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特稿|從舊金山到長江畔,中美民間交流譜新篇

【原標題】從舊金山到長江畔,中美民間交流譜新篇

文/本報記者 吳植 喻珮 樂文婉

到中國留學,是美國青年艾倫·凱佑一直以來的夢想。多年前,還在亞利桑那州讀大學的他,就曾結交一些中國留學生朋友,並開始學習中文。

今夏,凱佑終於來到中國,將在武漢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他說,要真正瞭解中國,就要實地學習和感受;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這是對人類進步有益的雙贏智慧,而他個人願為促進中美民間友好交流貢獻力量。

中美關係的基礎在民間,力量源泉在人民友好。這個「火熱」的夏天,從舊金山到武當山,從密西西比河到長江之畔,中美人文交流和民間交往呈現出豐富多彩的圖景:端詳著漂洋過海來到舊金山的青銅時代文物精品,美國民眾得以一窺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多元包容和創新追求;結伴學太極、遊三峽、逛武漢,中美青少年感受到友誼的「雙向奔赴」;經過日複一日的體驗和相處,長期生活在中國的美國人講述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兩國故事……

促進中美文化交流互鑒

美國舊金山,人流不息。眾多市民和來自各地的遊客,慕名走進位於市中心顯要位置的亞洲藝術博物館,在「鳳凰故國——青銅時代曾楚藝術展」中品味一件件來自中國的瑰寶,沉浸於一場跨時空、跨文化的對話。

觀眾在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參觀「鳳凰故國——青銅時代曾楚藝術展」(吳曉淩 攝)

華麗的青銅器、雅緻的玉飾、瑰麗的漆木器、娟秀的絲織品……從中國湖北遠道而來的263件(組)珍貴文物在這座裝飾著愛奧尼柱的現代建築里展出3個月之久。大量文物為近年考古新發現,並首次在海外展出。這是近年中國在美國舉辦規模最大、珍貴文物最多的藝術展覽。

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中國部主任張帆說,通常海外觀眾所知曉的是秦始皇統一華夏,但曾國、楚國這些先秦王國則鮮為人知。它們在歷史中消失了,但其文化基因植入秦漢文明的根基,換了一種方式「重生」。如今,曾楚文化又通過大量考古重現,希望這一展覽讓更多海外觀眾進一步瞭解中華文明的形成和發展。

其實,早在1974年至1975年間,中美尚未正式建交時,湖北荊州出土的楚文物就曾到美國華盛頓、堪薩斯和舊金山展出。時隔半個世紀,在中美建交45週年之際,此次荊楚文物集中赴美展覽,則是中美為落實兩國領導人舊金山會晤重要共識而舉行的文化交流活動,並再次成為兩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高光時刻。

身處有著巨幅「曾」「楚」銘文字樣的展廳內,舊金山市民約翰·馬感慨道:「此次展覽是促進兩國文化交流與對話的良機,當前國際地緣格局的變化更凸顯了中美繼續保持和深化交流的重要性。」

芝加哥藝術學院原中國藝術策展人科林·麥肯齊仔細觀看了曾國國君曾侯乙墓的銅鑒缶、建鼓座、鹿角立鶴等青銅器及精美的楚國玉器。他說:「這讓我又產生了到中國去做研究的願望,希望有更多時間來把神秘的楚國和早期中國研究透徹。」

7月底閉展前一日,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和湖北省博物館共同舉辦了一場國際研討會。來自中國的多位文博領域專家學者,連同從波士頓、洛杉磯等美國多地專程趕到的專業人士,共同分享與展覽相關的見解,探討先秦時期長江中遊地區獨特的藝術和文化形式。包括史丹福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西雅圖大學等西海岸高校學生在內的250多名觀眾參與了這一研討會。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張昌平以曾楚兩國裝飾華麗的青銅器為題展開演講,將早期中國文明的精華介紹給美國觀眾。「現場觀眾非常熱情,座無虛席,提出的問題也很專業,這讓我很受鼓舞。」

而此時此刻,就在大洋彼岸、長江之濱,由張昌平擔任考古項目負責人的武漢盤龍城遺址上,考古發掘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經過全球招募篩選的9名國際學生腳沾泥土、揮汗如雨,在這裏挖掘文物、整理數據,體驗一場生動的「考古課堂」。

學習海洋考古的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研究生梅根·湯馬斯告訴記者,這是她第一次在中國參與考古課程,特意選擇了長江邊的這處商代遺址作為研究學習的重點。

「這和我之前學習的古船考古等內容完全不一樣,考古工具、挖掘方式都不一樣。但我非常幸運,在這個探方里,除了發現大量陶片,我還發現了一枚堪稱完美的圓形陶紡輪。」說著,她用手指圈成一個圓,並告訴記者,她在這兒還學會了「小件」「刮」等中文詞彙。

張昌平說,長江流域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各種文化在其哺育下繁榮發展,其區域之廣闊、文化遺蹟之繁多,堪稱世界之最,也直接影響著東亞文明乃至世界文明。在廣袤的長江流域之上,考古實證不斷湧現,不同文化間相互關聯的故事仍在續寫。

美國華盛頓州中學生代表團成員在武當山體驗太極武術(伍誌尊 攝)

美國華盛頓州中學生代表團成員在武當山體驗太極武術(伍誌尊 攝

青春同行感知真實中國

湖北十堰,晨霧靄靄,載著中美青年的大巴車環山盤旋而上。車內,美國州立東北大學科學與健康學院碩士研究生勞拉·赫伯特緊盯相機取景框,右手食指快速點動,定格一幀幀獨屬於中國道教名山武當山的絕美風景。

中美關係希望在人民,基礎在民間,未來在青年,活力在地方。為擴大中美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一代交流,越來越多的美國青年在中美雙方的協調籌辦之下,飛越大洋,親身感受中國發展的脈動。今夏參與「長江-密西西比河」中美青年交流活動的赫伯特,正是成千上萬人中的一個。

長久以來,中國對赫伯特而言,是一個陌生又熟悉的國家。懷揣緊張與期待,在為期近兩週的行程中,赫伯特眼中的中國逐漸變得清晰——「整潔開闊的街道,安靜平穩的高鐵,熱情友好的人們,深厚獨特的文化」。

漫步武當山,赫伯特在雄偉的峰巒和奇幽的崖澗旁參觀古建築、觀賞武術表演。在鬆柏掩映的幽穀中,她與幾位在武當山習武的外籍弟子一同學習了二十四式太極拳。「打太極並不像看起來那樣輕鬆,它需要大量的練習和對身體的精準控制。打過兩套太極拳,我感覺身心都輕鬆了一些,回美國後我還會繼續練習。」赫伯特說。

落日時分,江風輕拂。美國青年萊婭·亞曆克斯初次到訪武漢,便覺得親切。登上「榮耀號」長江遊輪的甲板,她一眼便從岸邊林立的高樓間認出武漢地標黃鶴樓。

亞曆克斯的母親曾於2023年遊覽武漢、宜昌、北京等中國城市,她用油彩在畫布上揮灑出幾十幅作品,定格在中國的美好回憶,其中一幅描繪的正是黃鶴樓。

6月9日,美國青年在武漢乘坐遊輪遊覽長江。(喻珮 攝)

「我一直背著速寫本,也想用畫筆將中國這些新奇美好的事物記錄下來。」亞曆克斯說。

在湖北宜昌,美國青年們登臨三峽大壩,高峽出平湖的奇景令眾人驚歎不已。

對於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學生美臣·史密夫來說,中國就像一本永遠也讀不完的書,總有值得探索、讓人驚喜的事物。初次到訪中國中部腹地,讓他印象最深刻的當數三峽工程。瞭解到這條橫臥長江之上的「鋼筋混凝土巨龍」在防洪、發電、航運、生態保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他不禁說:「大壩的雄偉超出我的想像,人類能夠改造自然,創造如此驚人的工程,真是令人震撼!」

史密夫的姑姑是一名中文老師,很早就在史密夫心中種下一顆中國文化的種子。在此次中國行中,史密夫常能念出路邊的中文標語。他說自己還能用毛筆寫字、會剪窗花。

湖北第二師範學院外國語學院學生王樂怡曾作為誌願者,陪同美國青年遊覽湖北。她表示,文化的差異並沒有阻擋中美兩國青年的溝通交流,大家以開放包容的態度,尊重對方,珍視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

「我已把中國當作我的家」

每天起床後,武漢長江國際學校美籍圖書管理員漢娜·卡達都會泡上一大杯茶,有時是綠茶,有時是紅茶,有時甚至是較為小眾的青磚茶。

「茶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種飲料,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來到中國後,我試過的茶葉品種越來越多,對茶的瞭解也越來越深入。」卡達說。

在卡達看來,自己來到湖北是因為一段冥冥之中的緣分。「我的父母都是援非醫生。讀本科前,我在非洲多地的國際學校就讀,所以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在國際學校工作,給在海外長大的孩子們帶去我曾經感受過的溫暖和力量。」

幾年前,在得知武漢一所國際學校有工作機會時,即將碩士畢業的卡達毫不猶豫遞交了申請。「面試過程非常順利。到達中國後,我感覺這就是我命中註定要來的地方。」

在這裏,各式茶葉與茶聚活動觸手可及。卡達和朋友們一起去茶葉市場挑選茶葉;到綠茶產地恩施體驗茶葉採摘、製作,和茶農一起在田間放聲歌唱;住進秦巴山區的土家族村莊,與村民一起跳擺手舞、吃全茶宴。

「起初,我愛上的是中國茶;而現在,我早已把中國當作我的家。」卡達說,熱情可愛的學生、深厚迷人的文化和友好的朋友,都讓她與中國的連接日益緊密。她也成為中美民間交流的「大使」,每年暑假回到美國,她都會在社區組織茶話會,講述中國的發展和趣事。

與卡達一樣,如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在中國安居樂業。在他們看來,中國是創業沃土、心靈淨土,也是人生歸屬。

卡達住在武漢經濟開發區,日本本田、法國法雷奧、德國采埃孚集團等一眾外企都在此設廠,大量外籍人士在此安家。中國美國商會華中分會執委會主席、博梵(武漢)環境工程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卡騰龍就是其中一員。

2004年1月,卡騰龍和妻子帶著3個孩子來到湖北一家合資企業擔任總經理,本來只打算待3年,但合約期滿後,一家5口沒有一個人想離開。

卡騰龍說,那時電子支付還未普及,在武漢坐公交需要刷公交卡,沒有公交卡的他只能用現金乘車。但好幾次,他還沒來得及把硬幣塞進投幣箱,素未謀面的武漢人就主動幫他刷了卡,並露出友好的笑容。

「像這樣的一個個溫暖瞬間,讓我們在武漢有了歸屬感。」他說。

在中國生活20年,卡騰龍的朋友們說他有時候「比中國人還像中國人」。他會唱周華健的老歌,喜歡看《三國演義》,還會在淩晨五點就趕到家對面剛開門的小攤,只為吃口熱乾麵。

除了濃濃的人情味,讓卡騰龍留下的,更是他對中國市場的信心。「中國發展的速度是驚人的。我剛來的時候,武漢只有兩座長江大橋,現在這裏有11座跨越長江的橋樑和2條過江隧道,高樓大廈鱗次櫛比。」

「中國市場越來越多元化。以前外資想要進入中國汽車產業,需要和中方企業合作,雙方各佔一半持股比例。但隨著特斯拉建廠落地,中國首個外商獨資汽車工廠在上海成立。」卡騰龍說,中國國內市場的消費潛力正在持續釋放,這對美國和其他外資企業來說,是一個進入中國市場的良機。

談及未來打算,卡騰龍笑著說:「我有1400多個微信好友,全中國沒幾個城市我沒有去過,我想我會一直在中國生活下去。」

刊於《參考消息》2024年8月1日第10版

編輯 田寶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