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區振興故事丨被電商中心改變的村莊

高高地挽著褲腿,赤腳踩破水面,蹚進深深的泥中,劉石元彎下腰,傍晚的陽光斜斜照在他75歲的臉上,縱橫交錯的溝壑里,彷彿都映照著稻穗的金光。

劉石元的目光,長久地停留在稻田一角的新苗上,再過幾天,早稻成熟,這些幼苗就要派上用場了。

7月4日,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澄塘村,連片的稻田進入了收穫期。稻田環繞的村莊里,一片片池塘間,坐落著一棟棟白牆黑瓦的南方民居,一棟新建的電商大廳中,32歲的王富龍正在整理資料,準備晚上的直播。回村創業4年,他已經是周邊知名的鄉村帶貨博主,在網上直播銷售周邊村莊的農產品,每年的銷售額達到五六百萬。

一個村莊的新模樣

傍晚時分,酷熱的天氣漸漸變得溫和,晚風吹過稻田,遠遠就能聞到稻香。趁著天涼,劉石元走出家門,看看稻秧的長勢,早稻臨近收割,晚稻接著就要插秧。可是有一小片秧苗不太好,他又補種了一部分,好在新苗長得不錯,應該趕得上插秧。

7月4日傍晚,趁著天氣涼,劉石元下地查看水稻秧苗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7月4日傍晚,趁著天氣涼,劉石元下地查看水稻秧苗的情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在丘陵眾多的贛南山區,澄塘村「得天獨厚」,位於一片小小的平原中間,村里荷塘遍佈,竹林掩映,千年古樹下,數百年的傳統民居莊嚴肅穆,河流環繞中,新建的小樓靜靜矗立。整潔的村莊中,不見一片雜物,就連到田間的小路上,也清理得干乾淨淨。

然而,幾年前,澄塘村並不是這樣的。2020年,王富龍結束了外出打工生涯,準備回村創業。那時候的澄塘村一片雜亂,道路狹窄,路上污水橫流,池塘死寂一片。這是許多空心村莊普遍的現狀,缺乏年輕勞動力,缺乏產業帶動,依靠留守村莊的老人們,缺少改變村莊的力量。

劉石元是種地的好手,這個年過70的老人,依然勤懇能幹,地裡沒有一根雜草,但他也很難改變整個村莊。回村的王富龍也是如此,最初,他和幾個小夥伴一起,拍一些鄉村題材的短影片,在影片里,這種「原生態」的村莊,更符合許多人對村莊的想像,但實際上,這裏並不適合生活。

澄塘村的改變,從2022年開始,當時,澄塘村開啟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在政府支持下,村里統籌資金,實施了許多村莊改造項目,清理垃圾,修葺房屋,種植花草……

改造前,澄塘村的水並不澄清。在改造中,村里引入活水,重新整理村里的池塘,種植荷花,曾經淤泥充塞的池塘,重新蕩起碧波,夏天荷花開放的時候,風吹池塘,滿村都是荷香。

年青人們的新事業   

荷塘、古屋、稻田,這些畫中的田園風光,重新出現在澄塘這個古老的村莊中。但村莊的改變,不僅是變美了。

對生活在村里的人們來說,美麗的村莊賞心悅目還需要更好的收入,才能留住更多年青人。

重新挖掘和利用本地特產,是澄塘村打造新產業的方向之一。澄塘村村支書劉宇清介紹,改造中,村里建設了一個電商服務中心,吸引周邊村莊的電商博主和農業企業入駐,通過電商,帶動鄉村農產品和特產的銷售。

澄塘村有數百年的農耕文化歷史,當地特色美食遠近知名,只是因為年青人大量外出,許多本地特色產品,漸漸沒人做了。

7月4日,王富龍介紹本地的特色產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7月4日,王富龍介紹本地的特色產品。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王富龍是最早入駐電商服務中心的年青人之一,在拍攝鄉村短影片的時候,他和團隊積累了不少粉絲。入駐之後,他從拍攝短影片轉為直播,銷售本地各種應季農產品和特色美食,比如村里的富硒水稻、蔬菜,村民們自製的辣椒醬、麻餅等。

在水鄉村莊里直播,本身就帶著詩畫一般的吸引力,本地優質的特產,成了網上的爆款產品。王富龍介紹,僅辣椒醬一個產品,最高月銷售量就能達到六七十萬元,全年所有農產品的銷售,可以達到五六百萬元。

在劉石元看來,年青人們的新事業,徹底改變了這個村莊。過去幾十年中,村里的年青人大多外出,留守的人年紀越來越大,村莊也越來越寂靜。但短短幾年中,一切都變了,村莊每天都在變美,年青人也在變多,村莊也不那麼寂寞了。而且,像劉石元這樣的老人,他們在土地上勞作的回報,也在變得更多,村里的優質稻穀,村民們自製的小吃美食,通過電商也能獲得更多的收入。

山裡放羊的大學生

在江西省基恩市永新縣煙閣鄉煙閣村,回鄉的大學生賀誌新,選擇了另外一種創業方式——進山養殖。煙閣村是一個南方山村,村里平原少,山地多,年青人大多外出,不願意留在村里。

大學畢業後,賀誌新進入IT行業,但後來因為父母身體不好,他決定辭職回鄉,一邊自己創業,一邊照顧父母。

賀誌新的父母並不讚同他的想法,他們更希望賀誌新在城市定居,有一份穩定的收入。但最終,賀誌新還是回到了家鄉,他覺得,在山水之間創造一份小小的事業,可能比城市里朝九晚五的生活更自在,更適合自己。

回鄉的賀誌新開始尋找創業的項目,最終打算養殖,他選了黑山羊、本地土豬和鴿子。通過當地政府的幫助,在遠離人群的山裡,他開始了養殖生涯。黑山羊是優質肉羊,肉質好,又不易生病,適合散養。每天早晨,他會把山羊、豬等放出圈,任它們自由覓食,到晚上自己會回來。

從一開始的投入,到慢慢有了產出,如今的養殖廠,已經開始逐漸盈利。賀誌新把牲畜的糞肥免費提供給村民們,村里的老人們會種點地,施有機肥的蔬菜和糧食往往更受歡迎,價格也會更高一點。

年青人創業,總有許多新的想法和技術。賀誌新會學習新的養殖技術,也會使用許多新的設備,比如給懷孕的山羊、豬帶上定位器,萬一回不來,也方便尋找。而在永新縣三灣鄉汗江村,回鄉創業的康鴻飛,把家鄉的紅薯干做成了網紅產品。當地的紅薯糖分更高,口感更好,在當地遠近知名。而通過電商,很快就成了網上的「爆款產品」,為村里帶來了更多收入。

住在村里的博士生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越來越多的村莊逐漸老去,漸漸失去了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對這些老去的村莊來說,每一個年青人的到來,都會帶來許多新的氣象。

7月6日下午,江西永新縣花汀村,年輕的駐村第一書記苑帥,站在金黃的稻田邊上,觀察水稻的長勢。苑帥是河海大學的博士,也是科技部定點幫扶項目中,派往永新縣駐村的年青人,在花汀村做第一書記。

永新縣是科技部定點幫扶縣,過去三十多年中,這裏來過許多的年青人,他們幫助一個個村莊建立產業、引進技術、設計發展模式,逐漸擺脫貧困,踏上振興之路。

在花汀村,苑帥是一個新人,在過去,這裏曾經來過許多年青人,幫助村里打造了科普中心、集體經濟模式等。村里流轉了土地,發展種植業和養殖業,養殖小龍蝦,種植富硒水稻、富硒油菜等。花汀村氣候濕熱,可以一年種植三季,包括兩季水稻,一季油菜。

新的技術和產業,正在改變著花汀村,給花汀村的村民帶來了更多的機會,甚至也帶動著周邊的村莊。

花汀村外的稻田中,周建妹(左)和同事為稻田放水。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花汀村外的稻田中,周建妹(左)和同事為稻田放水。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66歲的周建妹,就是其中之一。她在花汀村一家農業企業工作,負責管理稻田,7月正是早稻成熟的季節,她和同事們,每天都要巡視稻田,為即將開始的收割做準備。稻田是機械化作業,但管理依然需要人。和莊稼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人,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周建妹每天工作8個小時,上午6點到11點,下午3點到6點。地裡不太忙的時候,這個時間剛好避開一天中最熱的時間,同時也可以照顧家裡的孫子。

周建妹的工作時間相對自由,薪金按天結算,每天100元。5月份她上班時間多,賺了2900元,6月份稍微少一點,2300元。對留守村莊的老人們來說,這是一份不算少的收入,而這些,都是新的產業帶來的。

大學生的暑假體驗

大山裡的紅色村莊,不僅有駐村的年輕幹部,也吸引著許多年青人,在田園山林里,體驗一場紅色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旅行。

放暑假那天,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大一學生陳衛煊,和她的同學們,就開啟了一場特殊的實踐活動。他們從城市出發,穿過江河和丘陵,住進了一個名叫睦埠的村莊。

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們,在睦埠村進行「送法下鄉」實踐。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的學生們,在睦埠村進行「送法下鄉」實踐。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睦埠村位於贛州市興國縣龍口鎮,村旁有一條大河,河邊多有渡口。睦埠村是一個知名的紅色村莊,革命年代,出生於睦埠村的江西省蘇維埃政府主席劉啟耀,在突圍中受傷,和隊伍失散,他帶著經費,一路乞討重新找到組織,卻未動經費一絲一毫。

睦埠村的村口,一處古渡口旁,巨幅牆上,畫著劉啟耀腰纏萬貫的「討米人」故事,村里的廣場旁,牆上的油畫,同樣講述著劉啟耀的生平。

陳衛煊和她的同學們,要在村里住一週,為村里的老人普及法律知識,提供法律諮詢,這是江西理工大學法學院「送法下鄉」的活動。對陳衛煊來說,駐村的一週,不僅是將法律知識帶給村民,更是一場沉浸式的學習。這個渡口旁的小村莊,有許多讓他們驚奇的故事。

睦埠村是當地的鄉村振興示範點,紅色研學和旅遊是村里的主要產業之一,幾年中,進入村莊的學生還有許多,不僅有江西當地的學生,還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學生、中學生。駐村的學生們在學習紅色文化的同時,也給村莊帶來了許多新氣象。

蘭玉玲坐在家門口乘涼。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蘭玉玲坐在家門口乘涼。新京報記者 周懷宗 攝

72歲的蘭玉玲喜歡和這些學生聊天,她的房子距離村里的廣場不遠,門口的池塘邊,種了一叢竹子,那是蘭玉玲年輕時種的。

幾十年來長得粗壯高大,在門口灑下一片綠蔭。路過的學生們會坐在綠蔭下,給她帶來各種各樣新的知識,也有時候,僅僅是閑聊一會。蘭玉玲的孩子們都在城里,村里只有她一個人,她曾經去縣城生活過,但最終還是回到村里。村莊每一天都在變得更美,更熱鬧,她覺得,這裏的生活,比城市更舒服。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