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烏爾善:傳統文化現代表達 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來源:道中華
開欄的話
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電影是讓世界感悟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中國電影蓬勃發展浪潮中,中華優秀文化始終是中國電影人的底氣所在。在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中,當代中國電影人不斷用優秀作品展現中華文化的創新力和影響力。
即日起,「道中華」微信公眾平台開設《光影道中華》專欄,邀請影視工作者進行對話,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以光影藝術作品為切入點,詮釋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的實踐與心得。
《光影道中華》第一期,邀請日前在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上斬獲兩項大獎的《封神第一部:朝歌風雲》(以下簡稱《封神一》)導演烏爾善,聽他講述如何深入挖掘中華傳統文化價值,向世界展現中華文化之美,同時回應觀眾關切,披露下一步的創作和拍攝計劃。
第一期
對話烏爾善:
傳統文化現代表達 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電影創作者的底氣
道中華:烏爾善導演,歡迎您接受「道中華」微信公眾平台的專訪。您最近專門參觀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這次觀展給您帶來了哪些創作啟發?
烏爾善:對我來說,電影創作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習的過程。包括電影上映後,學習也沒有中斷。我這次參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就非常有收穫。如果再早一點來參觀這個展覽,我在電影創作中就會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更深入、更真切的呈現。
在這個展覽中,每一件文物、每一部古籍都承載著中華民族祖先的智慧和情感,它們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我們當下和未來的指引。這讓我深切感受到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底蘊和多元一體的發展脈絡。
在我看來,中華民族是在歷史進程中不斷融合形成的,每個民族都是在長期相互交融中形成的。
這次參觀,我對中華民族共同體、中國傳統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將為我的電影創作提供豐富的素材和新的靈感。
道中華:《封神演義》是中國文學經典,是什麼原因讓您選擇去講封神這個故事?您想通過這個電影表達什麼樣的創作理念?
烏爾善:把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變成當代的文化娛樂產品,讓年青人從中汲取力量,是每一個電影人的使命。《封神演義》以「商周易代」為背景,這是中國「大一統」思想孕育的特殊時期。相比正史,《封神演義》更加通俗,更加深入民間,也更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樣貌,是真正的「國民神話」。其中的王道觀念、善惡鬥爭、心靈成長故事,都具有開創性,能流傳至今,是因為它擁有穿越時間的價值,蘊藏著中國人對中華民族精神的自我尋找。
用電影語言講中國故事,重燃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基因,讓年輕觀眾以國潮為美,讓世界看見中華之美,是我們一直在努力做的。《封神一》上映後,很多年青人上博物館打卡,在文物古蹟里尋找「封神」同款。從這個意義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旺盛的生命力。
巴黎奧運會前,《封神一》法語版開始在法國和非洲等地區熱映。從2023年7月20日公映至今,這部片子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上映,並將在更多的國家和地區上映。作為電影人,作為一個中國人,作為中華民族一員,看到我們的作品能夠走向世界,傳播中華文化,是特別開心的一件事。
我們首先都是中華民族,
都會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播
道中華:我們注意到,《封神一》熱映的同時,網上對電影和演員以及您本人有一些議論,您能否通過「道中華」微信公眾平台回應一下大家的關切?
烏爾善:首先我很感謝網民如此深入地關注我們電影創作。這已經不僅僅是一般的觀眾對作品好不好看的評論了,而是深入到對電影製作層面的關注了。這是對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關心,是好事情。我們會認真傾聽,不斷加以改善。
這其中,有我們對歷史文化學習不夠深入的問題,也有一些誤解和誤會的情況,還有一些斷章取義的情況。現在正好有這個交流的機會,我可以把我的看法闡釋清楚。
比如,關於演員的「和服」著裝問題。曾有少數網民質疑妲己的服裝是日本「和服」,那其實是唐桑治時期流行的「大袖衫」,妲己紅色「大袖衫」的創作靈感,來自晚唐時期周昉的名畫《簪花仕女圖》。因為日本的和服也受到唐代服裝影響,所以難免有些網民存在誤解。但這正說明中華文化在古代東亞地區浸潤之深、流布之廣。
比如,關於民族的稱謂問題。我當時在網絡直播中的完整表述是:任何民族都是在歷史演進中形成的。在封神故事中,三千年前的商周時期,還沒有當代的民族概念和民族稱謂,古代很多民族是以地域和政權名稱來命名的,中原王朝的人民曾經自稱為商人、周人、秦人、漢人、唐人、桑治人,周邊不同地區和部族的人,比如鮮卑、契丹來到中原都慢慢融入其中,經過長時間的,包括元朝在內的各個朝代廣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壯大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我當時的語言表達可能在學術上不夠嚴謹,在電影上映之後的持續研究中,特別是在看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文物古籍展之後,我更深刻地理解了這個歷史脈絡。
比如,關於有些角色啟用少數民族和外籍演員的問題。首先,電影選擇演員並不是以民族或者國籍作為標準的,演員首先要具備專業能力,適合這個角色,願意為角色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達到電影創作對角色的要求,完成電影中的表演,這是第一位的。任何民族的演員參與到電影創作中,都是為了一起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的故事。
談到了這裏,我也想借此機會介紹一下我們的團隊。《封神三部曲》劇組成員來自我國10個民族,但在我眼中,包括我自己,我們的身份首先都是中華民族。國內外合作團隊來自21個國家,這個團隊的人員組成,是出於各自工作崗位的需要,自然而然形成的。他們能彙聚在一起,源自於中華文化的吸引力。無論團隊成員來自何方,我們都會做好中華文化的傳播。在這個多元化的團隊的共同努力之下,產生出來的工作經驗和創新成果,是屬於中國電影工業的;這個團隊創作出來的最終作品,是一部完完全全的中國電影,而且是一部可以走向世界的中國電影。
網民的討論也提醒我們,如何通過電影作品更好地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讓當代年輕觀眾對我們自己的傳統文化有更深入的認知。這方面,媒體平台也可以做更多的文化傳播和知識普及。我注意到,「道中華」微信公眾平台已經做了很多這方面的內容,既有學理化闡釋,也有通俗化表達,值得稱道。
道中華:我們還注意到,您的攝製團隊部分成員的言行,曾經引起了網民的批評,您能談談自己的看法嗎?
烏爾善:隨著電影的上映,我們的新人演員也逐漸被人熟知。新人演員娜然是俄羅斯籍,她加入劇組後努力學習中文、中華禮儀、中國舞,為觀眾呈現一個靈動鮮活的妲己。但是她之前因為缺少中國歷史文化的瞭解,6年前在海外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一篇內容不當的貼文,引起了網民的批評,她本人也有深刻的反思。很多外籍人士,他們本身是非常喜愛中國文化的,這其中也有一個逐步認識、瞭解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過程。前幾天,《封神一》獲得百花獎後,娜然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對中華文化從陌生到認識,再到瞭解、喜愛的過程。對於新人,尤其是外籍演員,如果能給他們一個學習、瞭解、認識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過程,我相信,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傳播中華文化。
有了這些前車之鑒和自我反思,我和團隊成員會更加註意自己的言行,努力讓大家能從我們的作品中感受到中國歷史文化的絢麗和美好,從我們的工作和行動中感受到我們的價值追求。對於網上的一些批評和質疑,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們會進一步加強團隊管理,加強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學習。歡迎廣大網民繼續監督指正。
道中華:網上還有人指出您團隊中有個成員的發言,還涉及到了民族等級等敏感話題,這是怎麼一回事?
烏爾善:這件事情我必須要澄清。去年有人自稱是我們團隊成員,發表了關於民族問題的不當言論。我在此鄭重聲明,此人只是5年前給我們劇組推薦過兩名群眾演員,除此之外,再無交集。他並不是我們團隊的成員。
我從來都不認同任何傷害民族感情的言論,五十六個民族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都是一家人。
道中華:謝謝您在這裏回應了觀眾和網民的關切,而且做了明確的表態。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在「融」和「鑄」
道中華:我們繼續回到電影創作本身。就像您的團隊來自各民族一樣,中華文明是由草原、農耕、海洋等不同文化融合而成的一個整體。您的電影如何體現中華歷史和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從而進行藝術塑造的?
烏爾善:其實就是兩個關鍵字:「融」和「鑄」。融彙多元,鑄牢一體。文化符號承載了一個民族的集體記憶和價值觀念,視覺文化符號是最顯性、最直接的呈現形態。我本人投身視覺藝術領域,一直在關注如何更完善、更準確地以視覺符號的方式呈現和表達傳統文化。
《封神三部曲》就是完成了這樣一個將多元的視覺文化符號融鑄成一體的工作。殷商時代,是一個從多部落走向統一的時代,是一個從空間上將各個區域,具備不同的生業形態、生存模式的各部落人群彙聚融合成一個統一國家的時代。而《封神演義》這部小說本身在明代中後期也做了融合彙聚的工作,就是把時間上從不同時代的多種來源的民間傳說、多種形態的民俗文化融合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我們的電影從採風工作開始,就注重對多元文化符號的收集,走訪了全國十幾個省市自治區。電影的概念和美術設計則是在這樣的基礎之上,繼續把這些來自不同時空的、多種樣態的文化符號進一步深化、美化,融合到一起,鑄造成一部美學上完整統一的電影作品。
道中華:您的電影里既有中國傳統價值觀念,也有中華傳統文化元素,比如青銅器紋樣、非遺工藝和中式古典美學風格。您是如何在弘揚傳統中引發當代觀眾共鳴的?
烏爾善:傳統文化的審美從來都沒有過時,它們本身就是美的,而且是每個時代的人看著都覺得美,才會歷經數千年傳承不息。中國傳統文化以前沒有被充分發掘和展示出來,不是因為它們不符合現代審美,只是因為傳統之美暫時沒有找到恰當的渠道被充分展現。您看近些年全國各大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熱,就已經很好地說明了我們的觀眾都是「識貨」的,那些美好的傳統,只要準確地、藝術地呈現,就會受到歡迎。
在一定的階段上,我們都有對自己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進行追溯、提煉和重新表達的願望。在我看來,神話故事是關於人類心靈的故事。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人,講人的成長、人的命運、人在善惡之間的選擇,不僅要讓年輕觀眾產生共鳴,也要讓這樣一個中國故事被全世界接受。《封神一》就給現代觀眾講述一個古代的故事,這部電影本身就起到了一個古今交彙的媒介作用——中國傳統價值觀念中,有對「家」「國」的深情和忠誠,對親情、友情的珍視,個人在這些正確的觀念和情感基礎上建立了是非觀之後,才能夠在善惡對立之中做出正確的選擇。
道中華:在傳統文化的呈現上,今後您還會有怎樣的傳承和創新?會不會有新的歷史人物走進您的電影里?可否講一講您下一步的拍攝計劃。
烏爾善:中國電影市場已經發展到了新的階段,需要填補更多類型片的空白。我希望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儘可能多地進行全新類型片創作的嘗試。如果有機會,我想把更多的中華民族英雄的故事搬上大螢幕。下一步,我們將加快工作進度,讓《封神三部曲》的後兩部盡快與觀眾見面。
道中華:在您看來,中國電影在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方面,還可以做哪些事情?
烏爾善:中華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和傳統,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和獨特魅力,以其深刻的精神內涵和感染力深入人心,引發不同文化的共鳴。再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電影這個媒介真的太重要了,而且今後會越來越重要。要傳承就要先理解,要理解就需要專注和感悟。大銀幕電影有一種天然的、獨有的凝聚人心的力量,可以吸引個人的注意力,凝聚群體的共情心。我特別珍惜這種力量,也有責任加強自身的學習,更好地利用這種力量去展現傳統文化的魅力,創作出高質量的作品。
感謝「道中華」微信公眾平台給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得以系統講述我和電影、我和傳統文化、我和中華民族的故事。
道中華:謝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讓我們一起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
(本文採訪攝影:黃哲 胡曉蝶)
粉絲朋友們,
你對烏爾善導演的電影作品
有什麼看法,
請在評論區留言分享。
《光影道中華》第二期,
你希望「道中華」專訪哪位大伽?
快在評論區告訴我們吧!