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課上放風箏,非遺傳承人繆伯剛為新京報小記者講述曹雪芹風箏

新京報訊(記者徐彥琳)「曹雪芹風箏最大的特點是什麼?」「您是在怎樣的機緣下開始學習做風箏的?」8月8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曹雪芹風箏」第四代傳承人繆伯剛走進新京報小記者課堂。面對好玩又好看的風箏,小記者們興趣濃厚,紛紛向老師提出問題。

「曹雪芹風箏」源於《紅樓夢》作者曹雪芹撰寫的《南鷂北鳶考工誌》,這是一本詳細記錄風箏圖譜和製作歌訣的著作。後人便將根據《南鷂北鳶考工誌》的記載製作出來的風箏,命名為「曹氏風箏」。傳到如今,繆伯剛已是曹氏風箏的第四代傳承人。

「雪後的竹子是製作風箏的最佳材料。」課堂上,繆伯剛向小記者們講述了曹氏風箏的「紮、糊、繪、放」四藝,從選料、製作、圖樣、放飛等方面詳細介紹了曹氏風箏的傳承與發揚。

繆伯剛為小記者們帶來各式風箏。張湘涓 攝繆伯剛為小記者們帶來各式風箏。張湘涓 攝

繆伯剛還特意將一些風箏帶到了課堂上。會響的風箏、能在屋子裡放的風箏、僅有拇指大小的風箏,引來同學們陣陣驚呼。繆伯剛告訴記者,這次給同學們帶來的風箏有別於普通的風箏。風箏裡面藏著「鼓鑼」,會隨著放飛發出鳴響。「這樣的風箏在空中才是有情緒的,孩子們平時應該不常看到這樣的風箏。」

課上,繆伯剛為同學們播放了影視劇《紅樓夢》中眾人放風箏的片段。「同學們,誰還記得探春、寶琴、寶釵分別放的是什麼風箏?」為了調動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繆伯剛特意設計了「有獎問答」環節。同學們為了得到老師帶來的精美小風箏禮物,鉚足了勁兒,爭前恐後地回答問題,課堂氛圍十分熱烈。

「非遺傳承應該從孩子抓起。」繆伯剛說道,「我也是從小時候開始就接觸風箏。曹氏風箏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一方面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到美育,另一方面也讓孩子們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繆伯剛提到,他的團隊現在也承擔了一些小學的課後服務,在北京的許多學校開設了風箏相關的課程。「風箏是一個體育項目,又與美術息息相關,還包含力學原理等等,是非常綜合的。」

精美的西遊記主題風箏。張湘涓 攝精美的西遊記主題風箏。張湘涓 攝

繆伯剛告訴記者,「曹雪芹風箏」作為風箏的一種流派,有其獨特的特質。「我想,當年曹雪芹寫《南鷂北鳶考工誌》,應是為了服務於社會的,是為了幫助那些普通人能夠通過一份手藝養家餬口,自力更生。」曹雪芹記錄了許多關於風箏的口訣,像口訣《比翼飛》中寫道「比翼雙燕子,同命相依依」——形成了「曹雪芹風箏」鮮明的特徵。

繆伯剛介紹,如今曹氏風箏已經形成了成熟的產業鏈,與各類品牌開展合作。「對文化的傳承不僅僅是在手藝上,還要把文化和藝術融入到生活中,它就能生生不息地傳承下去。」

編輯 繆晨霞

校對 楊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