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萬”普通人”跑上奧運會
當地時間8月10日上午,巴黎奧運會男子馬拉松決賽正在進行,守候在埃菲爾鐵塔附近觀賽的王翠在一群運動員中看到了中國隊選手何傑,49歲的王翠秒變粉絲,忍不住激動地喊何傑的名字。
給偶像加油的同時,王翠也在仔細觀察這條賽道。因為幾個小時後,他將不再是觀賽者,而會站上賽道,成為一名參與者。當地時間8月10日晚9點,全世界共有40048名如同王翠一樣的大眾馬拉松跑者將在奧運賽道上參加全程馬拉松和10公里跑比賽。這是百年奧運史上,第一次邀請「普通人」走上賽場。
這三年里,巴黎奧組委通過積分抽籤的方式從全世界選出四萬多個「幸運兒」,王翠所在的中國跑者群裡,有兩百多號人也將參加這次比賽。他們職業各異,有程序員、快遞小哥、銀行職員、電競選手等等,不少跑者還專門帶了五星紅旗,希望在賽場上體驗到國家隊的「奪牌時刻」。
「普通人」站上奧運的賽道
29歲的趙趙是「大眾馬拉松華人跑者群」里最早抵達巴黎的選手之一。她是美國矽谷一家科技公司的程序員,8月2日就提前到達巴黎。
對她來說,來巴黎參賽,更像是一次渡假。趙趙和丈夫去看了埃菲爾鐵塔球場舉行的沙灘排球,還有首次納入奧運會比賽項目的霹靂舞。
蕎熙在新西蘭一家留學機構工作,六年前,她到新西蘭留學,畢業後選擇留下來。平時工作繁忙,直到臨飛巴黎的當天上午,蕎熙還在處理交接工作。幾個小時後,蕎熙踏上從南半球飛往北半球的航班。
欒玉帥是一名快遞小哥,剛開始送貨時,他負責的片區是老小區,幾乎天天都在不停地爬樓。漸漸地,他接觸到馬拉松的圈子,只用了三年時間,就創造了全馬2小時25分55秒的成績。圈子裡的跑友向他分享巴黎奧運會大眾馬拉松的消息,就這樣,欒玉帥跑向了巴黎。
吸引這些大眾跑者們遠赴巴黎參賽的,不僅是分享奧運的榮光,也在於這條濃縮了法國歷史與文化的賽道——跑者們將從冼拿河畔的巴黎市政廳起跑,途經巴黎市內巴黎歌劇院、杜樂麗花園、盧浮宮、協和廣場等著名景點,跑向位於巴黎西郊的凡爾賽宮,然後折回,途經埃菲爾鐵塔後最終抵達榮軍院,在夜色中跑完全程。
不過,這條橫跨法國島的路線帶來獨特體驗的另一面,是對跑者體能更嚴苛的考驗。賽道上坡路段坡度達到13.5%,下坡路段坡度達到-13.4%,最高與最低海拔落差達到了近200米,全程爬坡總高度達到438米。
在跑圈,最受歡迎的是平坦轉彎少的跑道。比如,全球快速跑道的柏林馬拉松,海拔落差僅有20米,是跑友心中拿到PB(個人最好成績)的殿堂,很多跑者在平時訓練時都會選擇平坦的跑道,而對很多選手來說,巴黎奧運會的賽道坡度,無疑是最大的挑戰。
「爬升400多米意味著你的整個成績要多加20到30分鐘。」今年46歲的方琳是一家科技公司的高管,這次也將登上賽場,他向新京報記者介紹說。「這次能跑進3小時30分已經很不錯了」,為了完成「330」的目標,他從5月起就開始有針對性的夏訓。
根據巴黎奧組委的安排,大眾馬拉松的參與者被分為八個區,不同的選手在不同的區,起跑時間並不一樣,從一區到八區依次出發。至於分區原則,選手們猜測,是根據他們提交的平時成績劃分,「一些專業明星選手是在一區。」
馬拉松跑者於當地時間9點起陸續出發,而10公里組別將於11點30分開啟。據介紹,選手不可以向前跨區出發,但是如果想跑得慢一點兒,可以向後跨區。馬拉松的時間限制為6小時(相當於每小時7公里的速度);10公里跑的時間限制為2小時(相當於每小時5公里的速度)。
除此之外,今年巴黎奧運會大眾馬拉松的配速員也十分特殊。一位資深跑者解釋說,大型馬拉松賽事都會設置配速員,圈內稱之為「兔子」,「兔子」會佩戴有時間標識的號碼,並始終保持著勻速前進。「配速員的作用在於減少風阻,幫助其他參賽選手控制節奏。」
這位跑者告訴新京報記者,他瞭解到,每個分區的配速員都是曆屆奧運會的冠亞軍,這意味著大眾跑者將享受到專業的奧運賽事服務,還能體驗到金牌選手的「護航」。
5%的幸運
獲得奧運會參賽資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2021年8月,王翠偶然從一個跑友那裡得知,2024年巴黎奧運會設立大眾馬拉松,「只需要在巴黎奧運會官方網站註冊,再綁定自己的運動軟件,每次運動完都可以累計積分,獲得100000積分後便可以參與抽籤,中籤的跑者將獲得參加巴黎奧運大眾馬拉松比賽資格」。
累積超過10萬積分,是大眾跑者跑進巴黎的第一道關卡。根據巴黎奧組委官網信息,從2020年7月26日上午9點到2023年12月31日23點59分,通過參與運動累計超過10萬積分的用戶才有抽籤的機會。積分累計方法有詳細規定,以1公里為單位,走路可獲得5個積分,跑步10個積分,騎車2.5個積分,游泳40個積分,滑雪5個積分。
王翠盤算著,從2021年8月看到通知到2023年12月截止積分,光靠跑步攢積分的話,兩年半的時間內需要跑步一萬公里,相當於238個馬拉松。每個月跑300多公里,對王翠這樣的非專業運動員來說幾乎沒辦法完成。
為了邁向巴黎,通過各種渠道攢積分成了生活里的頭等大事,一有跑步賽事,王翠就積極報名,擁有62個半馬、17個全馬經驗的他始終在路上,風雨無阻,最終運動軟件顯示:兩年半來累計跑了5450km。
除此之外,巴黎奧運會的贊助商會發佈特殊的積分兌換碼,來幫助跑者們更快地攢夠10萬分。王翠在一個群聊里蹲守巴黎贊助商的積分兌換碼,只要拿到一個贊助商的積分兌換碼,每個月可以多兌換500分,直到2023年12月底,趕在截止日期前,王翠終於攢夠了10萬積分,順利進入了抽籤池。
大年初一,王翠在旅途中收到來自巴黎奧組委的郵件,「我一開始還以為是廣告」,聽到群裡討論,王翠才知道抽籤出結果了,再次點進去確認,王翠忍不住發了一條朋友圈「我的行為感動了上天。」
方琳攢夠10萬積分後也參與抽籤,但是2月都過完還遲遲沒有動靜,以為沒戲就把軟件卸載了。4月底,「不可思議的運氣降臨了」,方琳收到了官方的郵件通知。這個消息在方琳的跑步小隊里炸開了鍋,身邊人第一次有機會踏上奧運賽道,大家都很興奮,直接原地升級為方琳的教練和陪跑團隊,全員上陣幫助他「備戰奧運」,鑽研路線。
根據巴黎奧組委的官方消息,全球有超過80萬人註冊了帳號,最終符合達標積分要求並且中籤的只有40048人,中籤概率大約二十分之一,這意味著只有5%的幸運兒能跑進巴黎。
「一旦跑起來,就很難停下來」
對於所有的大眾跑者來說,跑步是一件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的運動。
1995年,王翠考入北京大學光華學院,那時候學校在昌平,他延續了高中早起跑步的習慣,回到海澱本部後,他加入了登山社團山鷹社,每逢週末就鑽進山裡。工作後疏於鍛鍊,日漸明顯的啤酒肚提醒他,是時候改變了。
2018年起,王翠決定減肥,一開始是在400米操場跑5圈,「那時候就覺得自己不得了,必鬚髮朋友圈」,逐步過渡到解鎖5公里、10公里、半馬、全馬,100公里。
王翠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組織——北大100871跑團,這是一個由北大校友組成的跑步社團,跑團的名稱來源於北京大學的郵編100871。長跑雖然是一種孤獨的運動,但跑者們有自己的圈子,大家在群裡相互鼓勵探討交流,王翠告訴新京報記者,今年北大跑團有6人收到了中籤邀約。
陳為芬也是北大跑團的一員,32歲那年,為了控制體重,陳為芬開始長跑。自2017年以3小時11分鐘的成績完成首場全程馬拉松以來,陳為芬不斷刷新個人最好成績,2021年淮安馬拉松,她以2小時35分鐘的成績衝過終點,長時間佔據國內大眾女性跑者全程馬拉松成績的榜首位置。
不過,距離陳為芬的理想成績卻還有一步之遙,她希望自己能達到2小時34分鐘的國際健將標準。馬拉松國際健將標準的具體要求和等級劃分,是指運動員在馬拉松比賽中需要達到的最低成績,以及相應的等級稱號。根據《運動員技術等級標準》,女子馬拉松國際健將標準最低成績是2小時34分。國際級運動健將的等級稱號為國際級運動健將,是中國運動員在馬拉松項目中的最高級別,代表了國際的頂尖水平。
作為非職業跑者,這樣的成績已經相當耀眼,在跑步之外,39歲的陳為芬還是一家公司的HR(人力資源管理)和兩個孩子的媽媽。
收到巴黎奧組委的中籤郵件後,陳為芬只能見縫插針地備戰奧運訓練。淩晨天光未亮,陳為芬已經起床了,3點半到5點半這兩個小時是城市最靜謐的時刻,也是她難得的訓練時間。
陳為芬所在的山東日照是一個小城,沒有24小時開放的標準田徑場,她只能在空無一人的公路上跑。為了應對巴黎奧運馬拉松路線的400多米爬升,她經常去坡度較大的北京路、上海路訓練。
跑量上來了之外,陳為芬開始有計劃地訓練自己的心肺功能和核心肌肉群。通常她採取節奏跑和間歇跑的方式,「節奏跑加強身體清除乳酸的能力提高速度與耐力、間歇跑提高最大攝氧能力,鍛鍊肌肉力量,讓跑步姿勢更經濟,用更少的能量跑更遠的距離。」
趕在清晨五點半之前,陳為芬結束訓練回到家中,大女兒讀高中,五點半起床,陳為芬要提前為女兒準備早餐,接著送小兒子去幼兒園,忙完這一切,她也該去公司上班了。
「完賽比成績更重要」
當地時間8月8日早上,王翠和女兒飛抵巴黎,女兒今年剛高考完,王翠決定帶她體驗一次特殊的畢業旅行。
為了盡快調整時差和體能適應,次日一早,王翠便換上裝備在冼拿河畔訓練起來。「冼拿河兩岸可以說是巴黎的跑步聖地。」王翠告訴新京報記者,晨跑者很多,從跑姿來看不少都是資深跑者,也有不少騎行的。很多著名的歷史文化景點鑲嵌在冼拿河兩岸,比如埃菲爾鐵塔,奧賽博物館,巴黎聖母院,巴黎古監獄……兩岸之間有很多橋樑連接,景色美不勝收,不知不覺中,王翠就跑了16公里,「一點也沒覺得累。」
不過,王翠知道接下來的這次大眾馬拉松比賽並不輕鬆,在現場觀看男子馬拉松比賽時,王翠注意到中國隊選手何傑的成績,在三名中國選手中排第三,「何傑是中國國內馬拉松的最好成績保持者,這次排第三,說明爬坡的影響很大。」
根據巴黎奧組委的規定,完賽者將獲得獎牌。兩個月前,官方展示了這枚特殊獎牌的樣式,在獎牌上,可以看到象徵馬拉松公里數的數字42,嵌入在象徵巴黎奧運會年份的24中。10公里賽跑的20024名參賽者,獎牌上則自然出現數字10,其設計與馬拉松獎牌幾乎相同。
對於選手們來說,獎牌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去體驗去感受奧運。方琳的家人也一起來到巴黎,「她們會在路邊為我加油」。今年的大眾馬拉松,也有很多名人加入,方琳笑著說,他打聽到谷愛淩是從一區出發,而自己是在晚10分鐘後出發的二區,「追上谷愛淩」成為方琳本次參賽的「小目標」。
蕎熙平時工作很忙,只請了六天假,還要考慮到調時差等原因,她預計自己的完賽時間在四個半小時或者四個小時四十分鐘左右。
「我沒有特別去準備。」蕎熙說。這次來巴黎的行李箱內除了日常用品、跑步運動服,印有中國國旗的貼紙和奧運會沙灘排球的門票之外,她還特意搭配了一件紫色的T恤,「因為紫色也是今年巴黎奧運會的配色」。
回想自己的跑步故事,起因是「國外的生活其實有點兒無聊。」蕎熙漸漸喜歡上了戶外活動,一開始是在小區跑,後來參加一些比賽,也加入了跑步社團parkrun,每週六會在當地環境優美的公園舉行5公里賽,她是常駐選手,今年4月,蕎熙還到日本名古屋參加全馬。
媽媽曾和她討論過,為什麼能把跑步堅持下來?蕎熙覺得這是一種純粹的熱愛,「如果像一個考試一樣要求自己的成績,可能就沒有興趣了。」
「去享受這項運動。」對於這場馬拉松比賽,她也依然沒有給自己設定一個目標。「Finishing is more than anything(完賽最重要)」蕎熙在朋友圈寫道。
(應受訪者需要,蕎熙和趙趙是化名)
新京報記者 李照 實習生 朱陽慧
編輯 陳曉舒
校對 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