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快手入局AI短劇 AI讓製作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作者/  IT時報記者  沈毅斌

編輯/ 孫妍

屌絲逆襲、手撕渣男、戰神穿越……憑藉抓馬的情節和浮誇的表演,讓許多觀眾瞬間「上頭」,就連大導演周星馳也加入其中。近年來,短劇行業的發展可謂是「一路狂奔」。3月下旬,《IT時報》記者走訪中國最大的影視基地橫店發現,短劇不僅吸引大量劇組、製片公司湧入,還成為諸多群演「演員夢」的起點。

艾瑞諮詢《2024年中國微短劇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規劃備案3574部、上線備案584部;2023年微短劇行業市場規模已達到358.6億元,並預測2024年將增長至484.6億元。

今年以來,廣電總局對短劇發展越來越重視,在加大對短劇內容質量和合規性的監管力度的同時,讓「短劇+」模式不斷滲透到各行各業。而在當下的科技圈,隨著AI生成圖文、影片等能力的增強,AI也為千行百業賦能。

如果將這兩條賽道結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7月25日,中國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大會(CDEC)全新增設的2024 China Joy短劇創新論壇在上海舉辦,來自影視行業、科技行業的專家們都表示,「短劇+AI」可以讓創作降本增效,成為新質生產力。

「AI劇本」將是短劇的創作重心

處於爆發期時的短劇,因為受時長限制,往往追求「極致人物」來符合觀眾心理預期,達到共鳴。劇情方面,人物關係往往只針對男女主關係展開,做到精簡,配合高強反轉設定讓觀眾「欲罷不能」。因此,誕生出許多屌絲逆襲霸總、女強人手撕渣男等短劇。

隨著廣電總局不斷出台的短劇新政策,如今的短劇發展進入規範期,不僅讓各大平台出台相應的短劇扶持計劃,作品的內容質量也在不斷提升。在論壇上,上海大學溫哥華電影學院副院長陳曉達分享了一組數據,新規試行以來,30萬元以下的「其他微短劇」數量增長明顯,佔50%左右。同時,在對首日獲批的3309部微短劇進行分析發現,劇名中比較常見的「總裁」「夫人」「嬌妻」「離婚」等關鍵詞大大減少,現實題材作品成為主流。

製作質量與劇情題材才是影響網絡微短劇能否成功的關鍵指標。從觀眾調查來看,54.14%的網民會因為短劇的製作質量精良而受吸引;43.90%的網民會受劇情題材吸引。

不過,無論是爆發期,還是規範期,速度與批量依舊是短劇生產的核心特點。在橫店多位短劇製片人、導演曾告訴《IT時報》記者,平均一週到10天是一部短劇的拍攝週期,10部裡面出兩部爆款就賺錢。

那麼,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短劇質量越做越精?

在陳曉達看來,「AI劇本」和「後期前置」便是短劇的創作重心。「AI劇本」不是指AI編寫劇本或人機協同完成劇本,而是指編劇需要熟悉AI 技術知識,在劇本創作中要對劇中可能運用的AI技術進行置景合成,或對情節內容合成之處進行預先設置。這一創作模式將創作的整體與全局效果大幅度前置,有利於較早發現創作問題並及時糾偏,縮短製作週期,從而實現短劇製作的降本增效。

AI讓短劇成本降低四分之一

今年初Sora橫空出世時,一分鐘的影片生成足以令人感歎,僅過去5個月,AI生成的浪潮已經「席捲」整個短劇行業。

6月28日,中央廣播電視影視劇紀錄片中心製作的三部AI短劇《英雄》《愛永無終止》《奇幻專賣店》一齊上線央影片。據悉,這三部短劇都是通過AI生成技術與內容創作相結合,其中《愛永無終止》為「AI+真人」相結合的劇情式短劇,《奇幻專賣店》則實現全片AI生成。

作為短劇兩大頭部平台,抖音和快手在2021年相繼推出短劇計劃後,在今年開始發力「AI+短劇」。抖音與博納影業合作,成立AIGC工作室;快手則推出文生影片大模型可靈。由這兩大平台分別主導的AI短劇《三星堆:未來啟示錄》和《山海奇境之劈波斬浪》,在7月正式上線。

「快手平台短劇日活用戶從2023年的2.7億人次增長至2024年的3億人次,同比增長11%;重度用戶從9400萬人次增長至14600萬人次,同比增長55.3%。可以說近8成短劇用戶,每週都要看短劇。」快手文娛業務部星芒短劇業務負責人王海月在論壇上表示,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AI成為提升短劇製作效率的工具,後續快手星芒還將推出針對AIGC賽道和內容開發者的創作者孵化計劃。

《山海奇境之劈波斬浪》導演陳坤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若真人做一個10分鐘左右的短劇,需要動輒上百人的團隊。但在AI技術的加持下,十幾個人的團隊就能完成,放諸影視行業,成本至少降低四分之一。

「好的內容就是一門好生意。」在商業變現方面,王海月表示,依靠快手平台龐大的流量,內容付費與品牌合作是短劇變現的主要途徑。一方面,AI可以將創作者所想完全展現,讓玄幻、科幻等短劇更加天馬行空,打造出來的優質內容與創新題材吸引用戶付費。另一方面,AI短劇可以實現定製、植入、劇場化等更加多樣的「玩法」,幫助品牌夥伴實現商業化變現。目前,快手已經完成150多部商業化短劇。

演員、編劇會失業嗎?

短劇火熱,給予了許多默默無聞群演們出演的機會。3月,《IT時報》記者在走訪橫店時,一位大學生群演NINI從沒有台詞的「背景板」升為特約角色,短劇也成為她逐夢演藝圈的開始。

不過,當無演員演繹、無場景搭建、無綠幕特效的「三無」AI短劇走向市場,演員們的危機也悄然來臨。「對於《三星堆:未來啟示錄》中的主要演員,我們給他們做了一個明星養成計劃,打造個人帳號分享一些古文明知識。」博納影業集團影視製作副總經理曲吉小江在論壇上介紹,AI短劇發展三步走計劃:從短劇走向長劇再走向遊戲,並為角色打造熱門的個人IP。

對於AI是否會成為演員、編劇們的競爭對手,曲吉小江表示,AI更像是短劇影視行業的催化劑。首先,AI將實現技術平權,讓入局短劇影視業的門檻下降;其次,超級個體和團體誕生的可能性加大;IP領域也將進一步擴大,明星數字人分身、虛擬人表演訓練等都將促進短劇行業發展。

陳坤認為,如果下達命令生成一個《山海經》相關的劇本,AI就能提供從《山海奇境》劇名到每一個腳本的細節,那麼才是真正能替代人的AI。但現在的大模型只是把問題轉化成提示詞,從數據庫調取符合提示詞標籤的答案,然後把答案組合起來。

此外,AI要達到傳統影視效果,需要人物一致性,場景一致性,這是指上個鏡頭裡的人物和場景要和下個鏡頭保持一致,這非常依賴大模型對於三維的識別。因此,目前只能將AI當成一個工具,不能過度依賴。

「目前,我們需要的是在有限算力中利用AI完成最大可能創作的人才。」布樂科技CEO楊晟說。陳曉達同樣表示,技術本身固然重要,但首先需要讓使用者掌握標準化的工業流程,這樣一項新的技術應用才能得以在短劇行業長效落地。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