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半個世紀的「村播」,從播報三句半到防汛通知

深山裡的氣候變幻莫測,剛剛還密雲不雨的天空,轉瞬間就有陽光照進山村,而當人們以為就要雲開霧散的時候,雨點又猝不及防地掉落到腳邊。

今年汛期期間,每一次天氣的變化,都牽動著京西山中人們的心。門頭溝齋堂鎮東胡林村,路邊新建的應急廣播中,不斷播放著防汛小知識。69歲的劉鳳英站在路邊,靜靜聆聽廣播里的聲音。

從1974年開始,劉鳳英在村里工作了幾十年,當過村里的廣播員,也當過村支書。對村里的老廣播員來說,如今的廣播,和她當年用過的完全不同了。

劉鳳英是東胡林村第一個廣播員。8月3日,劉鳳英講述當年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劉鳳英是東胡林村第一個廣播員。8月3日,劉鳳英講述當年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回村的廣播員,和鄉村「廣播站」

1974年,高中畢業的劉鳳英回到東胡林村,成為村里第一個廣播員。那時候,村里的廣播更多隻是轉播上級廣播台的節目,村幹部們用廣播喊話,喊大家開會、分發物資,但沒有專職的廣播員。

從劉鳳英開始,東胡林村建起了一個小小的「廣播站」,除了轉播各級廣播台的節目,她和村里的幹部們,會自己採集新聞,製作節目,播放給全村人聽。

村幹部們用大喇叭通知開會時,一般都不用普通話,而要把大喇叭真正變成廣播,學普通話,就是劉鳳英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時隔50年,劉鳳英已經記不得當年大部分事情了,但仍然記得,她每天都會聽中央台的廣播。不為聽播放的內容,而是閉上眼睛,一個字一個字聽,聽廣播里的播音員怎樣發音,怎樣斷句,怎樣把一篇新聞稿,用標準普通話播出。

和劉鳳英相比,1987年回鄉的張殿芬,基礎更好一些,張殿芬在中學就當學校的廣播員,練出了一口普通話,高中畢業後,考入門頭溝區下清水鎮的廣播站當廣播員。

張殿芬和另外一位同事,共同負責下清水鎮的廣播站,同時兼任電話員,兩個人輪流值班,播放新聞,也負責轉接電話。剛剛改革開放不久的中國鄉村,基礎設施還很落後,當時的電話需要有人負責轉接,村里撥通電話,只能打到鎮里的交換機上,由張殿芬轉接到另外一個鎮,然後再撥出去。在下清水鎮的廣播站,張殿芬做廣播員的同時,另外一個主要任務,就是守著這台交換機,為各村的人們轉接電話。

帶著錄像下鄉,住在最遠的村莊里

鎮上的廣播站,要做的事情,比張殿芬想像中更繁雜和艱苦,但即便如此,這也是一份足以讓鄉里的鄰里們另眼相看的工作。

在通信不發達的年代,長居深山裡的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很少,廣播無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而當一個合格的廣播員,在山裡並不容易。廣播站很小,新聞的採集、編輯和播放,都靠張殿芬和另外一位同事完成,鎮里的幹部有時候會採集一些先進事蹟,上級也會下發一些講述各地建設故事的事蹟,但更多時候,要依靠張殿芬他們去組織和蒐集各種新聞素材。

張殿芬是上清水村人,上清水村也是清水鎮政府所在地,她剛剛上班的時候,鎮政府在村東區靠山的一棟樓里。在這棟樓中,張殿芬度過了大部分的工作時光,她熟悉這個院子裡的每一棵樹和每一間房子。每天早晨,廣播聲會準時從這裏傳出,沿著線路,傳到全鎮每一個村莊里。

8月3日,張殿芬在曾經的清水鎮政府院子裡,講述當年做廣播員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8月3日,張殿芬在曾經的清水鎮政府院子裡,講述當年做廣播員的故事。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不值班的時候,張殿芬也會從這裏出發,走進一個個村莊,採集村莊里的新聞,帶回來之後,寫成稿件,播送到全鎮。張殿芬還記得,當時已經有了錄像,上級會把全國各地的先進故事製作成錄像後,發到鄉鎮,而張殿芬他們,則負責送到村里,在村里播放。

從清水鎮所在的上清水村出發,到全鎮最遠的村莊,大約有30公里左右,山路漫長而難行,帶著播放設備的他們,幾乎不可能自己走回來。

送錄像的時候,如果鎮上唯一的汽車恰好有空,就可以坐車進村。許多時候,汽車都很忙,把他們送到村里後就直接走了,他們只能住在村里,等待第二天汽車來接。

成為廣播員後,遇上了村里的大事

在東胡林村,劉鳳英也有自己的辦法為村里的廣播收集內容。東胡林村的廣播室里,有一個上級發的唱片機,還有許多唱片,每天放工之後的傍晚,劉鳳英會打開唱片機,連上廣播,歌聲就穿過炊煙和晚霞,伴隨著歸途中的人們,一直到日暮黃昏。

劉鳳英成為廣播員不久後,還遇上了村里的一件大事。

1975年左右,門頭溝區開始在齋堂鎮修建一座灌渠,這條灌渠,可以把齋堂水庫的水引到附近的山村,沿途的村莊都要參加建設。

現已退休的老支書劉西豐,還記得當年那場盛大的建設工程。每天清早,廣播響起的時候,村里的壯勞力已經吃完了早飯,他們在村里集結出發,登上陡峭的山坡,用水泥和石頭在山坡上建水渠。在當時,機械很少,大部分工作都依靠人力,人們肩扛手抬,把一塊塊石頭運到山上,綁上繩子,把水泥管拉上陡峭的山坡。

40多年前,就是這裏,劉西豐和東胡林村的村民們一起,參加了山區灌區的建設,他說,那時候,村里的廣播員,會到山上的工地表演節目。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穿越時光的洪流,當時20多歲的劉西豐,和一群同樣年輕的村民們,在山嶺中揮灑汗水。劉鳳英也是參與者之一,她編了很多文藝節目,為勞動的人們鼓勁兒,她喜歡三句半,編了很多三句半的段子,在晨昏播放的廣播里,在山嶺之間的工地上,這些段子,曾經為那些在山間勞作的人們,帶去許多力量。

在下清水村,曾經有一位「文藝村民」。王進生還記得,他小時候,那位村民最喜歡說順口溜,從國家大事到風俗民情,在他的嘴裡,轉眼就變成一串串合轍押韻的順口溜,村里讓他在廣播里宣傳國家政策、農耕技術等,他喜歡把自己的聲音放在大喇叭里,每每休息的時候,都去村委會的廣播室里等著,可在當時,一個深山裡的農耕村莊,甚至擔負不起太高的電費,因此村里總是會限制他用大喇叭的時長。

許多年後的今天,那位喜歡當義務廣播員的老人,早已經去世,大喇叭里,也漸漸沒有了電台的聲音。但王進生還會想起當時的廣播,那時候,起床睡覺、吃飯下地、聚集開會,生活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伴隨著大喇叭的聲音,還有各種各樣的歌曲,有《小二黑結婚》,也有種糧大戶的故事……

新裝的大喇叭,和以前不太一樣了

「在當年,廣播起了大作用。」劉西豐說。

幾十年過去,當年的廣播漸漸退出了村民們的生活,曾經的廣播員和村支書,也都老了。在東胡林村,劉鳳英用過的廣播、唱片機已經丟失很多年了。而在清水鎮,廣播站也撤銷很多年了,張殿芬曾經工作過的地方,在鎮政府搬遷之後,變成了養老院,曾經的廣播室,改成了老人們居住的房間。

8月3日,門頭溝下清水村,臨時村委會的廣播室里,黑色的高保真廣播擴音機(右)是上世紀買的,2023年被洪水損毀,村里捨不得扔掉,仍然保存了下來。新京報記者 王子誠 攝

所有的一切都在改變,從電話到手機,從廣播到微信,從只能傳達聲音,到隨時隨地可以影片對話。科技的進步,改變了通信的模式,也改變了信息傳達的途徑。

沒有人會想到,有一天廣播會重新變得重要。2023年的暴雨中,包括東胡林村在內的許多深山村莊,一度消息中絕。在清水鎮,甚至鎮政府院子裡都出現了險情。洪水淹沒了道路和農田,衝毀了電線和基站。東胡林村的人們躲到了山坡上的安置點,只能等待洪水退去後徒步走出山村,重新和這個世界連通。

2024年汛期到來之前,門頭溝山區多個村莊安裝了新的大喇叭,和劉鳳英、張殿芬曾經用過的完全不同,更先進,也更可靠,可以在極端情況下,保障山村和外界的溝通。

今年入汛以來,東胡林村新的應急廣播已經響起了很多次。劉鳳英有時候會站在廣播杆的旁邊,在大喇叭底下靜靜地聽一會兒。她想著,這個新的廣播,最好永遠不要用來應急。它或許可以多一些更加生活化的功能,給這個山中村莊,帶來一點不一樣的新鮮氣息。

新京報首席記者 周懷宗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劉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