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關愛,為「星星的孩子」照亮前路

中國殘聯、教育部、民政部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提出用5年左右時間,促進完善孤獨症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機制、服務體系,提升孤獨症兒童發展全程服務能力水平和保障條件,有效改善孤獨症兒童成長、發展環境。

如何給予這些孤獨症兒童及其背後家庭全方位的關愛與幫助?多位全國政協委員積極回應孤獨症兒童及其家庭的急難愁盼問題,深入調研康復、教育、家庭支持等情況,助力關愛孤獨症的社會環境持續向好。

暢通孤獨症兒童的康復之路

7月30日清晨,北京市朝陽區柏林愛樂社區,下了一夜的雨沒有絲毫要停的跡象。陳珊看了看身邊熟睡的琛琛,還是決定把他叫起來。

琛琛今年7歲,5年前被診斷為孤獨症,自此陳珊便辭職成了一名全職媽媽。

「今年9月琛琛就要上小學了,我和他爸爸都挺焦慮的。這個暑假給他報了一家機構做康復訓練,一週5天,一天都不敢耽誤。」陳珊說。

陳珊告訴記者,自從琛琛確診後,帶著孩子穿梭於各醫院、機構間,就成了她的日常。

「各種康復訓練課程,每年全算下來大概要二三十萬元。」陳珊有些無奈:「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面臨著經濟和心理雙重壓力。而且經驗比較豐富的老師比較少,課程也不好約。」

「看著孩子從最初的不看、不應、不說,到現在能夠慢慢和家人交流,一切辛苦都值得。」陳珊說,「我們就希望他能順利適應學校生活,將來真正融入社會。」

孤獨症的康復一直是世界性難題,陳珊的歷程是很多孤獨症患兒家庭的縮影。從最初確診時的痛苦和無助到接受現實,去正規的醫院和機構尋求幫助,「這個過程,每一步都很艱難。」

根據今年3月發佈的《中國孤獨症教育康復行業發展狀況報告》的數據統計,保守估計全國0-14歲孤獨症兒童超過300萬人,且每年新增約16萬人。

履職10多年來,孤獨症兒童一直是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龍墨的牽掛。她注意到,近日印發的《孤獨症兒童關愛促進行動實施方案(2024—2028年)》(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完善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網絡;加強孤獨症兒童康復人才培養;規範孤獨症兒童康復機構管理。」

「這些都是孤獨症兒童康復迫切需要解決的痛點難點問題。」龍墨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向孤獨症兒童的診療康復服務體系取得了長足發展,但仍存在一些問題。

「像琛琛一家面臨的康復難題,也是很多孤獨症患兒家庭的共性問題。」龍墨表示,孤獨症兒童越早開始干預,治療效果越好,但目前臨床診斷能力不足。「此外,孤獨症兒童康復行業目前人才缺口較大,且康復行業缺乏統一的標準,優質的孤獨症康復資源短缺。」龍墨說。

為此,龍墨建議將傳統干預治療與人工智能技術相結合,讓孤獨症兒童更便捷高效地享受診斷、康復、融合服務。她認為:「要進一步研究製定孤獨症兒童康復的行業標準,不斷提升孤獨症兒童康復服務供給的規模和質量;推動開展孤獨症譜系障礙全國流行病學動態監測,為完善孤獨症兒童康復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此外,孤獨症康復治療週期長、費用高,不少家庭負擔較重。」為了暢通更多孤獨症兒童康復路,龍墨建議,各地可以先根據自身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民生情況,因地製宜製定相應的政策,「自下而上」逐步推行孤獨症康復治療納入醫保。「民政部門應加強統籌指導,為符合條件的孤獨症群體提供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和最低生活保障,將三、四級持證孤獨症群體納入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範圍。」

幫助他們從「孤獨」走向「融合」

不久前,遼寧省營口市紅旗小學的子恒(化名)順利拿到了畢業證,成為一名「準」初中生。

子恒是一位「來自星星的孩子」。和其他同學一樣,這個暑假,除了外出旅遊,他要分出更多的時間為初中生活做準備。

「子恒是比較重度的孤獨症,3歲確診,8歲才上小學一年級。曾經我們都覺得,他去普通學校讀書是一種奢侈,但很多人都鼓勵我們去試一試,當時還做好了隨時退學的準備。」子恒爸爸大東告訴記者,那種徬徨無助的感覺猶在眼前,「剛開始考試的時候,其他同學都在認真答題,他就拿著自己的東西甩得飛快;有時候老師正在寫板書,他就到講台上蹦蹦跳跳……」

「好在老師每天都會耐性和我們溝通,同學們也都非常友善。」大東說,有段時間子恒因為牙齒矯正經常會請假半天,很多同學都跑過來關心他的情況。同桌同學也一直在照顧他,每天幫他記作業。

經過數年家校共同的堅持和努力,子恒的成長和進步顯而易見。「他總是能給我們驚喜。」大東說,「孩子的成績屬於班里比較靠後的位置,但我們覺得,成績不是最重要的,在融合環境中補上社交短板才是關鍵。」

在融合環境中得以蛻變,子恒是幸運的,但並非每個孤獨症家庭都如此幸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歌劇舞劇院副院長許寧表示,「儘管有相應規定,但由於缺少配套政策及資金支持,教育問題依然困擾著數百萬孤獨症孩子及其家庭。」

許寧調研發現,目前孤獨症兒童的主要安置環境是學前康復中心及特殊教育學校。「即使跨過了求學這道‘門檻’,能夠進入普校就讀,但由於缺乏專業特教老師,孤獨症兒童也難以獲得有效的系統支持。」許寧說。

「要幫助更多‘星星的孩子’從‘孤獨’走向‘融合’,融入集體學習和社會生活,才能真正為其家庭‘減負’。」許寧認為,《方案》再一次明確了融合教育的重要性,「要進一步擴大孤獨症兒童教育資源,健全孤獨症兒童普惠保障機制。」

許寧建議,要盡快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孤獨症兒童的受教育權,並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職業教育、高中教育及繼續教育階段提供相應支持。

「要確保符合條件的孤獨症兒童‘應隨盡隨、應融盡融’。要以社區教育、送教上門等多種形式,保障不能到校就讀的孤獨症兒童享有受教育的權利。同時,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和特教機構合作,構建佈局合理、學段銜接、普職融通、醫教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許寧說。

針對專業師資力量不足的現狀,許寧提出,在普通學校試點配備特教專業教師,給予獲得職稱晉陞機會;在普通師範類學校和特教學校增設孤獨症康復教育專業,並給予資金、師資上的支持;高校加大人才儲備和培養,提高從業人員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

讓「星寶」家庭「喘口氣」

「最想得到什麼支持?」聽到記者的提問,陳珊和大東都有些哽咽,「想有喘息的時間吧,哪怕每週只有半天。」這是他們不約而同的回答。

「每天神經都是緊繃的,不知道會遇到什麼突髮狀況。」陳珊說,「可能是孩子情緒失控在公共場所尖叫,可能是他突然把別人的東西摔到地上。這種壓力,沒有經歷過的人無法感同身受。」

辭職前,陳珊是一名鋼琴教師,有著很多漂亮的裙子,曾帶著班里的孩子們到各地演出。「裙子早就收起來了,帶孩子不方便。家裡的鋼琴也早就落滿了灰。」陳珊說,「除了在外的康復訓練,每天家裡總是一片狼藉,做不完的家務,除此之外,還要利用有限的時間學習家庭干預知識。」

對於孤獨症家庭而言,偶爾的「喘息時間」為何成了奢望?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閔行區莘莊鎮康城社區黨委專職副書記張軍萍認為,原因有二:一是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社區支持的支持模式尚不完善,很多社區服務內容較為零散,不能精準覆蓋孤獨症患兒家庭;二是社會支撐力度仍然不夠。孤獨症兒童融入社會,需要社會機構特別是專業機構提供更多的支持。

對此,龍墨深表認同。她建議,各地要落實托養機構扶持政策,支持為孤獨症群體提供家庭生活補助、「喘息服務」、長期照護服務。同時,應大力支持社會組織開展孤獨症托養和家庭支持服務。

作為有著30餘年社區工作經驗的政協委員,張軍萍在社區建設方面有著更多的思考。她建議,在孤獨症兒童生活的街道或者社區設立關愛空間,創設包容性無障礙環境;聯合公益組織,開設公益課程,邀請專家及有經驗的家長分享普及專業知識、溝通技巧等,助力孤獨症兒童更好地融入社會。

「此外要鼓勵成立孤獨症援助社會組織,利用社會資源,編織一張孤獨症兒童社會服務網,幫助孤獨症患兒走上健康、求學及成才之路。」張軍萍說。

在調研過程中,張軍萍瞭解到,她所在的閔行區近年來持續關愛孤獨症群體,打造了區孤獨症關愛援助體系,建成了2個區級孤獨症關愛援助中心及6個街鎮級分中心。在張軍萍看來,這是有益的探索和實踐。

「進一步完善孤獨症群體社會保障體系,要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家校社各盡其責、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孤獨症兒童關愛服務工作格局,為孤獨症家庭提供多元化、高質量的援助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讓‘喘息’不再成為奢望。」 張軍萍建議。(記者 郭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