此次《行動方案》的看點之一。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成協中介紹,由於歷史原因,中國政府採購法律制度體系形成了政府採購法、招標投標法「兩法分立」模式。成協中認為,在此模式下,工程類的採購活動和貨物、服務類的採購活動分別適用於在結構、價值、程序、內容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的招標投標法和政府採購法,為規範各類政府採購活動帶來不便。推進政府採購規則「兩法統一」,將進一步夯實政府採購法律體系的基礎,有助於降低政府部門間的協調成本和各採購機關、集中採購機構的合規成本。(本報記者 汪文正)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4年07月23日   第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