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興起「中國研究熱」(環球熱點)
近日,首屆拉美地區漢學家大會在阿根廷舉行。50多名拉美漢學家和中國學者齊聚一堂,圍繞「文化融合與開放發展:拉美地區漢學發展與區域性合作」這一主題,就拉美地區漢學與中國學發展的最新成果和發展趨勢進行研討。與會學者紛紛表示,隨著中國快速發展以及中拉關係日益密切,拉美地區瞭解中國、研究中國的興趣日漸濃厚。
「漢學和中國學受到越來越多關注」
日前舉行的首屆拉美地區漢學家大會是世界漢學家大會框架下的區域性會議,由中國教育部中外語言交流合作中心指導,北京語言大學世界漢學中心聯合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荷西克雷蒙帕斯國立大學共同舉辦。會議期間,與會者圍繞西班牙語地區中文教學、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以及中拉維利明對話與跨文化交流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
中國駐阿根廷大使王衛在大會開幕禮致辭中表示,本屆大會的舉辦標誌著中拉維利化交流邁上新台階,期待與各位漢學家和關心支持中拉人文交流合作的各界人士繼續共同努力,促進拉美各國更好瞭解新時代中國、讀懂新時代中國。
北京語言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世界漢學中心主任徐寶鋒向本報記者介紹,來自拉美地區20多個國家的漢學家參加了本屆大會。此外,大會還吸引了拉美多國政界、文化界、企業界的廣泛參與和高度關注,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與會者紛紛表達了期待瞭解中國以及與中國開展合作的濃厚興趣,大會的影響力從學術領域拓展到人文交流、經貿合作等更為廣泛的領域。
「此前,拉美地區的漢學家及中國學研究者相對分散,聯繫不太緊密。本屆大會將這些學者彙聚到一起。不難發現,如今拉美地區已經成為漢學及中國學發展的一片熱土。」徐寶鋒說。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社會文化研究室主任郭存海的研究報告,近年來,拉美地區的中國研究發展迅速。涉華研究機構和學者明顯增多,新生代研究力量整體崛起,研究議題日趨多元,成果形式多樣,中國研究網絡初具雛形。
「毫無疑問,漢學和中國學在拉美受到越來越多關注。首屆拉美地區漢學家大會的舉辦就是一個例證。」拉丁美洲社會科學院烏拉圭分院院長安娜·加芙列拉·費南迪斯說。
阿根廷拉普拉塔國立大學學者諾韋爾托·孔薩尼回憶稱,20多年前該校成立中國問題研究中心時,研究中國是一件「很孤獨」的事,但現在幾乎每個人都在談論中國。阿根廷對中國的瞭解和研究在質量和數量上都取得了長足進步。
中國社會科學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國際關係室副主任、研究員周誌偉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當前,拉美學界對中國的關注與研究呈現廣維度、全方位推進的特徵,其中包括3個重點領域:「一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發展經驗,包括中國為何能在經濟、科技、生態、脫貧等諸多領域取得顯著成果以及拉美國家能從中國發展中獲得哪些機遇與啟發;二是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全球治理觀。作為‘全球南方’的重要組成部分,拉美國家期待中國積極發揮作用,幫助提升‘全球南方’在全球治理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三是中國文化。拉美學界希望從歷史文化層面來更好理解中國為何能在各領域實現突破,探尋中國發展背後的文化基因。」
委內瑞拉中國研究中心主任艾馬拉·戈爾戴亞在本屆大會上表示,中國在70多年里經歷了跨越式發展,「其發展經驗值得拉美國家學習借鑒」。拉美各國可以將中國作為參考,根據各自國情構建自己的發展模式。
「我們需要對此進行研究並理解中國」
「早在大航海時代,拉美地區就開始出現對中國的想像、描述和記錄。拉美學界與中國相關的學術性研究始自20世紀50年代末期。作為拉美最早開展中國學研究的學術機構之一,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為墨西哥及拉美地區培養了一批中國研究人才。」徐寶鋒介紹,相比歐美等地區,拉美的漢學及中國學起步較晚,在人員力量、機構設置和學術氛圍等方面還有一定差距。然而,近年來,尤其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隨著中拉往來日益密切,拉美地區瞭解中國、研究中國的熱潮日漸高漲。
周誌偉認為,拉美地區的漢學熱及中國學熱基於多重背景:「一是中國式現代化紮實推進,中國實現快速發展,全球影響力大幅提升;二是中拉在政治、經濟、科技、人文等各領域持續開展高質量合作,高層互訪密切,促進拉美學界對中國的高度關注;三是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在拉美多國落地見效,在向當地民眾傳播中國文化的同時,也為拉美學者研究中國國情以及促進中拉學界交流對話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拉美地區已有47所孔子學院和6所孔子課堂。」
艾馬拉·戈爾戴亞表示,中國在當今世界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為完善全球治理提供了新模式,在多個領域對拉美地區產生積極影響。「我們需要對此進行研究並理解中國,以便雙方進行更加深入的交流與合作。」
拉美日漸興起的漢學和中國學熱潮,是近年來中拉維利明互鑒、人文交流合作加深的一個生動縮影。從教育交流,到文化合作,再到民間交往,中國與拉美國家逐漸形成百花齊放的人文交流格局,推動中拉民心相通日益深入。
「從‘中拉維利化交流年’成功舉辦,到‘歡樂春節’等中國文化活動走進拉美多國,再到眾多中資企業在拉美地區設立辦事處,中拉交流多維度、多渠道地融入當地老百姓生活之中,使拉美民眾對中國的瞭解與認知不斷加深。此外,越來越多拉美漢學家受邀訪問中國,許多中國文學作品也被翻譯成西班牙語、葡萄牙語後在拉美國家出版發行,這都有助於促進拉美地區對中國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瞭解。」徐寶鋒說。
周誌偉分析稱,中拉人文交流蓬勃開展,具有紮實基礎與強勁動力:一方面,中拉雙邊關係穩定性強,雙方經濟結構高度互補,增進對話的需求大、意願強;另一方面,中拉都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在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方面有相似目標,在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方面有共同訴求,這為雙方加強交流、加深瞭解提供了動力。
阿根廷拉努斯國立大學中拉研究中心主任古斯達禾·希拉多也認為,拉中經濟互補性強,雙方合作存在很大的共同利益空間。「中國通過製定科學長遠的發展規劃來更好地利用資源,我認為中國在經濟規劃方面有很多可以傳授的經驗。」
拉美地區漢學及中國學發展前景廣闊
徐寶鋒指出,隨著中拉命運共同體不斷走深走實,拉美地區的漢學與中國學發展前景廣闊。「目前,不少拉美學者用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撰寫了大量研究中國的著作,但尚未引進中國。相信今後如果給予拉美學者更多支持,拉美地區將成為漢學及中國學研究的一塊新高地。」
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阿根廷—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畢嘉宏也認為,阿根廷以及整個拉美地區的漢學及中國學研究未來可期。他介紹,目前墨西哥的中國研究較為具體豐富,哥斯達黎加和阿根廷等拉美國家的中國學研究也在不斷興起和發展。
本屆拉美地區漢學家大會期間,世界漢學家理事會框架下首個區域漢學家理事會——拉美漢學家理事會正式成立。據介紹,拉美漢學家理事會將打破地域限制,整合拉美地區的漢學及中國學資源,形成合力,為拉美漢學家及中國學研究者提供深入交流的平台,並促進中拉雙方在學術研究、教育合作、文化傳播等多領域的廣泛合作。
此外,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省長艾基塞爾·基西洛夫日前宣佈成立漢學研究中心暨首個阿根廷對華聯繫政策碩士學位,該課程將於今年9月在荷西克雷蒙帕斯國立大學以遠程方式開課。
徐寶鋒表示,拉美漢學家理事會的成立有助於在拉美地區推動形成漢學家及中國學研究者的常態化溝通聯絡機制,更好實現信息共享及互動交流。「未來,北京語言大學計劃在拉美多國高校設立漢學中心,推動本地化漢學及中國學研究人才的培養。此外,今年下半年,我們還將邀請拉美地區的漢學家及中國學研究者訪問中國,通過實地考察,對中國形成更加全面立體的瞭解,並在此基礎上與中國同行進一步展開廣泛交流。之後,我們也將聯合拉美國家高校繼續舉辦拉美地區漢學家大會,相信拉美學者之間以及他們與中國同行的頻密交流,將使他們對中國的整體理解更加深入,進而促進中拉之間的人文交流與文明對話。」
周誌偉認為,接下來,中拉可以在高校、智庫、旅遊等領域進一步加強人文交流。「中拉高校之間可以通過教育資質相互認證等形式,進一步促進雙方青年學生的交流往來;雙方智庫可以通過常態化對話,增強互動,提升對彼此政策的認知,為今後中拉合作的穩定性和確定性提供更多支撐;加強旅遊領域的合作有助於中拉民眾進一步增進彼此之間的瞭解與認知,也是推動雙方人文交流的有效途徑。」
「中拉加強人文交流,不僅將為雙方在經濟、科技等其他領域的合作奠定紮實基礎,也將為中拉政治互信提供有力支撐,進而推動中拉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的問題上相互支持,就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事務加強對話,在重大全球性議題上保持溝通配合,攜手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有力維護雙方以及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周誌偉說。(本報記者 嚴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7月31日 第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