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來時路 奮進新徵程|笛韻悠悠醉山鄉

江西省泰和縣水槎鄉地處邊遠山區,青青翠竹,漫山遍野。水槎鄉中心小學便坐落在竹山腳下。該校的學生上學放學,書包里都插著一支竹笛。放學回家練習吹笛子,是水槎鄉中心小學孩子們必做的「家庭作業」。

每當傍晚時分,悠揚的笛聲此起彼伏,越過山巔,飛過樹梢,撒向四面八方。忙碌了一天的村民,便端著竹椅,坐在家門口或大樹下,如癡如醉地聽著優美的笛聲。

給山鄉帶來悠悠笛韻的是水槎鄉中心小學音樂教師肖惠文,他在2023年被評為「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曾獲得江西青年五四獎章、泰和縣「最美教師」榮譽稱號。

肖惠文2014年從廣東惠州學院音樂表演系畢業,2017年考取正式音樂教師,第一年在水槎鄉中心小學教數學,兼教兩個班音樂,第二年在教學點輪崗。2019年秋季,學校將肖惠文調回水槎鄉中心小學任專職音樂教師和鄉村少年宮活動指導老師。

「山區的孩子到底需要什麼樣的音樂課?怎樣才能讓山區孩子愛上音樂?」肖惠文決定從興趣培養入手,把吹笛子引入音樂教學。他先從全校挑選38名學生成立了竹笛隊,每天訓練吹氣、換氣、指法等基本功,假期再進行集中訓練。

為了提高孩子們對音色和氣息的掌控能力,他要求學生每天早上六點半起床跑步、做仰臥起坐,進行體育鍛鍊。經過一個假期的練習,孩子們終於把《井岡山下種南瓜》《映山紅》等曲子吹得悅耳動聽。

竹笛隊的學習成果吸引了全校師生。學校普及竹笛教學,每週安排一節竹笛課。如今,肖惠文已培養竹笛隊的學生60餘人,全校學生都會吹豎笛,三年級以上的480個孩子都會吹橫笛,每人最少會吹一首拿手曲目。六(1)班班主任廖書鵬自豪地介紹:「我們班51個學生,人人會吹,而且喜歡吹,整個校園笛聲悠揚。」

2022年,肖惠文與江西師大鄔成香教授、水槎鄉中心小學孩子們聯袂演出的《映山紅》在「僑聯四海 情滿贛鄱」元宵晚會上向全球直播,該節目參加「泰和春晚」演出,觀眾好評如潮;竹笛隊的學生連續兩屆參加全縣中小學藝術節演出均獲二等獎,肖惠文獲教師才藝展示一等獎。

竹笛課全面開設後,竹笛從哪兒來?買一支或一套好竹笛往往需要幾百甚至上千元。他開始閱讀資料,買來工具,學習竹笛製作。

2020年6月,他在抖音上看到竹笛製作大師丁誌剛的直播,暑假便前往「中國竹笛之鄉」——杭州,把自己在山區開展竹笛教學的經歷告訴丁老師,並邀請丁老師來學校指導竹笛製作。開學不久,丁老師來到水槎鄉中心小學,捐給學校114支竹笛和100多本教材,並和肖惠文一起前往大山深處尋找製作竹笛的材料。學校建成了竹笛製作室,五、六年級還開設了竹笛製作課。

在竹笛製作室,書架上分門別類地擺放著成百上千根做笛子的竹材,還有拋光機、打孔機等簡單的機械設備,牆上貼著製作竹笛的基本工序和流程:選竹材—烘烤—校直—測量內徑—打孔—去皮—劃定音線等。肖惠文分期分批帶著學生到這裏學習製作竹笛,每個環節都讓學生參與其中。目前,六年級的學生人人都有一支自己製作並用來吹奏的竹笛。製竹笛,成為水槎鄉中心小學學生的獨門絕技。

在學校開展竹笛特色教育以後,學生的精神面貌也在發生變化。泰和縣教體局教育股幹部李威告訴記者:「吹竹笛的同學足球也踢得好,2022年,水槎鄉中心小學參加全縣中小學生五人製足球比賽,獲小學女子組第一名、男子組第三名;2024年獲小學男子組第一名、女子組第六名。近幾年,學校辦學績效綜合評估均排在全縣農村小學前列,兩個學年學業質量監測獲全縣農村小學第二名。」

悠悠笛聲,喚醒了沉睡的大山,激活了山間的溪水,陶醉了山民的心靈,讓山區小學煥發出更多生機。

來源:《中國教育報》、泰和縣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