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水、電、網「住」在一起,北京首個片區規劃小型綜合管廊建成

維繫城市運行的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都需要管道和線路的連接,如果不進行科學規劃則會呈現出雜亂無章的排布,「地下綜合管廊」正是應對之策。

記者從京投公司瞭解到,近日,北京市首個以片區規劃建設的小型綜合管廊項目——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基本建設完成,這標誌著綜合管廊集約節約的規劃設計理唸成功落地。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位於朝陽區東北部,臨近東北五環和規劃第四使館區,綜合管廊的應用也將促進東壩西岸實現從棚戶區到國際化綜合新區的轉變。

近日,北京市首個以片區規劃建設的小型綜合管廊項目——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基本建設完成。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近日,北京市首個以片區規劃建設的小型綜合管廊項目——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基本建設完成。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實現區域能源全覆蓋

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位於朝陽區東北部,臨近東北五環和規劃第四使館區。根據北京市規劃定位,東壩西岸將建設成為全市高端商務功能區,與望京、國貿CBD三足鼎立,成為北京連接世界的商務區之一。

京投公司最大限度統籌內部資源,片區內統一規劃、同步建設,高標準、高質量打造集TOD、商業及商品房、安置房、車輛段為一體的東壩西岸。

近年來「地下綜合管廊」的應用正在日益普及,所謂「地下綜合管廊」指的是在地下開闢空間,使原先埋在地下或者架在空中的電力、通訊、自來水等各種管線都「住」在一起,實施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建設和管理。

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可充分節約片區地下空間,有利於實現城市整體運行降本增效。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可充分節約片區地下空間,有利於實現城市整體運行降本增效。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為瞭解決水、電、網等各種管網綜合排布的需求,京投管廊公司根據東壩西岸區域特點,統籌管線敷設種類及需求,結合區域開發時序、軌道交通及地下空間開發需求、主要市政站點及廊道等內容,提出「最短能源接入路徑+區域能源全覆蓋」的規劃理念,形成「小型綜合管廊+纜線管廊」的佈局,為集約經濟的小型管廊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試點示範,也是小型管廊集約化關鍵技術的科研成果轉化落地。

記者瞭解到,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項目全長約2.9公里,沿片區內規劃興壩路、西北門路、安德大街建設,包含1700米小型管廊和1200米纜線管廊。管廊內敷設給水、中水、熱力、通信及10千伏電力等多種管線。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後,將成為連接東壩西岸內外各種市政能源的供給站點,形成區域能源網絡,推動片區聯動協同運營,有利於實現城市整體運行降本增效。有效提升地區配套服務水平和居住環境品質,促進東壩西岸實現從棚戶區到國際化宜居宜業綜合新區的轉變。

可實現基於5G技術的輕量化智慧運維管理

根據北京市總體規劃要求,2035年北京市綜合管廊里程將達到450公里。小型管廊的投資低、見效快、實用性強,是推動綜合管廊規劃落地的重要措施,也是目前綜合管廊行業發展的方向。

項目負責人正在介紹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的情況,該項目位於朝陽區東北部,臨近東北五環和規劃第四使館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項目負責人正在介紹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的情況,該項目位於朝陽區東北部,臨近東北五環和規劃第四使館區。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據京投管廊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東壩西岸小型綜合管廊形成了多管線共艙的高度集約管廊斷面,管廊埋深淺至1.5米左右,充分節約片區地下空間;同時,該項目設置了基於5G技術的輕量化智慧運維裝備,能通過網絡實時監控廊內環境情況,在充分保證管廊廊體及廊內管線安全的前提下,設置少人化、無人化低頻率巡檢,有效提高了市政能源管線日常運行維護便利性和安全性,以及應急狀態下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了片區市政基礎設施保障能力、運行服務水平及整體區域品質,同時為後期智慧城市發展和城市可持續運營預留市政條件。

據瞭解,京投管廊公司自2016年成立以來,已投資建設9個管廊項目,投入運營總里程49千米。未來,京投管廊公司將繼續深耕綜合管廊行業,為城市發展建設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編輯 張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