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鎮賚:昔日「瀚海」開啟「小龍蝦」養殖新篇章

  盛夏時節,位於吉林、黑龍江、內蒙古三省區交界處的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傳來一則令人振奮的消息,嫩江流域的小龍蝦養殖實驗項目取得成功。這標誌著鎮賚縣在「南蝦北養」和「稻蝦共養」的水產特色養殖方面邁出關鍵一步,也開啟了「小龍蝦」養殖新篇章。

  「我們養殖的屬於清水小龍蝦,可以不放麻料、辣料,清水煮食更能品嚐到小龍蝦自身鮮美的味道。」鎮賚縣彙聚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彙聚農業」)負責人葛俊舉起兩隻紅紅的小龍蝦對參觀者說。

  「今年,我們養殖小龍蝦水面2800畝,明年將擴大到5000畝,未來三年逐步提高到50000畝。」葛俊說,截至目前,已銷售10萬斤小龍蝦,實現收入300餘萬元。

  鎮賚縣處在北緯45度,屬於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適宜,日照充沛,夏季涼爽。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下,動植物都生長良好。

  據吉林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教授李月紅介紹,小龍蝦在高溫環境中易出現厭食、情緒暴躁等情況,影響生長,但鎮賚縣夏季溫度適宜,小龍蝦胃口一直很好,生長週期也比南方更長。當地充分利用嫩江流域弱堿水質的獨特優勢,為小龍蝦提供了近乎完美的生長環境,並經過多年科研養殖,探索出了「南蝦北養」的特色養殖技術。

  「我們團隊在小龍蝦養殖管理、病害防治方面給予了科技支撐。定期檢查水質,並監測小龍蝦的健康狀況,同時採用環境友好的防治手段來維護水質。」李月紅教授介紹了科研團隊對小龍蝦養殖項目的支持,「南蝦北養」特色養殖成功的背後,是彙聚農業主動與科研力量深度融合的成果。

  過去,鎮賚縣所在的白城市因荒漠化、鹽堿化嚴重,被稱作「八百里瀚海」,惡劣的自然條件不僅限制了當地經濟發展,更讓這裏成為中國東北的一片生態脆弱區。

  十一年前,吉林省啟動了一項超級工程——河湖連通,利用七年時間,將洪水、過境水引入白城區域內的湖泡、濕地,形成河湖互濟的大水網,為「南蝦北養」提供了良好的生態基礎。

  據介紹,嫩江弱堿特性的水質彷彿是大自然為小龍蝦量身定製的「溫床」。在鎮賚及周邊養殖水域,小龍蝦享受著純淨的水源,生長得個大體紅殼厚、肉質飽滿緊實。這種獨特品質,使得嫩江小龍蝦在市場上別具一格。

  近年來,鎮賚開展依託水產養殖工作,在確保大水面健康養殖、泡塘標準化池塘養殖穩步發展基礎上,推廣實施稻田綜合種養模式,推動雙水互促融合。此次養殖實驗項目取得成功,不僅彰顯了彙聚農業在農業科技領域的深厚積累與創新能力,更為全縣的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新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