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安全嗎?無糖飲料真無糖嗎?這些代糖知識請知悉

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無糖食品受到青睞,代糖(甜味劑)產業迎來機遇的同時伴有各種爭議,如「阿斯巴甜可能致癌」的疑慮、赤蘚糖醇被指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等。

食品專家普遍認為,代糖作為全球受到最廣泛研究與審查的食品添加劑種類之一,安全性經歷了長期且深入的實踐驗證。生產企業如果嚴格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科學、審慎地使用代糖,食品安全性能夠得到保障。

圖/IC photo圖/IC photo

【爭議】

1、阿斯巴甜致癌?

事件:2023年,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世界衛生組織(WHO)、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將阿斯巴甜列為2B類致癌物,引發消費者對該種代糖安全性的質疑。

解析: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表示,阿斯巴甜是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以及很多國家和地區政府批準使用的代糖,IARC和JECFA的相關報告均認為,阿斯巴甜的致癌證據有限或不足。我國居民對阿斯巴甜的攝入量遠低於目前國際普遍採用的每日允許攝入量,健康風險很低。消費者需理性看待阿斯巴甜,不必過於恐慌。

2、赤蘚糖醇致心血管疾病?

事件: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醫學》2023年刊發的一篇論文指出,赤蘚糖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高發存在關聯,導致風險增加80%—121%。

解析: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阮光鋒表示,相關試驗發現赤蘚糖醇與心血管疾病的相關性,但不能證實因果關係。赤蘚糖醇等代糖的安全性已得到多個國際組織的肯定,國內對包括代糖在內的食品添加劑實行嚴格的上市前審批制度。2007年,原衛生部批準赤蘚糖醇應用於香口膠、固體飲料、調製乳等食品中。2023年12月,歐盟食品安全局在重新評估赤蘚糖醇作為食品添加劑的安全性後認為,赤蘚糖醇不存在毒性,且未發現會帶來疾病風險。

3、天然代糖優於人工代糖?

事件:隨著消費者健康需求的提升,天然代糖受到青睞,部分消費者認為天然代糖優於人工代糖。有調查顯示,消費者對人工合成代糖的接受度較低,比如對糖精的接受度僅有7.04%。

解析: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今年5月發佈的科普影片顯示,無論人工代糖還是天然代糖,都要接受科學和嚴格的風險評估。從專業的風險評估標準來看,二者沒有本質區別。各國管理部門和權威機構也都認為,合規使用代糖,包括天然的和人工合成的,都是安全的。

4、無糖月餅吃了容易腹瀉?

事件:2023年9月,知乎的無糖月餅使用麥芽糖醇替代蔗糖,導致部分人不耐受出現腹瀉,無糖月餅相關話題成為熱搜。

解析:阮光鋒發文稱,麥芽糖醇是糖醇類代糖。我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允許麥芽糖醇、木糖醇、赤蘚糖醇等糖醇的使用,這些糖醇安全性好,生產企業按規適量使用即可。糖醇吃太多會導致腹瀉,尤其部分人群有代糖不耐受情況,但這並非食源性疾病。一般而言,多數代糖的甜度是蔗糖的上百倍,用量不會很多,出現腹瀉的情況較少。

【科普】

1、代糖安全嗎?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君石指出,代糖是目前世界上研究最為深入的食品添加劑之一,應用安全性得到了充分的實踐檢驗。據《食品代糖科學共識(2022)》,我國同其他國家、地區一樣,對包括代糖在內的食品添加劑實行嚴格的上市前審批制度。食品生產企業按照規定科學、合理地使用代糖,是安全的。

2、無糖飲料真的無糖嗎?

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鍾凱解讀指出,飲料產品中糖含量少於或等於0.5g/100ml,即可稱為無糖飲料。常見的無糖飲料是用代糖代替糖提供甜味,而代糖甜度高、能量低。一般情況下,「無糖」只代表不含蔗糖,但可能含有其他種類的糖。

3、「無糖」「零糖」「低糖」怎麼區分?

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 28050-2011)有關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聲稱的要求,「低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5%(即5克);「無糖或不含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於0.5%(即0.5克),其同義語可為「零(0)糖」「沒有糖」「100%不含」「無糖」或「0%糖」。

新京報記者 劉歡

編輯 郭鐵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