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個電話1分錢,煩人的AI外呼成大模型最成功應用?

說到大模型最成功的應用,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對話式機器人Kimi、豆包、文心一言等等,這些月活數百萬尚無法盈利,甚至無法準備回答「9.11和9.8哪個更大」的明星產品。

他們背後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支撐,但離變現遙遙無期。4個月前,因為對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未來發展的不夠樂觀,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的觀點被推上了熱搜。在他看來,中國的AIGC機會第一波爆發在企業服務,業務起來快,能馬上提高生產力。更重要的是,但經歷過上一輪AI熱潮的暴擊,越來越多的人成為了市場信仰派,他們收緊了錢包。

在To B領域,幾乎沒有比AI外呼更能明顯看到落地效果的場景了。大模型似乎可以給服務行業帶來效率革命——在月薪2000元的員工一天只能打出去上百個電話的同時,它能讓業績翻倍,甚至10倍,而且更便宜。

但消費者並不買賬——幾乎很少有人能平靜地接完一通AI外呼電話。

對方可能向你推銷秦皇島的獨棟別墅,也可能向剛剛大學畢業的你推薦7-8歲孩子的編程課,還可能是辦理低息貸款,或者是保險理財產品……

在大部分AI應用苦於獲客成本高昂、技術投入巨大,變現場景困難的當下,有大模型加持的AI外呼,幾乎已經入侵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尤其在618、雙11這樣的大促節點普。

但現實並沒有想像中美好。

1個電話只要1分錢

當代互聯網人的一大煩惱,莫過於被不知道什麼緣由而來的業務推銷電話騷擾。而且,似乎手動攔截卻永遠也截不完,你想發脾氣,但對方繼續心平氣和地講述。

這些電話並非真人操作,畢竟人類是有情緒的,你接到的電話平靜得像AI。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是AI。系統製定好話術,在一串串電話號碼里掃瞄,挨個撥打電話,尋找意向客戶,是現在企業慣常的操作。

關鍵是,AI比人便宜。Tech星球諮詢多家開通了AI外呼業務的企業,他們表示,業內一般有兩種模式,按時間計費,1分錢/每6秒計費,沒到6秒也會按6秒計費,「費用有兩部分,一部分是運營商底層通話線路費用,然後是AI機器人費用」。也有國內智能客服頭部企業表示,他們是按照流量計費,算下來一通電話也不過幾毛錢。

計費規則和行業也有關係。一位行業人士表示,金融行業0.15元一分鐘,非金融行業0.13元一分鐘,金融行業貴更多是因為投訴太多了,導致AI外呼企業的成本增加。

大模型一直被認為是生產力革新的工具。

據Tech星球瞭解,現在AI外呼行業的平均水平,一台機器人一天可以撥打800-1200個電話。這相當於3-5個人的工作量。如果按照費用來算,以一個電話一分鐘計算,1200個電話,最多花費180元。顯然,比人要便宜得多。

AI外呼是典型的SAAS服務,一些企業可能需要定製話術、對話流程、知識庫、機器人訓練等。這些環節拆開收費,幾千到幾萬不等。但事實上,很多時候他們系統不會單獨收費,只會按照對話時長收費。

大部分AI外呼系統都需要接通才能扣費,但他們並不能保證接通率,為了保證效果,很多企業會承諾客戶,他們會多次撥打意向名單中的電話。一位AI外呼公司銷售稱,接通率更多的和企業提供的數據精準度有關,現在AI的接通率和人工差不多。

一台AI機器人一天能打出去多少電話,取決於線路資源。一位AI外呼機器人企業的銷售告訴Tech星球,和城市交通系統一樣,AI外呼也有高峰期,一般都是早上9點到11點半,下午2點到5點左右。

為了保證工作效率,企業往往會準備多條線路。他們會根據地區匹配,如果撥打北京的用戶,那麼他們便採用外顯北京地區的線路撥打,以防用戶看到陌生電話直接不接。

但忙碌的打工人接到AI外呼電話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煩躁,之後就會拉黑該號碼。一位AI外呼行業人士告訴Tech星球,如果想要不被騷擾,可以直接去投訴某個號段。一個號段被投訴了,就需要馬上啟用另外的號段,也就是線路資源。

如果投訴過多,一個號段就會被運營商標記為騷擾電話。這時候,AI外呼企業往往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清除標記。

AI外呼真的有用嗎

一位AI外呼行業人士向Tech星球展示了他們的後台系統, 一通電話打給消費者後,他們會根據消費者意向分類,A類代表有明確的消費意向,B類居中,C類則是直接拒絕。這些數據最終會沉澱成文檔,返還給客戶。消費意向明確的客戶則可以後續短信引導,關注企業微信或者官方帳號等。

圖註:AI外呼企業的後台系統截圖。圖註:AI外呼企業的後台系統截圖。

不過,一位採用過AI外呼機器人的建築材料企業稱,想要機器人完全代替人類是不可能的,因為機器永遠不可能像人一樣有靈活溝通技巧。機器人的本質是幫助人做前期篩選。非金融行業接通率在40%-60%之間,而金融行業可能只有25%-40%,甚至更低。要實現效率最大化,一般有意向的客戶,企業會立馬安排人工跟進。

但這隻是理想情況,現實中,AI外呼帶來的客戶轉化並不理想。不止一位商家Tech星球,市面上很多便宜的買的都是源代碼做的貼牌,根本不具備研發實力,他們很多語音技術都是對接的科大訊飛,不夠靈活。

「我們用的業內龍頭企業的機器人,但是他們的線路很差,騷擾電話居多,接通率遠比60%要滴很多,很多電話撥出去就被掛」,一位商家稱,「做售後服務還好,前期獲客大家用的很多都是同一批數據,這些人反復被轟炸,即便是真人都是秒掛,更何況機器人。」

事實上,不少消費者在第一次接到AI外呼電話時,都以為他們是真人。不止一位AI外呼機器人人員表示,他們的聲音是真人錄音,而並非大模型合成的聲音。不過,想要更加仿真人,需要更多的資金技術投入。比如,多做幾套話術,話術越全,撥打的時候才能越多樣化。

一位AI外呼機器人行業從業者稱,一開始很少有企業能賺錢,電話打得多,才能賺錢。每天打幾千萬通AI外呼電話就賺錢了,比如外賣到了,快遞到了,電商活動來了。但現實是,很多企業一天能有幾十萬個電話就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

「一般有這種水平的,往往都會選擇自研,內部研發還能向外輸出,比如一些美團,京東等,其實,只有政府行業和金融行業才會賺錢,其他沒什麼搞頭」,上述人補充道。

大魚吃小魚,小公司面臨淘汰

今年4月,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在接受採訪時稱,自己也是AGI(通用人工智能)的信仰者,不過他不是虔誠的技術信徒,他信仰的是馬上能商業化的應用。

因為龐大的人口基數和需求,國內確實有諸多場景可以提高效率,比如AI面試、營銷等等。朱嘯虎稱,用LLaMA訓練兩三個月,至少做到人類Top 30水平,馬上去掉50%人工銷售。

用開源模型訓練兩三月就開始商業化,這並不具備很高的護城河,也就導致了AI外呼魚龍混雜。市面上的AI外呼機器人很多是創業公司,他們未必有足夠的資金實力去研發大模型。

這也導致,在上一輪AI熱潮中,不少以AI外呼為主營業務的創業公司拿到了融資,但這一輪並不多。服務了OPPO、小紅書、滴滴出行等多家大廠的智能客服領域的佼佼者智齒科技,上一輪融資發生在2022年。

說到底,大模型的效果好壞依然取決於算力、算法和算據。而這些資源更多掌握在頭部企業或者大公司手中。

一位大廠研發人員告訴Tech星球,AI外呼的核心技術有三點,首先是聽懂對方在說什麼,然後做出正確回應,最後是用聲音回覆對方。

這裡面涉及到三種技術ASR語音識別技術、NLP自然語言處理、湯臣S語音合成技術。市場上很多人採用人工錄音的方式,就是因為沒有很好攻克湯臣S語音合成技術。

「以前是聲碼器+聲學模型,現在大模型自己都幹了,是徹底改變了技術範式,在互動上可以做到非常逼真,還可以模擬真人斷句換氣思考的過程,也聽得懂方言」,他補充道。

比如,當AI外呼機器人向消費者推薦優惠券時,對方問「有什麼」,隱藏的是優惠券可以買到什麼。當對方表示自己出差不方便時,他可以告訴消費者離自己最近的城市哪裡可以使用。

在國內,諸如京東這樣的企業早就開始積累。比如,京東自研的言犀大模型不僅用於自身旗下的京東生鮮、京東自營等產品,還向外輸出。今年1月,伊利發佈碳酸乳飲新品「乳汽PET」時,就採用了言犀定製了明星代言人「時代少年團」的聲音。

業內人士稱,一些特殊行業,比如涉及金融數據等,需要進行私有化部署,價格可能會高達幾十萬,一般是50萬起步,百萬級別的費用。但他們往往不會去尋找分散的小公司,而是選擇更具規模和實力的企業。畢竟,沒人希望自己的錢打水漂。

大魚吃小魚,小公司因為實力不足最終會被吞噬。

但當技術越來越成熟,消費者可以更方便得被觸及,越來越難以分辨對方到底是機器人和AI時,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要如何更好為企業服務,同時不過度騷擾消費者,是行業的永恒命題。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Tech星球」(ID:tech618),作者:王琳,36氪經授權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