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孔慶範:帶領同發村從「軟弱村」到「富裕村」

同發村其實不大,在老孔的眼中,同發村很大,村里的每一件事都是大事。慶安縣同樂鎮同發村是「全國文明村」「全國十佳小康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省鄉村振興示範村黨組織」……誰又能想到,這個村曾經是全縣的倒數村。從弱村變強村,從空殼村到富裕村,源於一個人,同發村黨總支書記孔慶範。

乾淨整潔的村落、紅紅火火的產業、淳樸安逸的生活……盛夏時節,走進慶安縣同樂鎮同發村,處處彰顯著這個東北村莊的發展律動。

菇娘基地菇娘基地

歲歲年年 琢磨掙錢道兒

「今年咱們菇娘長得多好,這兩天叮囑大夥,成熟一批摘一批。」每次見到孔慶範時,他總是在和村民一起勞動,這次趕上他在村里的菇娘種植基地研究菇娘採收。他告訴記者,70多歲的村民都能在菇娘基地務工賺錢。

「這片林子就是我們村的‘綠色銀行’,林木成才本身就是一筆財富,村民還可以采野生藥材、山珍產品售賣,我們也依託森林資源發展了林下產業。」行走在同發村的村級林場,空氣清新,樹木繁蔭,看著眼前一株株參天大樹,孔慶範思緒萬千。

時光倒回20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荒山,村民在山上墾荒種地。當時村里背負著債務,為了快速還上欠款,孔慶範決定清收資源資產再發包。村民就把目光聚到了孔慶範的身上,因為他的嶽父就在山上開了地,「他能一碗水端平,把嶽父的地也收回來?」村民心裡都泛嘀咕。沒過兩天,拎著一小壺老酒、一飯盒熏醬菜,孔慶範和妻子走進嶽父家,孔慶範做通了嶽父的工作。「一個女婿半個兒,爸,有我在,您儘管放心,我養您老。」孔慶範說,老爺子帶頭在清收協議上籤了字。看著閑置的荒山,孔慶範有了盤算,他跑了幾趟縣林業局,爭取來樹苗,再組織黨員群眾以勞務入股方式建設村級林場,在全村上百人的接續努力下,樟子鬆、落葉鬆、楊樹的樹苗栽滿4700多畝荒山荒坡,「經專家估算,林木價值達到1300多萬元,到2027年采伐期,可為村集體增收1000多萬元,也能為村民分紅了。」孔慶範介紹,如今樹木長起來了,我們發展林下經濟,養雞、養鵝、養蜂,通過「村集體+養殖戶」合作經營模式,不僅增加村集體收入,也帶動了村民致富增收。

直播間直播間

過去,同發村真的很窮。「剛到村里負債122萬,其中70萬現金貸款,人均純收入全縣倒數,沒有來錢道兒。我就跑銀行給村民貸款,走出村包地。現在,同發村有400多戶在建三江包地,相當於兩個同發村的耕地面積。年收入超30萬的農戶有150戶。」說起這些,孔慶範頗感自豪。

村民都說,跟著老孔干準沒錯,他帶領同發村從負債100多萬元發展到村集體經濟積累1700萬元。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對此孔慶範心裡有著清醒的認識和具體的行動。這兩年,在他的帶領下,同發村建起了笨榨豆油廠,發展菇娘種植合作社,成立農機合作社,建設風情民宿,建成126平方米的電商直播間,一項項結合自身實際發展起來的鄉村產業在同發村次第繁盛,2023年村集體經濟實現收入106.7萬元,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6萬元。

親力親為 打造美麗宜居環境

「早些年的時候,村里都是土路,要是下場雨就得穿靴子出門,現在都是水泥路,腳下不沾泥,可幹淨了,這都是孔書記帶領我們實打實幹出來的。」夏日的一場細雨過後,村民劉大娘走出家門,來到村里的小廣場跳舞,看著現在的生活環境,劉大娘樂在臉上,美在心裡。

「我剛到村里當村主任的時候,村中心的小土路車不能過、人不好走,這是擺在我上任後的第一道難題,我就想著拉砂石,重新鋪路。」想為村民幹點實事的孔慶範,卻被當頭潑了盆冷水。砂石拉回來,幾名村民竟把砂石堆在村委會門前,孔慶範推不開門,就一邊翻窗出屋,一邊大聲製止。村民說,「咋沒見村幹部拉過砂石、幹過雜活,憑什麼總讓我們老百姓干?」孔慶範語氣堅定:「明天起,我帶頭拉砂石,幹部和村民一起幹,誰也不例外。」大家擰成一股繩,幹活都有勁兒。兩天多時間,就鋪好了3000多米的砂石路。往後幾年,孔慶範見雨天孩子們過河難,常常被迫停課,便背著兩米多長的水泥管,帶著黨員們蹚水修起「干群連心橋」。憑著村幹部以身作則這個「理」,孔慶範成為村黨組織帶頭人,更成為村民的「主心骨」。

孔慶範和村民一起勞動孔慶範和村民一起勞動

這些年,同發村在孔慶範的帶領下,累計爭取1200多萬元資金,投入美麗鄉村和民生事業,持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人居環境整治,全村自來水入戶率100%,磚瓦化率98%,道路硬質化率100%,綠樹成蔭,鮮花綻放,乾淨整潔,路通渠暢,實現了「鄉村提顏、生態提優、民生提標」,良好的人居環境讓生活在這裏的村民倍感舒適。

 和美鄉村 颳起文明風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作為村黨組織的帶頭人,孔慶範深刻地認識到,村里環境好了,村民生活富了,精神文明也要跟上去。

「文明道德千萬千,孝順老人排在先。」在同發村的「孝賢文化一條街」上,醒目的圖板,樸實的標語,成為鄉風文明的一道道風景,更讓人看得懂、記得住。「我們村‘孝賢文化一條街’是2019年建成的。製作了孝賢鐵藝圖板20餘塊。」孔慶範介紹說,「我們用村民看得進去的大白話來寫標語,把這些標語、圖板掛這兒,平時村民出門抬頭就能看見,時間長了,自然而然地就記住了。」

村民辦紅白事擺酒席是移風易俗難啃的「硬骨頭」,孔慶範在村里走家串戶,聽取意見,提出了「三用二免一簡」,「三用」,就是利用廣場、自家庭院、村委會空禮堂辦酒宴;「二免」就是在村民家辦紅白喜事時,村里免費提供餐具桌椅樂器道具,並設定桌數的上限,理事會成員全程免費操辦,免費擔任司儀;「一簡」就是白事簡辦。說了算,定了干,規矩立下了,就要有人帶頭執行,借兩台車,搭四個棚子,自家小院里孔慶範為兒子辦了一場簡約幸福的婚禮,村書記打了樣,村民也都紛紛效仿,每年全村簡辦各種紅白喜事、升學宴為村民省下不少錢。

村里的產業村里的產業

「過段時間,我們村還要舉辦‘最美’表彰活動。」孔慶範介紹,同發村每年開展「好婆婆、好兒媳、星級文明戶、共產黨員戶」等評比活動,用身邊人教育身邊事。全村「好婆婆、好兒媳、星級文明戶、共產黨員戶」達到320戶,形成了人人講文明、戶戶爭榮譽的良好氛圍。

「當了30多年村幹部,今年是我當書記的第18個年頭了。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工作者,要想群眾說咱好,就得讓群眾過得好。」今年我已經57歲了,但只要組織信任,村民需要,我願意帶領大家一直奮鬥下去。

記者手記

每次來到同發村,都能看到這裏的新變化,也總能感受到一種向上向善的力量在湧動。這個村的主心骨是老孔,他帶領同發村「蒸蒸日上」,散發出「熱氣騰騰」的振興脈搏。這是鄉村振興路上彌足珍貴的力量。

同發村是變化的,不斷向好的,老孔身上有些元素是不變的。不變的是他帶領村民致富的拚勁,總是操不完心的忙碌勁,跟隨老孔一路走、一路看、一路用心去聆聽,總能在細微處感受到他的為民情懷,讓百姓發自內心地說聲好,讓百姓的日子過得好,這是他最樸素的願望。

30多年當「打頭的」,青絲白髮間,他是那個主心骨和大家長。「我在村書記的崗位上幹一天,就要把村子建設得越來越好,讓村民的日子越過越好,不能辜負大家對我的信任和這份情兒。」老孔在接受採訪錄製影片時有些拘謹,但句句真誠樸實,也道出了老孔做事的實實在在。

老孔帶領同發村繪出了一幅鄉村振興的新畫卷,相信未來,同發村的故事還很長很長,值得我們一次次去探尋,一遍遍去講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