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山海為遠 攜手共譜新篇|北京智慧農業在內蒙古結出「幸福果」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赤峰8月1日消息(記者劉曉祺 見習記者邵玉琴)夏日的北疆大地,樹木蔥蘢、花草飄香。走進內蒙古喀喇沁旗錦山鎮,一排排現代化大棚立於田園之上,為這個北疆的美麗鄉鎮賦予了濃鬱的詩情畫意。

一排排現代化大棚立於田園之上(央廣網發 受訪單位供圖)

錦山鎮擁有諸多榮譽:全國環境優美鎮,全國先進文明村鎮、全區十大魅力名鎮、赤峰市優秀特色旅遊小鎮……如今,在京蒙協作項目孵化下,這裏將迎來一個全新的高標準智能化農業產業園。

喀喇沁旗錦山鎮黨委書記王永太介紹,龍山村是錦山鎮設施農業大村,在京蒙協作項目的幫扶下,當地農戶實實在在享受到了產業發展的成果。

曾經,靠發展萬壽菊產業的龍山村村民生活條件得到極大改善,不少村民進城買了樓房,冬天進城過冬,開春回村作務大棚,日子過得滋潤踏實。隨著京蒙協作的深入,這裏的農業再次「提檔升級」,特別是引進「智慧農業」,為農戶打開了全新視野和種田體驗。

2022年,現代高效設施農業的領軍企業北京宏福集團緊隨「京蒙協作」部署,堅持農業工業化和科技興農發展戰略,在錦山鎮龍山村投資建設赤峰宏福現代農業產業園,這是繼烏蘭察布市後,宏福集團在內蒙古打造的另一個高標準現代農業產業園。

高標準連棟溫室(央廣網見習記者 邵玉琴 攝)

該項目總規劃佔地面積3356畝,總投資50億元,分三期建設。包括智能連棟玻璃溫室、基礎配套設施、康養公寓、溫泉旅遊、生態餐廳等旅遊康養項目,打造獨具特色的農旅康養小鎮,最終形成「宏福農業+文旅康養綜合體」的產業結構。項目建成後,將帶動當地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截至目前,項目一期10萬平方米的溫室已投入使用,另有20萬平方米的溫室已完成主體建設。

走進寬敞明亮的大型智能連棟溫室,透過玻璃看到,工人們在無土栽培吊架兩側撫弄枝條。一條條垂下來的番茄藤掛上了綠色番茄果。

兩米高的番茄藤立在吊架上(央廣網發 受訪單位供圖)

「大棚應用了智能澆灌、控溫和通風系統。在遠程控制中心,可以精準監控到大棚里的溫度、濕度和通風情況,並做到及時調控,確保番茄苗在適宜環境下茁壯成長。」赤峰宏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誌軍告訴記者,首茬番茄在8月10日左右可以上市。

有了科技加持,這裏的現代溫室大棚打破了北方農作物一年最多種兩茬的局限。在科技賦能之下,生長於溫室大棚里的番茄可以一年四季開花結果。記者看到,這裏的每一株番茄苗都栽種在一個直徑約十釐米左右寬的營養盒里,並通過它源源不斷供給番茄生長所需營養。懸掛在半空的枝蔓可以順著架子一直向上生長,等番茄果成熟後,工人們從下邊一層層採摘。

「最多可採摘14個月,然後進行下一輪栽種。」據介紹,為了迎合首都市民高品質的生活需求,上市後的「宏福柿」要進行嚴格甄選,經過精緻包裝後,再銷往北京河馬生鮮等大型商超。

精巧包裝的「宏福柿」將走上北京市民的餐桌(央廣網發 受訪單位供圖)

採訪中,王永太給記者算了一筆經濟賬:該項目發放土地流轉費6600萬元,受益人口1730人,人均增收3.8萬元;建設期帶動約150名群眾務工就業,人均年增收7.5萬元;項目建成後,可帶動周邊群眾3000餘人實現就業增收,人均年增收可達5萬元。

眼下,在「京蒙協作」的政策支持下,喀喇沁旗正積極與北京大型農產品訂購基地、中高端市場和大型商超建立穩定的產銷供應關係,著力打響喀喇沁設施蔬菜的金字招牌,讓首都人民吃到來自內蒙古喀喇沁旗的綠色硬果番茄。

京蒙攜手,雙城奔赴。自2016年東西岸協作對口幫扶工作開展以來,北京市西城區與赤峰市喀喇沁旗之間建立了協同發展雙向交流的深厚合作關係。西城區派出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幹部人才到喀喇沁旗開展對口支援,發揮所長。他們走基層、下田地、跑項目,用真情和汗水澆灌出京蒙協作的纍纍碩果。

據統計,從2011年至2023年,京蒙協作累計投入到喀喇沁旗的幫扶資金達3.53億元,共實施項目132個,包括產業協作類、就業幫扶類、人才培訓類、公益類、鄉村建設類及其他類,有效推動了全旗產業、就業、人才、公益、鄉村建設等各領域發展。

2024年,在喀喇沁旗投入的京蒙幫扶資金5407萬元,實施項目14個,目前已全部開工,完工項目兩個。人們期待,在這一大批項目的帶動下,喀喇沁旗的產業將迎來一個百業俱興的全新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