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記物理學家李政道:多次回國訪問講學,設立基金資助本科生

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於當地時間2024年8月4日在美國逝世,享年98歲。他長期從事物理方面的研究,在量子場論、基本粒子理論、核物理、統計力學、流體力學、天體物理等諸多領域做出了開創性和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工作。

李政道李政道

據上海交通大學李政道研究所網站資料,1956年,李政道和楊振寧合作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理論,徹底改變了世人對對稱性的認識,為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道路上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促進了物理學的發展,為此共同獲得1957盧保物理學獎。這是華人首獲這一世界最高科學榮譽,極大地提振了中華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鑒於李政道在相當廣泛的科學領域取得的傑出成就和做出的巨大貢獻,李政道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藝術和科學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意大利國家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首批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李政道是對祖國充滿深厚感情和眷戀的愛國科學家,他十分關心祖國的發展,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傾注了滿腔熱忱。自1972年起,他多次回國訪問講學。40多年來,他不辭辛勞、殫精竭慮,為推動中國科學技術與教育事業的發展,促進中國科技屆的國際交流與合作,擴大中國科技界的影響,加快培養優秀科技人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發揮了重要作用。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李政道就倡議並創立了中美聯合招考物理研究生計劃(China-U.S。 Physics Examination and Application英文簡稱CUSPEA),培養了915位博士研究生,為培養中國青年物理學家作出了貢獻。此後又倡導成立了中國博士後流動站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並擔任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顧問和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名譽理事長。他積極建議設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並幫助提出具體實施方案,推動了中國科學基金製度的建立,對促進中國基礎科學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為了在中國發展高能物理和建立高能加速器,在李政道的建議和安排下,幾十位中國學者被送到美國、歐洲學習培訓,成為後來建設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北京譜儀和進行高能物理研究與實驗的科研骨幹。正是在他的積極努力和推進下,促成了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使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在方案選擇、設計和建設中都得到了美國高能物理界的幫助與支持,使對撞機如期建成。李政道始終關心和支持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改造升級工作,使之成為世界上在τ一粲物理研究能區最先進的試驗裝置。他幫助上海光源立項、建設,推動和促進中國散裂中子源建設;舉辦中國加速器學校,為上海光源培養年輕科技人才。

為了鼓勵青少年學生努力學習、勤勉不輟,李政道先後同意在江蘇、甘肅設立李政道講學基金。為了鼓勵本科生投身科研,1997年還將個人積蓄,設立了「秦惠䇹-李政道中國大學生見習進修基金」,專門用來資助北京大學、複旦大學、蘭州大學、蘇州大學、台灣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的優秀本科生見習科學研究,20年來培養了3800餘名「䇹政學者」,使他們能夠跨學科地熟悉科學研究,更多地接觸科學家,從而瞭解科學、認識科學、關心科學、熱愛科學。

多年來李政道為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為中國科學事業後繼有人,殫思極慮,全力以赴。2014年12月,李政道致信黨和國家領導人,提議在上海交大建設一個類似丹麥「玻爾研究所」的世界頂級科研機構,吸引一群世界上最頂尖的科學家,形成自由探索的學術氛圍,曆練一批屬於中國自己的頂級科學家,推動物理學及其交叉學科研究的重大發展。他的建言得到了高度重視,2016年11月28日李政道研究所在上海交通大學正式成立。2018年4月7日,李政道受聘為李政道研究所名譽所長。一直以來,他都十分關心研究所的建設與發展,不斷為研究所提出建設性、指導性的意見,為擴大研究所的國際影響力做出努力。

澎湃新聞注意到,今年4月12日上午,李政道先生之子李中清教授、長孫李善時,王寬誠教育基金會董事王凱彥、張立憲、高級顧問兼香港大學太古工程學講座教授田之楠,以及基金會主任邢福忠一行到訪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學原校長、李政道研究所所長張傑院士、副校長張安勝代表學校歡迎李中清教授一行。

座談會上,張安勝代表學校向李中清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張傑作李政道研究所總體情況介紹,從李政道先生的願望出發,詳細講述了李政道研究所成立的背景,聚焦的根本性科學問題,科研組織形式,國際化高水平人才引育和多元資助體系,以及未來發展願景等內容。在報告中,張傑院士深情回顧了與李政道先生的深摯情誼以及與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的深厚淵源。他表示,李政道研究所承載著李政道先生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殷切囑託,肩負著重要的科學使命,李所將秉持「天問」精神,發揮大科學研究範式的優勢,致力於產生重大原創性突破,建成世界頂級基礎科學研究機構。

李中清表示,他始終高度關注李所的發展,並對研究所目前所取得的科研進展感到欣慰。他堅信,在李政道先生的精神指引下,研究所將繼續取得更多令人矚目的成就,為科學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