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兆和先生作品捐贈儀式」舉行,《與阿Q像》入藏中國國家畫院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近日,「蔣兆和先生作品捐贈儀式」在中國國家畫院國風堂(明德樓一層)舉辦,正式拉開中國國家畫院「現代中國書畫大師系列展」的序幕。蔣兆和先生是中國現代人物畫大家和美術教育家,以魯迅筆下的人物阿Q創作的《與阿Q像》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水墨人物畫的經典之作。蔣兆和先生家屬以崇高的社會責任感將該作無償捐贈給中國國家畫院,同時捐贈的還有蔣兆和先生的文房用品等共18件/套,此次捐贈是對中國國家畫院收藏的極大貢獻。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接受家屬代表捐贈《與阿Q像》。
作為中國現代人物畫大家和美術教育家,蔣兆和先生滿懷真摯情感將畫筆對準現實生活,並將西畫素描造型與中國山水畫的皴擦點染之法相結合,開啟了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的重要實踐,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後繼者。
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徐漣在致辭中表示,蔣兆和先生曾經擔任中國國家畫院前身中國畫研究院的院委,今天蔣兆和先生的家屬將其代表作《與阿Q像》無償捐贈給中國國家畫院,這對重溫藝術經典、推動學術建設、完善收藏體系,引導藝術家們特別是青年藝術家學習經典、傳承經典、闡發經典的時代意義具有重要作用。中國國家畫院的理論建設也將把藝術大師與經典作品的全面挖掘作為重要內容,不僅要深入研究他們的技巧技法,更要總結提煉他們的藝術精神,將推動經典的傳承與藝術創新緊密結合。今年是蔣兆和先生誕辰120週年,未來中國國家畫院將進一步發揮在當代美術創作與研究的示範引領作用,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時代洪流之中,為人民鼓與呼,為時代立傳鑄魂。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發表感言。
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牛克誠表示,此次無私的捐贈,不僅是一次作品的物質傳遞,更是一種無私精神的發揚。20世紀30年代,蔣兆和先生懷著對廣大勞動人民的無限憐憫創作了《與阿Q像》。蔣兆和先生拓展了中國水墨人物畫現實題材的表現方法,在堅持骨法用筆的基礎上,融入山水畫的皺擦筆法,吸收西畫精謹的造型手法,形成一種融彙中西的筆墨新表現,標誌了現實主義語境中中國寫實水墨人物畫的新高度。通過今天的捐贈,《與阿Q像》與中國國家畫院緊密結合起來,必將產生巨大的藝術文化活力。
中國國家畫院院長劉萬鳴對蔣兆和先生的家屬親人將如此珍貴的作品捐贈給中國國家畫院表示感謝。他說道:「《與阿Q像》是中國美術史上永恒的經典,是蔣兆和先生的藝術豐碑。《與阿Q像》中的造型觀、筆墨觀、寫生觀、思想觀,通過蔣兆和先生豁達的胸懷、敏銳的觀察力、強大的自信與超人的才情,通過嫻熟的技法體現得淋漓盡致。我也相信該作品收藏於中國國家畫院,對推動中國國家畫院的創作乃至中國美術的創作將發揮積極的作用,對於深入研究蔣兆和先生的筆墨語言及學術價值更具深遠意義。中國國家畫院提倡‘經典引領、品格立院’,然而經典引領的前提首先是嚮往經典、向經典致敬,品格更是立院之本、立人之本。中國國家畫院在全國美術創作中起著引領作用,我們只有與經典朝夕相處,才會嚮往經典,內省自身才有可能創作出經典作品。相信中國國家畫院收藏的所有經典,都將會對中國國家畫院乃至中國美術創作的品格提高產生深遠的影響。」
蔣兆和《與阿Q像》,96.5cm×60cm,1938年。
捐贈儀式上,蔣兆和先生之子蔣代明鄭重宣佈:「我們決定將先父在20世紀30年代創作的具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與阿Q像》無償捐贈給中國國家畫院。先父的遺願是希望能讓自己的代表作品在國家最好的博物館、美術館、畫院、學院等研究機構作為最終歸宿。今天,我們以難捨難分的心情,心懷喜悅地將先父極為重要的經典之作《與阿Q像》奉獻於此。根據文學巨匠魯迅小說里的重要人物進行再構思創作出來的‘阿Q’形象,無論其深刻性還是藝術的精湛程度,都將永久地展示在公眾面前,這是我們的榮光,是老一輩藝術家留給我們的最厚重的精神遺產。」
編輯 吳龍珍
校對 陳荻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