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未來產業圖譜③|北京未來信息產業優勢明顯 成都排名超杭州

7月9日,在「中國經濟向新而行」夏季峰會深圳分論壇「新質生產力下的中國智造」中,新京報貝殼財經首次發佈《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的指導下,推出「2024中國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通過梳理六大未來產業方向中初具規模的21個產業共710萬餘條企業數據,對32個萬億GDP城市及準萬億GDP城市的未來產業發展程度進行評價,綜合城市政策、科研基礎等,挖掘城市未來產業發展潛力。

作為新質生產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產業的發展能夠顯著拉動經濟增長水平。一個城市在未來產業方面的企業儲備與產業鏈的完善程度,對於培育和發展前沿產業具有基石作用。《報告》顯示,從「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的產業維度看,北京、廣州、上海和深圳發展稟賦不同,未來產業方向各自側重。北京仍以較明顯的優勢排在首位,在六大未來產業分項中均排在前三,其中在未來信息分項中排名第一。由於未來信息相關的企業數量最多、權重較高,綜合來看,北京未來產業維度得分最高。

廣州以微弱的優勢超越深圳,位居第二:在未來信息、未來製造兩個分項分列第二、第三;在未來空間、未來健康兩個分項中均排在第一。深圳在「未來產業之城」發展指數的產業維度綜合排名中位居第三:在未來製造、未來能源兩個分項中位居第一;在未來材料、未來空間兩個分項中位居第二。上海在產業維度綜合排名中位居第四:在未來材料的分項上位居第一;在未來健康、未來能源兩個分項上位居第二;在未來信息、未來製造兩個分項上位居第四。

從「未來產業」發展指數綜合評價來看,成都超過杭州位居第五,西安超越南京排名第七,重慶超越武漢排名第九,濟南躋身前十之列。但從分數上看,濟南、武漢、蘇州、青島的分數差別極其細微,表明四個城市在未來產業維度方面差距較小,各具優勢。

大灣區、長三角地區萬億城市未來產業企業儲備領先

從區域角度來看,大灣區、長三角地區在未來產業的企業儲備方面整體領先。

數據顯示,在大灣區未來產業佈局中,廣州、深圳兩地帶動作用明顯;而在長三角地區,萬億城市整體實力較強,上海、杭州、南京、蘇州排名均在前50%。此外,成渝地區和西安均體現出獨特的產業優勢,但從集群化角度來看,二者周圍缺乏強有力的產業鏈支持,要想形成集群式發展規模還需要更長時間。除北京外,東北、華中、華北地區則沒有體現出特別明顯的未來產業優勢,需要在產業轉型和區域協調發展上做更多努力。

出品:新京報貝殼財經 

指導單位:清華大學二十國集團(G20)創業研究中心

數據支持:天眼查

出品人:蘇曼麗

統籌:任嬌

記者:方靜怡

數據分析師:董怡楠

設計:任婉晴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