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皮」年青人養生:紮堆整活,20元「吊脖子」

就診人員正在接受頸椎牽引治療。

年青人紮堆理療頸椎,「吊脖子」成了一景兒——人們排排坐,接受頸部牽引治療,紅光點綴其間,畫面略顯詼諧。

近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實地探訪並體驗瞭解到,醫院門診大多為35歲以下的年青人,做完20分鐘牽引再去上班,而牽引治療每次收費20元。

不過,康復醫學科江瀾副主任技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頸椎牽引治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吊脖子」。

實際上,「熬最長的夜,敷最貴的面膜」,對於自嘲「脆皮」的年青人來說,一邊享受生活、一邊努力補救的「朋克養生」已經多次引起熱議。從咖啡奶茶到中藥代茶飲的烏梅湯,從全方位防曬到三伏天曬背,從KTV聚會到中醫按摩艾灸……越來越多的年青人在養生方面「整活」,逐漸孕育出消費新風口。

記者體驗頸椎肌力測試。

牽引器材熱銷,醫院同款成噱頭

「剛剛給你做了個簡單的頸椎肌力測試,你的頸椎屈曲和伸展都不達標,後期結合照像學和臨床診斷,也許需要來做幾個療程的牽引治療了。」貝殼財經記者體驗「吊脖子」之前,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康復技師先對記者進行了測試。

「現在每天門診60%-70%都是35歲以下的年青人,最早6點多就有人在科室門口排隊,我們8點上班,很多年青人做完20分鐘牽引後再趕去上班。」江瀾副主任技師告訴貝殼財經記者,牽引治療每次20分鐘,7天為一個療程,一般治療需要2-3個療程。

據江瀾介紹,牽引治療每次收費20元,可以納入醫保報銷,週一至週六都有門診。

江瀾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頸椎牽引其實屬於一種物理治療的方法,通過1個牽引帶綁在患者頭上,然後給予一定的力量進行牽拉。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吊脖子。」江瀾提醒,頸椎牽引治療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並需對病人進行評估,以及頸椎肌力測試再結合照像學和臨床診斷,才會建議牽引治療。

「吊脖子」潮流已然帶動了牽引器材熱銷。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目前市場上主流牽引器材主要分為氣囊式、牽引式和頸托式,價格在幾十元到數百元不等,個別銷量達到8萬+。

貝殼財經記者在電商平台搜索時發現,不少商品打著醫院同款的旗號,銷量也較高,部分產品標榜「解決頸椎根本問題」。一些牽引椅比醫院的要豪華,宣稱採用沙發級座椅久坐更舒適,牽引帶加寬加厚,可根據臉型自我調整。

此外,在不少團購平台上,還有美容院、健身房、私營醫院,養生會所提供頸椎牽引服務,標價每次80至200元不等。

不過,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每當有網民分享頸椎「自救神器」,留言都有反對聲音。比如,網民推薦某款頸托好用,便有人分享自己失敗的例子。

對於網上購買簡易牽引器在家「吊脖子」,江瀾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在使用前應該通過檢查和診斷,讓醫生排除牽引的禁忌證,製訂個性化的牽引「處方」。一般不太建議患者自行購買簡易牽引器。

年青人湧入養生市場,理療也要性價比

當代年青人正成為養生主力軍。

2023年發佈的《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顯示,在18歲-35歲年青人消費榜單排名中,保健養生位列第三。根據《2023中國新消費趨勢白皮書》,超過四成00後選擇為健康花錢,購買過功能性保健食品或保健儀器。

上海楊浦區一撥筋養生館負責人楊先生告訴貝殼財經記者,加入養生大軍的年青人年紀越來越小,自己門店也順勢以低價攬客。「一個部位的撥筋按摩一般是30分鐘左右,價格在100元左右,團購還可以更低,所以會有很多年青人來。」

楊先生介紹,根據年青人消費特點,門店改變了預付費推銷,實行按次消費。

養生館之外,醫院康復科憑藉性價比受到年青人青睞。因為備戰考研,高校學生小張常到中醫館做理療、艾灸、推拿等項目,每次花費上百元。「我還是學生黨,每次百元價格還是有點難以承受,後來我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路徑,那就是去醫院康復科。專業的醫生推拿,還可以刷醫保。」

有業內專家指出,年青人對健康養生的重視,孕育出巨大的商機,想要贏得新的市場份額,企業需要緊繃創新這根弦。包括通過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等,深入瞭解年青人的養生需求和消費習慣,研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滿足年青人多樣化的養生需求,此外利用社交媒體、短影片等新媒體平台,開展精準營銷和品牌推廣,吸引年青人的關注並激發其購買慾望。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俞金旻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盧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