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器大插水,國產殺瘋了!

來源:雷科技AI硬件組 | 編輯:TSknight | 排版:Kenny

在你的記憶中,一台高刷電競顯示器的價格一般是多少?一千?還是一千多?畢竟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一台普通的1080P顯示器,價格也往往都要五六百,加上高刷等要求,售價基本已經來到了千元水平。

實際上,如果說最近一年以來,PC市場哪一個硬件降價最快,那麼顯示器認第二就沒有人敢稱第一。隨便在京東搜一下,就能很直觀感受到當下顯示器市場的環境:24英吋1080P 180Hz,548元;27英吋2K 180Hz,699元;27英吋4K 160Hz,1499元。

圖源:雷科技圖源:雷科技

放在三年前,如果有人告訴我,只需要五百就能在京東自營買到主流品牌的高刷電競顯示器,我肯定得問問他是不是沒有睡醒。而且,降價的不只是入門級的1080P屏幕,偏高端的2K屏和原本定位高端的4K屏幕都一樣呈現出明顯的降價趨勢。

此外,顯示器的降價趨勢不僅限於傳統的IPS顯示器品類,而是很快就蔓延到了miniLED、OLED等近兩年才逐漸量產的中高端品類中,其中miniLED的降價幅度只能以「插水」來形容,甚至已經到了與IPS同台競爭的地步。

國產顯示器的持續降價,影響的不只是國內市場,同時也在全球範圍掀起一輪換新潮。

顯示器市場,

加速進入「高端化」

在降價的影響下,國產市場也悄然開始了用戶體驗的「高端化」進程,洛圖科技的數據報告顯示,隨著高分高刷顯示器的價格下降,FHD(1080P)顯示器的市場銷量首次下跌到50%以下,2024年第一季度顯示,FHD顯示器銷量僅佔總銷售量的48%。

圖源:洛圖科技圖源:洛圖科技

雖然從整個市場的分佈來看,FHD仍然是絕對的主流,但是QHD(2K)的上漲形勢非常明顯,以目前的增長速度計算,最快在2024年的第四季度,QHD就會超越FHD成為市場銷量佔比第一的解像度。

看似僅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QHD就擊敗FHD成為新王,實際上背後卻是長達十年的競爭。直到去年顯示器市場開始大規模降價,2K與1080P的面板價格越發接近後,前者才逐漸佔領了上風。

另一方面,與高分顯示器的十年博弈不同,高刷顯示器的銷量在年初就已經完成了反超,傳統的60Hz和75Hz刷新率顯示器,市場銷量在2023年第一季度仍有21%和32%,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就已經分別下滑到了13%和17%。

圖源:洛圖科技圖源:洛圖科

背後的原因就是1080P和2K高刷面板的大批量出貨,導致市場價格直接崩潰,供遠大於求的情況下,1080P高刷顯示器的價格從千元直接跌到百元,可以說直接取代了傳統刷新率顯示器的生態位。

在最新的統計中,100Hz刷新率的銷量佔比從1%提高到了10%,這個參數的面板最近兩年產品開始增加,並在價格上與傳統顯示器幾乎持平。雖然100Hz距離真正的高刷144Hz還有一定差距,但是效果也明顯優於傳統的60Hz,導致在價格差距幾乎可以忽略的情況下,多數用戶都轉而選擇100Hz顯示器,這也是傳統顯示器銷量大跌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在真正的高刷領域,144Hz和165Hz作為曾經的高刷入門參數,銷量佔比反而有所下降,165Hz的佔比對比2023年第一季度下降了5%,而180Hz、240Hz和更高刷新率的顯示器銷量佔比則是有明顯上升。

其中180Hz的提升漲幅最明顯,從2023年第一季度的2%,到2024年第一季度的16%,大漲14%,240Hz的佔比也從4%上漲到7%。從調查的情況來看,180Hz顯示器佔比暴漲的主要原因是大量品牌開始紮堆出貨,湧現出一大批1080P 180Hz的顯示器,而且價格優勢明顯。

以京東自營的價格做參考,小米的24寸1080P 180Hz的高刷電競顯示器,價格為549元,而同樣是24英吋1080P的100Hz顯示器,價格則是469元,兩者的差價僅80元。

高刷與高解像度所帶來的體驗「高端化」,已然成為趨勢。更有意思的是,體驗高端化的同時銷售均價卻在下降,意味著市場競爭已經趨於白熱化。

新技術平民化,

顯示器進入轉型期

傳統顯示器,一般是指採用IPS、VA和TN三種面板的LCD顯示器,技術成熟且各有優點,後續為了滿足用戶對亮度、對比度、色彩的更高要求,一些廠商開始逐漸推出miniLED、OLED等採用新技術的顯示器。

其中miniLED面板本質上仍然是LCD顯示器,但是因為採用了分區背光技術,所以在亮度、對比度等方面的表現遠超傳統LCD顯示器。在亮度參數上,傳統的LCD顯示器亮度一般在300尼特-500尼特之間,少數高端旗艦顯示器可以達到600尼特,而miniLED顯示器的亮度起步就是1000尼特,目前市面上部分產品還提供1400尼特和1600尼特的選擇。

圖源:京東圖源:京東

miniLED的超高亮度,使其在顯示HDR內容上有很好的體驗,甚至可以說是顯示器市場里唯一能夠提供真正HDR體驗的面板(因為其他面板大多數都達不到1000尼特亮度的要求,僅少部分可提供峰值1000尼特)。

在這一輪降價潮中,miniLED顯示器的價格下降最為明顯,其中2K180Hz的入門級高分高刷顯示器,價格直接下跌到千元級別,即使是高端的4K 160Hz顯示器,價格也降低到兩千元級別。

這是什麼概念?簡單來說,如果是在兩年前,這個價格你只能買到普通的4K高刷屏幕,亮度普遍在350尼特-400尼特之間。而且,為了能夠最大限度地釋放miniLED產能,可以看到非高刷miniLED顯示器的價格,與傳統IPS顯示器僅相差400-500元,考慮到miniLED在HDR顯示等方面的體驗提升,其有望成為更受歡迎的4K入門面板。

圖源:京東圖源:京東

至於OLED,估計不少玩家也「久仰」其大名,除了驚人的色彩、對比度和響應速度外,OLED的最大特點就是貴。早期OLED顯示器的價格基本超過萬元,即使在三星、LG等大廠推出第二、三代產品時,均價也在8000元左右,堪稱顯示器里的「超跑」。

然而,即使高貴如OLED,也在這一輪降價潮中敗下陣來,首先是三線品牌開始大量推出4000元以下價位的OLED顯示器,使得OLED顯示器的入門價格下降50%。隨後三星、LG等面板大廠也開始跟進,進而引發其他一、二線品牌的跟進,AOC、ROG等品牌的OLED顯示器均價也明顯下降。

圖源:京東圖源:京東
圖源:喵喵折圖源:喵喵折

OLED與miniLED的均價暴跌,使得顯示器市場正在進入新一輪的轉型期,傳統的LCD顯示器雖然價格便宜,但是在各項參數上與新技術也有著顯著差距。當新老產品價格差距較大時,傳統顯示器所受的影響尚不明顯,但是當兩者的價格開始趨同時,新技術必然會引發一輪換機潮。

目前來看,這一輪價格下降仍未結束,特別是在中低端市場,激烈的競爭正在促使部分品牌加快新產品上線的速度,並且給出更多的優惠來吸引消費者注意。

國產顯示器出口猛增,

高端仍是難題

隨著國產顯示器的價格暴跌,2024年上半年,中國大陸的顯示器出口總量也顯著增長,達到4966萬台,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長高達13%,出口總額達到393億元,同比增長達到23%。

圖源:洛圖科技圖源:洛圖科技

從中不難發現,國產顯示器不僅是出口總量顯著增加,商品均價也有所提升,隨著大陸顯示器面板廠商的技術及產業升級,顯示器產品也不再是以低端入門級產品為主,miniLED等採用新技術的產品,在出口總量中的佔比也開始提升。

不過,中高端市場仍然是LG、三星和戴亞的天下,數據顯示,OLED顯示器的線上銷量同比增長50%,其中三星佔比達36%,戴亞佔比達21%,LG佔比則是19%,三個廠商的OELD顯示器銷量佔整個OLED顯示器市場的76%。

圖源:TrendForce圖源:TrendForce

在桌面端OLED顯示器市場中,LG和三星作為主要的面板生產廠商優勢確實很大,加上品牌中高端市場的口碑與技術領先,使其成為多數高端消費者的首選。

而且,這個趨勢不僅在OLED市場中出現,在普通顯示器市場也是如此。根據數據統計,中國顯示器的線上市場品牌份額排名中,三星在銷量榜單上僅排名第八,而LG則是在十名之外,但是在銷售額榜單中,三星卻高居第八,LG則是位列第五。

圖源:洛圖科技圖源:洛圖科技

可見三星和LG的產品均價要遠超國產品牌,在中高端市場更受歡迎。不過,除了技術和口碑外,國產品牌缺席高端市場,也是主因之一。除了AOC之外,榜單中的小米、KTC、HKC等品牌均以中低端產品為主,鮮少有高於3000元的產品,等於在高端市場直接「隱身」。

 對於國產顯示器而言,如何突破中低端市場,會成為接下來大多品牌需要面對的問題,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只有華碩、AOC等少數國產品牌在高端市場具有影響力,其餘品牌均以性價比著稱。

不過,隨著國內面板廠商的新一代產線陸續投產,以及顯示技術的進一步升級,可以預見LG、三星和戴亞在未來或許將被迫捲入一場新的競爭當中,至於發起者,自然是對高端市場虎視眈眈的中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