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產業圖譜④|上海未來產業政策支持居首 廣州北京二三位

7月9日,在「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夏季峰會深圳分論壇「新質生產力下的中國智造」中,新京報貝殼財經首次發佈《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的指導下,推出「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通過梳理六大未來產業方向中初具規模的21個產業共710萬餘條企業數據,對32個萬億GDP城市及準萬億GDP城市的未來產業發展程度進行評價,綜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礎等,挖掘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潛力。

《報告》顯示,未來產業政策綜合評價來看,26個萬億城市和6個準萬億城市未來產業政策評分總體分為4個梯隊,上海、廣州、北京、杭州、深圳、福州六個城市的政策支持綜合評分在12.5分及以上,領先其他城市。

未來產業已成為當前各地「跨越式增長」的發展密碼——科技贏在未來,萬億城市成為「正選力量」。十年前佈局「未來」的城市如今已嚐到了「甜頭」。回顧新晉萬億城市合肥、常州過去五年的發展脈絡,我們發現它們躋身「萬億城市球會」的潛力早在其佈局未來產業時便已顯現。

作為十年來長三角地區經濟增長最快的萬億城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肥從毫無存在感的安徽省會成為「最牛城市風投」。這一變化,正是由於合肥當初抓住了科技創新的關鍵變量,並使之成長為其發展的最大增量。目前,合肥有已建、在建、預研大科學裝置13個,在合肥「科學島」上,依託國家大科學裝置及相關科研平台,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合約總額超過11億元,科技成果孵化企業百餘家。

常州則是較早佈局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城市,聚集江蘇時代、上汽動力電池、中創新航等一眾動力電池企業,又先後引進比亞迪、理想等整車企業。2018年,常州新能源汽車及汽車核心零部件產業鏈增長24.2%;到2020年,常州新能源汽車產業總產值躍上千億元台階,地區生產總值相較2018年增加近1000億元。

地方政府是推動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對於還在萌芽階段的未來產業而言,扶持政策為其發展壯大提供助力和重要「養分」。 政府不僅通過製定一系列針對性強的政策措施,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明確的方向和重點,還通過資金扶持、稅收優惠、人才引進等手段,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市場競爭力。能否通過調配資源來驅動生產要素流動,通過政策創新促進生產要素集聚與未來產業鏈融合發展,是地方政府助力未來產業崛起的重要命題。

在國家政策指引下,近年來,地方政府陸續出台頂層設計和配套政策,支持本地未來產業發展,為增強發展動能和重塑區域競爭優勢發力。

自2022年末起,萬億城市和準萬億城市陸續出台未來產業扶持政策,加速培育新發展動力,抓住發展窗口期。新京報貝殼財經從專項政策發佈、金融支持、稅收優惠、經濟激勵、人才引進、產業聚集協同發展六個方面衡量各地對未來產業政策的支持力度,並按照一定權重綜合形成政策支持維度評價(滿分15分)。

上海支持未來產業政策發佈最早六大產業多個細分領域出台多方面發展措施

上海未來產業政策綜合評價排名第一,作為較早佈局未來產業的城市之一,在評價體系六大維度均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2022年9月,上海市政府發佈了《上海打造未來產業創新高地發展壯大未來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明確了到2030年,未來產業產值達到5000億元的目標,並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和未來材料五個領域提出具體的發展目標。該方案還強調研究製定未來產業發展支持政策、推動落實稅費減免、補貼和人才吸引等政策措施。浦東新區作為上海未來產業重要先導區,於2023年7月發佈《浦東新區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方案》,細化上海未來產業發展策略和技術方向,還規劃了「創新核-先導區-集聚區-特色園-加速園」的多層次發展佈局。

新京報貝殼財經梳理髮現,截至2024年上半年,上海已針對核電產業、商業航天、人工智能、合成生物等多個細分領域出台多方面發展措施。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等未來產業基金已完成設立準備工作,並接連出台了《企業投入基礎研究稅收優惠政策操作指引》《上海市支持科技創新主要稅費優惠政策指引》等相關稅收優惠措施。此外,上海在人工智能、5G、工業互聯網等領域滾動發佈應用場景創新重點任務,對標杆性示範項目給予獎勵。

廣州對未來產業扶持重點放在招商引資和產業園區、集群建設

廣州未來產業政策綜合評價排名第二,除了針對未來產業進行發展規劃,2024年,廣州對未來產業的扶持重點放在招商引資和產業園區、集群建設。

今年,廣州推出了《廣州市關於優化空間載體支撐製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廣州市2024年建設用地供應計劃》等政策,保障未來產業用地情況,大力支持數字經濟、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以及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量子科技、納米科技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用地供應。

此外,廣州6月掛牌成立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並發佈《關於新時期推動招商引資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意見》,提出重構招商體系、強化招商統籌、創新招商模式、突顯招商優勢、加強隊伍建設等五項任務。據廣州日報報導,投資發展委員會辦公室將以按產業分、按企業跑、按項目招的思路,搶抓新質生產力發展機遇,將針對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加大招商服務力度。

北京延續發展高精尖相關產業基礎 對未來產業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

作為我國經濟又一大中心城市,北京對未來產業的政策扶持在延續發展高精尖相關產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資金支持。

自「十四五」時期,北京著力發展高精尖產業的同時,也提出搶先佈局一批未來產業。2023年,北京發佈《北京市促進未來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提出佈局通用人工智能、第六代移動通信、基因技術等六個未來產業方向20個具體產業。2024年,北京將有效投資作為重要抓手,預計將安排超百億元政府投資,積極培育未來產業發展。今年上半年,北京已有8只政府產業投資基金,聚焦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未來產業,也鼓勵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加強相關未來產業創新創業培育,支持關鍵技術產業化,為未來產業提供生長土壤。

與此同時,今年北京還上線了首份產業地圖,覆蓋一、二、三產,融合高精尖產業、現代服務業、兩業融合重點領域、未來產業、現代基礎設施產業,30餘個重點行業,同時配套產業政策導引,形成「地圖+政策」的立體化導引,為企業在京投資與發展提供精準的產業導向。

杭州重點支持未來產業高層次引進 深圳強化新產品、新技術產業化和應用能力

對未來產業扶持力度較強的還有杭州、深圳、福州三個城市,三地分別基於產業扶持政策整體重心,給予未來產業不同方面的重點支持。

杭州更加註重未來產業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創新成果轉化。2023年,杭州未來科技城提出將對未來產業高層次人才提供最高800萬元的個人獎補,還與相關企業簽約共建集成電路測試人才培訓基地與量產公共服務平台,培育高質量人才。2022年底,杭州提出全力建設成果轉化首選地目標,接連發佈《構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首選地的若干政策措施》《杭州市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等相關政策,成立50億元科技成果轉化專項資金,發佈科技成果轉化領域人工智能大模型1.0。

深圳除了給予未來產業相關企業人才、資金等支持,還著力推動成果產業化。2022年深圳發佈《深圳市培育發展未來產業行動計劃(2022-2025年)》,提出建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撐」全過程創新生態鏈,2023年《深圳市關於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若干措施(徵求意見稿)》提出,強化未來產業新產品、新技術產業化和應用能力,開展新品檢測、試驗、分析及驗證,將採用事後資助方式,按專項審計後確認費用的30%、單項最高不超過300萬元予以資助。

福州則在科技項目立項、科技貸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2022至2023年,福州市科技局簽約戰略合作銀行增至6家,面向科技型企業可投放各類融資金額達417.6億元。

在準萬億城市中,唐山對未來產業扶持力度相對較大,與蘇州、重慶、無錫、武漢、南京、東莞共同位列第二梯隊;徐州則主要處於第三梯隊;此外,廈門、大連、溫州、瀋陽四個城市相對排名靠後。

出品:新京報貝殼財經 

學術指導: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

數據支持:天眼查

出品人:蘇曼麗

統籌:任嬌

記者:方靜怡

數據分析師:董怡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