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匹配「AI隊友」的概率猛增 遊戲研發早離不開AI

作者/  IT時報記者 賈天榮

編輯/  王昕孫妍

7月29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2024 ChinaJoy)在上海落幕。《IT時報》記者在展會現場看到,今年的ChinaJoy明顯比往年更加火熱。官方數據顯示,2024 ChinaJoy的觀眾參觀人次達到了36.7萬,創下了歷史新高。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激發了人們對未來的無限遐想。被稱為「第九藝術」的遊戲,也因最接近「造夢」的特性,成為了AI技術最佳的落地場景之一。

2018年,電影《頭號玩家》曾為所有遊戲愛好者描繪了未來遊戲世界的縮影——帶上頭顯,就能在虛擬世界「綠洲」里感受繁華的都市,結識光彩照人的玩家,與你曾經最喜歡的動漫角色交流。在一次次的技術爆炸中,人們對綠洲」的嚮往更加熱切。

「遊戲行業一直被公認為AI技術最好的試驗田,也是最早感知、適應AI衝擊的前哨。」ChinaJoy高峰論壇CDEC上,網易公司副總裁龐大智表示,當前越來越多AI技術走出實驗室、正式「上崗」開工。

身處Chinajoy現場,最深刻的感受是,AI已經深入遊戲生產環節的每一個角落,從美術、建模、音樂到配音,甚至你的路人「NPC隊友」,遊戲中的每一個要素,都已經有了AI的身影。

遊戲設計門檻「暴跌」

展會上,各種各樣的AI應用百花齊放,遊戲創作的門檻正越來越低。龐大智也注意到,AI的應用場景正從「行業級」走向「社會級」,從少數人手中掌握的「黑科技」,正成為多數人的趁手好工具。

愷英網絡大模型負責人譚凱在2024 ChinaJoy上,公佈了愷英網絡在遊戲製作中的全新AI技術突破——如何通過大模型應用實現全自動生成遊戲,實現遊戲生產方式的根本變革。

「此次發佈的多任務執行的進階,讓AI生成並非局限於文本、音影片內容,而成為一種復合工具,能夠滿足一個遊戲多個維度的開發需求。基於這個開發邏輯,愷英大模型提供給開發者一個問答應用,引導用戶採用類似與人聊天的形式對AI提出需求,AI則根據需求全自動設計,如寫文檔、做美術、做音樂,然後自動整合出完整的遊戲,這使得做一款遊戲的門檻下降幾乎為零。」譚凱介紹。

影眸科技商業化負責人原帥向《IT時報》記者展示了Hyperhuman產品,據其介紹,Hyperhuman是全球首個能完成產品級數字資產生成的AI算法框架。這項技術能夠通過簡單的文字或圖片輸入,快速生成高質量的三維資產。

常規的模型製作,最快也需要一天時間,如果要求細緻的話,時間會更長,每個模型成本可能達到幾十元到上百元。而通過AI,成本可以大幅降低到幾毛錢。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僅提供了一張龍頭圖片,30秒至1分鐘,便生成了一個相應的三維模型。

通過AI技術,以極短的時間和極低的成本,幫助藝術家或創作者快速獲得所需成果,加速整個遊戲或動畫的生產效率和流程。原帥坦言,現階段Hyperhuman已能達到中等精度的要求,但對於一些高精度的項目,仍需要進一步優化或干預。但他也表示,未來2至3年,隨著模型算法的不斷迭代和優化,有望實現更高精度的產品。

趣丸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廣州歡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開發了一款新一代AI+大眾應用型音樂創作平台——唱鴨App。展台工作人員告訴《IT時報》記者,這款大模型可以通過影片生成音樂。用戶可以上傳自己喜歡的影片,平台能為影片自動配樂。用戶還可以選擇生成特定風格的歌曲,如失戀主題的歌曲,或者純音樂,以滿足不同需求。

目前,唱鴨App已經與一些賽車遊戲和短劇配樂項目展開合作,為其提供原創音樂。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許多導演因配樂成本高、版權問題等原因,選擇使用該平台生成音樂,從而降低整體制作成本並避免版權風險。

從「人機」變成AI的路人隊友

除去遊戲的生產要素,玩家在遊戲中匹配到的路人隊友,正逐漸從「呆萌」的「人機」進化為AI。

龐大智透露,在AI技術的加持下,《逆水寒》手遊玩家,可以隨時「路遇」一群沒有固定劇本、會自主思考的智能NPC。他預測,今後在遊戲里,碰到幾乎和真人無異的AI角色,會是大概率事件。

在網易數智展台,記者看到網易數智針對即時戰略類、棋牌類遊戲和其他相應類型的遊戲都推出了買量AI智能體方案。

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買量階段,AI智能體可以代替低活躍玩家,具備自我成長、主動社交、高度擬人、可調可控等特性,「無論是端遊,還是手遊,甚至微信小遊戲,我們都能提供AI支持」

智譜AI的工作人員也向《IT時報》記者表示,AI在改善遊戲用戶體驗和提升互動性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例如智能客服在深夜為玩家解答問題,這些都顯著提高了遊戲玩家的活躍度和留存率。

在遊戲展館中,更多家廠商正在積極嘗試引入AI NPC,以提升其智能化和多樣化的反應能力。一些廠商還將AI技術應用於交互和任務設計,致力於讓遊戲世界變得更加生動和動態。通過這些創新,遊戲的體驗將更加豐富和逼真。

遊戲研發早已離不開AI

綜合來看,AI的爆發對遊戲公司們而言,就是一場降本增效的「革命」。

三七互娛在接受《IT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2018年,三七互娛就開啟了AI在遊戲工業化中的探索。目前,三七互娛已自研了九大中台產品,如研發中台「宙斯」、智能研發中台「丘比特」和美術設計中台「圖靈」等,實現了AI在策劃、美術、技術、測試、項目管理、推廣投放、運維和客服等環節的全鏈賦能。

據介紹,數據分析系統「雅典娜」、監控預警系統「波塞冬」、用戶畫像系統「阿瑞斯」和遊戲研發中台「宙斯」通過大規模數據積累和AI決策分析,精細化管理用戶行為和運營數據,極大提升了研發流程的自動化水平。

「丘比特」平台則利用AI智能體進行大規模平衡性測試、美術素材翻譯、遊戲問答、輿情分析和數據預測,全面提升研發效率,降低成本。依託該平台,從業者可以利用AI算法卡奧效捕捉影片動作與面部表情,大幅提高3D動態內容的製作效率。

在美術製作環節,美術人員借助「圖靈」進行風格化創意探索,並訓練自有美術模型圖庫,應用於角色、場景、UI和投放素材的製作,提高設計生產協同性和資源複用率。目前,「圖靈」已實現文生圖、圖生圖、局部重繪等功能,每月AI 2D繪圖產量超28萬張,節省角色原畫60%—80%的工時。

騰訊公司副總裁張巍透露,騰訊推出的自研遊戲AI引擎,應用於AI NPC、場景製作和內容生成等多個場景,使遊戲創作內容生成的工作效率提升了40倍以上,同時在內容生產管線中,遊戲角色訓練和智能體生成的成本減少了90%以上。

AI帶來的「技術焦慮」

火熱的另一面,是AI帶來的技術焦慮。

「AI技術優化了基礎的人工勞動,但也帶來了就業壓力和員工焦慮。」世紀華通總裁謝斐坦言,遊戲行業需要花時間尊重人的創意能力,機器可以替代簡單重覆的勞動,但最終的創意火花還是來源於人。例如,雖然AI可以在幾分鐘內生成數百張畫作,但原始創意和對成品的提升仍需員工完成。

格靈深瞳董事長趙勇認為,儘管對AI的期待值很高,但其實際落地仍處於早期階段。他指出,在美術創作的初期階段,如創意和原畫方面,AI已經能夠提供一定的幫助,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仍面臨不少挑戰。

趙勇進一步解釋道,在遊戲策劃和故事傳遞的體驗方面,行業用戶對效果有著較高的要求,而當前AI的表現仍存在較大的差距。例如,遊戲的成功往往依賴於「入魂」——即遊戲是否能夠為玩家帶來深刻的體驗。目前,大模型的能力距離這個標準還有一定差距。因此,技術公司需要與產品公司更緊密地合作,以更好地實現降本增效。

如趙勇所言,從某種程度上講,遊戲中的玩家們對AI感知不深是件好事,因為沉浸感是優秀遊戲的核心要素之一,AIGC的意義就是削弱「AI感」,讓技術更自然地融入遊戲體驗中。儘管AI遊戲尚未達到理想中的完美水平,但透過這屆Chinajoy窗口,玩家們已經可以看到,AI已無處不在。

毫無疑問,遊戲世界正一步步走向「綠洲」。

排版/ 季嘉穎

圖片/ IT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