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書記趕赴資興:加快摸排和救援,不放過任何一線希望
7月26日以來,受3號颱風「格美」影響,湖南省東南部的資興市受災嚴重,出現大面積塌方和道路、河道損毀。最新消息顯示,當地人員傷亡情況已從此前通報的4死3失蹤上升至30死35失蹤。
8月1日傍晚,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發佈消息稱,記者從資興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瞭解到,截至8月1日12時,資興市受颱風「格美」影響最嚴重的8個鄉鎮的道路、電力、通訊基本打通,搜救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初步查清共有30人遇難、35人失蹤。目前,各方力量仍在一線緊張有序開展工作,將按照不放過任何一絲希望的要求,全力搜救失蹤人員,並做好搶險救災各項工作。
8月1日,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赴郴州資興市督導防汛救災工作。
受颱風「格美」影響,資興市八面山瑤族鄉受災嚴重,當地正在緊急搶修損毀路段和電力、通訊設施。沈曉明步行來到八面山瑤族鄉青腰村,詳細瞭解受災情況和群眾安置等情況。
他強調,要與時間賽跑,全力做好失聯人員搜救,對八面山鄉、州門司鎮等重點區域加緊加快進行全覆蓋摸排和救援,不放過任何一線希望,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要強化專業力量統籌,加快清理路基塌方,搶通因災損毀的電力、道路、橋樑、供水、通訊等基礎設施。要有序開展災後清淤、防疫消殺、房屋鑒定和修繕加固等工作,全覆蓋、無死角排查一切安全風險隱患。要繼續做好交通受阻地區物資投送,及時調撥發放救災物資,紮實做好心理疏導和困難幫扶,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要抓緊摸清損毀設施、農田底數等情況,動員群眾積極開展生產自救,搶抓時間補種搶種,努力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要深入細緻做好善後處置工作,確保社會大局穩定。
八面山位於資興東區,古語言「八面山,離天三尺三,人過要下馬,馬過要缷鞍。」資興市政府網站2019年資料顯示,八面山瑤族鄉共有山洪災害點40個、地質災害點69個,防災減災任務重、壓力大。
央廣網8月1日報導提到,八面山瑤族鄉是此次受災較重的鄉鎮之一。該鄉通往外界的道路一度坍塌、中斷,7月31日是道路搶通後的第一天,記者途經這條道路時看到,這條救援通道異常繁忙,各方救援力量加緊挺進受災區域。
另據《湖南日報》7月31日報導,八面山瑤族鄉就位於八面山大山深處,平均海拔800至1000米,由原連坪瑤族鄉與原青腰鎮合併而成,轄區面積240.13平方公里,屬於典型的山區鄉鎮,地勢高,地域廣,地形複雜,一些村與村之間步行要3至6個小時。全鄉人口十分分散,全鄉戶籍在冊人口約1.5萬人,常住人口8600人左右,星星點點分佈在16個村172個自然小組,很多村民居住在非常偏僻的山頂或半山腰。
這篇報導提到,險情發生後,省市縣立即開展應急搶險救援,但搶險難度超出想像。「從何家山村到八面山瑤族鄉13公里的主幹道上就有69個滑坡點。」現場應急搶險救援人員說,省道S344由原縣道X018改造升級而成,為典型的山嶺重丘道路,地質條件差,臨水臨崖高邊坡路段多,滑坡、垮塌等多點爆發,道路受損嚴重,人員只能徒步攀爬進去開展搶險救援,大型設備根本進不去,也施展不開,增加了搶修施工難度。
州門司鎮也是本次資興市受災較重地區之一。
《郴州日報》報導就提到了這一片段:7月27日,郴州市紅十字會聞令而動,調派所屬的爬山虎救援隊、藍天救援隊迅速出擊,挺進受災最為嚴重的資興市興寧鎮、州門司鎮、八面山瑤族鄉,摸排受災情況、轉移疏散受困群眾。
救援誌願者隊伍從27日上午11時左右出發,由於道路嚴重受損,直至下午5時才抵達州門司鎮。當時,山洪導致通訊大面積中斷,位於羅霄山脈腹地、永樂江上遊河畔的州門司鎮彭公廟村已經失聯近20個小時。
報導稱,一行人抵達彭公廟村時,現場有些觸目驚心:永樂江水位猛漲,漫過了河堤;村民出村必經的石橋被渾濁的河水淹沒,水流湍急;老舊一點的房屋已經垮塌,一片狼藉。隊長李奇和另外兩名隊員組成突擊隊,趟過沒過小腿的洪水先行進村,摸排受困群眾的情況:全村共60人被困,大多是老弱病殘幼,村里已斷水斷電一天多,很多村民神情惶恐,十分焦慮。
之後,救援隊員分別在河兩岸接應,用繩索和木梯作防護,指引村民小心翼翼過河。老人、殘疾人和孩子則由隊員背著過河。暴風雨中、一行人相互攙扶鼓勵,直到淩晨2時才全部過了河。隨後,60名被困群眾在救援隊和衝鋒舟的護送下,穿過黏稠的黑夜,踩著泥濘的道路,於淩晨3點安全抵達安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